一年一度的NBA选秀大会又要开始 ,本可以内部决定的事情,却被中国球迷无限放大。尤其是最近几年,中国男篮在世界赛场的成绩太烂,加之CBA发展停滞不前,让球迷和媒体对姚明的怀念更加剧烈。可惜姚明只有一个,为了寻找下一个有可能进入NBA的球员,许多年轻球员的优点被放大。等到没有达到期望值的时候,缺点又会占据主流媒体。一来一去,让优秀球员倍感压力。也许是大家救篮心切,希望有一个或几个和姚明一样的球员,拯救中国男篮。但是仔细想想,又感到荒唐。
中国男篮曾有着辉煌的历史战绩,但随着老一代运动员逐渐淡出,中国男篮的新老交替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联赛中令人惊艳的新人已越来越少。“黄金一代”的闪耀曾一度掩盖了 CBA的衰落,所有问题在北京奥运会后集中爆发。从 2009 年 8 月在天津举行的“第 25 届亚洲男篮锦标赛”中国队痛失冠军开始,中国队逐渐失去了在亚洲篮坛的统治地位,亚洲篮坛也由原来的“一超多强”转变为今天的“群雄逐鹿”。而里约奥运会男篮小组赛,易建联一人独撑脸面,中国队最终以全败收场,男篮的衰落让国人唏嘘叹惋。
传统风格的遗失中国男篮的传统风格是“小、快、灵”,快攻曾是中国队克敌制胜的主要武器。传统的快攻打法是基于当时中国人身高不足、内线攻防薄弱,从中国队员长于快速灵活、短于身体对抗的实际情况出发,遵循奇正相合、兵贵神速的传统军事文化思想而确立起来的。这无疑是符合当时实际情况的选择,中国篮球的亚洲霸主地位由此而起。改革开放后,中国篮球逐渐开启了市场化进程。1995 年,CBA 联赛正式开启,中国篮球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男篮涌现了胡卫东、孙军等为代表的“黄金一代”,在他们的带领下,中国队在亚洲所向披靡,在世界赛场上也可与欧美强队抗衡,此时的中国男篮依旧是以快攻为主,外线投射为辅的球队。
中国男篮风格上的重大转变从 90 年代末“三大中锋”时代起,中国队逐渐形成了依靠内线高大中锋,外线为依托的打法,传统的以快攻为主的风格逐渐成为过去。王治郅、巴特尔、姚明这三位成功登陆 NBA 的高大中锋成为了中国男篮的“移动长城”。中国男篮依靠强大内线和不断涌现的外线投手在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里继续称霸亚洲,在 2008 年北京奥运会男篮的比赛中,中国男篮依托内线的打法发挥到了极致,被称为“08 黄金一代”的中国男篮顺利闯进奥运前八,在与西班牙队的比赛中上演了史诗一般的经典对决。北京奥运会以后,姚明退役,我中国男篮告别了“三大中锋”时代。习惯了内线拥有实力强悍的高大中锋,又丢掉了传统的“小、快、灵”风格,中国男篮遇到了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挑战。
所以中国男篮需要找到适合自身的打法,重新进行自我风格的设计和打造,学习欧式风格或是美式风格,或在中国男篮传统风格的基础上吸收欧美技术风格中适合中国男篮的部分,而不是一味着挤破头进NBA,忽略CBA的建设。在联赛和国家队制度的管理上需更新观念,面对变化发展着的具体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变化,用“权变”的理念进行具体而有效的管理,做到与时俱进。中国男篮面临一个重要抉择,它决定着未来中国队的技术风格和打法体系,决定着中国篮球的发展方向,务必找准症结对症下药,才不至于做无头苍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