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一本书,《刻意练习》,这本书曾被无数简书上的大牛们推荐过,作为一个初次开始尝试一周一本书的小白来说,必定不可以错过。
陆陆续续才看了30%左右的样子,但是书中的观点已经在启迪我,让我不断反思。书中说,可以练习是有目的的练习,需要不断思考,不断提高,换言之就是要不断挑战自己,走出自己的舒适圈。
从上周开始我就在反思自己。上学的时候,九门课程,八门都学得很好,基本都在班上能排到前十名,唯独数学怎么也学不好,以前也曾因为数学老是考得很差流过很多泪,也沮丧过很多次,认为我这一辈子都学不好数学了,当然自从上了大学后,我真的不再接触数学,那种恐慌感也就慢慢离我远去了。
最近开始读《刻意练习》,对照上面的举例,我觉得自己就是那些反面的例子。遇到数学题只会僵硬的背公式,只会去记一道题的解法,不去思考解法后面的规律是什么,也很少能够做到举一反三,死记硬背,没有思考,所以像数学这种需要人认真冷静思考的学科,我是学不会了。现在再去让我学习,我的数学成绩一定比当时要好一些,可惜,时光无法回头,匆匆这么多年都已经过去了。
看过了《刻意练习》,我开始有意识的尝试练习,学着去冷静分析一个问题,而不是盲目的去做,没有目标,没有方向。打个比方,以前在工作中,领导下达了一个任务,我会立马去跟进,但是从不问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会带来怎样的影响。这周开始,虽然还没有正式的开始进行有目的的联系,但是做之前,我会好好想想做这件事的原因是什么,完成会带来什么的结果,如何在现有的情况如何去跟进,想清楚了之后,我会去一步一步跟进,按时回报进度。
我也在最近才明白,为什么自己给人的感觉都是不瘟不火,很平庸的样子。我没有自己的思考,对事情没有自己的看法,总是人云亦云,得过且过。刚刚看到了一个文章推送,你想安逸度日,还是想奋斗不止。我一直不想安逸度日,可是我却一直在安逸度日,我慢慢变成了自己的讨厌的那种人,说话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不想一次又一次,一遍又一遍的说自己是拖延症患者,好像觉得很光荣的样子,就像我17年的愿望一样,我要成为一个行动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