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曾经有人请你喝过这样的心灵鸡汤:“快乐不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上的”,但心理学家会告诉你,快乐真的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上的。所谓的“物质基础”主要有三种:多巴胺、内啡肽和血清素。
人体是一个化学反应的大熔炉,我们的生命依靠化学反应来维持,人体的各种情绪和感觉也要凭借物理和化学过程来完成,而人之所以能感觉到快乐和兴奋,也是一些“物质”在起作用。
令人兴奋的“多巴胺”
这三种物质中名气最大的要数“多巴胺”,它之所以是“大咖”,不仅因为它的相关研究获得了200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还因为它是产生兴奋快感的物质基础。
多巴胺英文简称为DA,它和内啡肽以及血清素都属于“神经递质”。如果您还记得中学生物课的知识,对“神经递质”这个名词应该并不陌生。我们的神经组织和其他组织一样,也是由细胞组成的,组成神经的细胞叫作“神经元”。这种细胞相对特殊,分化比较“另类”,会伸出一条叫作“轴突”的“大尾巴”,外面的绝缘髓鞘或者神经膜包裹着它,这就是所谓的“神经纤维”。这个神经纤维就像导线一样,通过“电”来传递神经被刺激的兴奋。这种“导线”的长度短则几微米,长则一米。神经的传输通常需要多根“导线”连接在一起,把这种兴奋从一根“导线”传到下一根“导线”上,它们之间的连接接口叫作“突触”。但毕竟神经元不是导线,不能用电烙铁和焊锡来连接,神经元之间也不是直接的“电学连接”,它们之间通过“突触”结构来传递兴奋信息,要借助到的物质就是“神经递质”。
神经递质包括很多种物质,像乙酰胆碱、单胺类、多肽类、氨基酸,等等,多巴胺属于“单胺类”物质。不同的物质影响我们不同的感觉。
很多人说多巴胺传递的是“快乐”“开心”,但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传递了“兴奋”。兴奋的时候可能开心,也可能不那么开心,但是很刺激,会想要“再来一次”。因此,多巴胺会产生副作用,也就是上瘾,就像你遇到某个人特别开心的话,就还想再见面,也正是关于这种“上瘾”的研究被授予了诺贝尔奖。
有的“上瘾”是因为摄入的外界物质(比如烟草)直接刺激了我们,让我们产生了多巴胺,也就有了快感。而有了让我们产生多巴胺的“外来作用”,我们自身的生理系统就会习惯性地减少多巴胺的“产量”,所以当“外来作用”消失的时候,我们就会感觉特别难受。
我们对一些活动的“瘾”源于大脑中被称为“奖赏回路”的神经网络,这个回路包括很多部分,分别处理和“奖赏”相关的问题。当你“期待奖赏”的时候,身体就会在这个回路的作用下产生多巴胺,这又被称为“多巴胺奖赏回路”。比如人们打游戏的时候会很期待“胜利”,其实在“期待”的时候就已经产生了多巴胺(不用等到获胜),给了你精神上的奖赏——兴奋的刺激感。但这种“快感”消失得很快,所以你会希望重复这一步骤,再次得到刺激。当你发现打游戏或者刷朋友圈并没有那么有趣,却还是忍不住去玩、去刷的时候,就是因为虽然这种活动本身的奖赏没那么有趣,但你在“期待奖赏”的过程中产生了多巴胺,让你很爽,所以会想再来一次。就像“购物狂”买东西,可能买回来后就不怎么喜欢了,但是买的过程特别爽,也是同样的道理。
当然,“期待奖赏”之后并不都会失望,有时候“奖赏”会比预期的多,比如在朋友圈看到了特别有趣的内容、游戏大获全胜,就会产生更多的多巴胺,也就更加促使我们重复同样的行为。
不过相比之下,如果你不打游戏,虽然也挺难受,但这种难受只是“得不到想要的刺激”,相对烟瘾发作时的难受程度来说应该好多了,毕竟没有“外来作用”的刺激。
缓解不适的“内啡肽”
“内啡肽”也是一种神经递质,它与多巴胺类似,也能让人产生愉悦感,但这种愉悦不是“兴奋”,而是类似放松、舒缓、满足的感觉。它最典型的作用,就是缓解疼痛。
说到缓解疼痛,再看“内啡肽”这个名字,这个“啡”字就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吗啡”。内啡肽确实和“吗啡”有些相似,效果也和吗啡差不多,它是脑下垂体分泌的一种类吗啡的生物化学合成物激素,通过与吗啡受体的结合产生镇痛效果,所以有人称之为“内源性吗啡”。内啡肽还能通过抑制另一种神经递质来促进多巴胺的分泌,也能够让人产生多巴胺的快感。有时候我们感觉“疼到爽”,就是因为疼痛让我们产生了内啡肽来镇痛,而内啡肽本身和它间接促进产生的多巴胺带来了快感。
“内啡肽”不仅能够缓解疼痛,也能缓解各种“不适”。比如吃辣椒就能刺激神经产生内啡肽来缓解辣,而产生的内啡肽会让你觉得很刺激,就有了“吃辣很爽”的感觉。运动也是一样,运动本身会给我们带来劳累等不适的感觉,但内啡肽产生之后就会觉得很舒服,同时刺激分泌的多巴胺会带来兴奋的快感,运动上瘾就是这个原因。
防止抑郁的“血清素”
血清素的学名叫作5-羟色胺,能给人带来快乐感、幸福感,也能够调节食欲与情绪。可能很多人不熟悉这个名字,其作用看起来也没什么特别的,但如果缺乏血清素,可能就会直接导致我们经常听说的一种疾病——“抑郁症”。而压力大、缺乏睡眠、营养不良等原因都可能造成血清素缺乏,所以这些因素也可能导致抑郁症。如果真是营养不良导致的血清素缺乏,可以多吃大豆、鸡蛋等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食物,里面都含有较多的色氨酸,能够合成血清素。而如果压力过大,血清素减少,会让人食欲大增,“化悲痛为饭量”会导致我们越来越胖,非常不利于健康。
如果一个人缺乏锻炼也可能会造成血清素的缺乏。而锻炼身体可以让我们产生内啡肽、刺激产生多巴胺,其实是一个缓解心情、带来快乐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