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多巴胺支撑着每个有目标的人不断攀登;内啡肽使我们在运动中获得愉悦感;血清素能让人感到单纯快乐,减少抑郁。
感想:多巴胺是行动的催化剂,是人在确定动机后,支持着他不断攀登、享受过程、完成目标的化学物质。
深挖动机,获得很强的动机,才能获得多巴胺。
内啡肽能刺激我们的大脑,让我们觉得很开心。
它不需要很强的动机,比如吃辣,长时间的跑步,就能获得内啡肽。
血清素,是让我们单纯快乐的一种化学物质。比如吃糖,可能是对生活的一种奖励吧。
笔记:仇子龙老师说,获得快乐有三种方法。一种是通过目的性很强的多巴胺,去找事情做,比如完成艰难的工作;一种是通过长时间持续锻炼去刺激分泌内啡肽;还有一种是刺激分泌能让大脑觉得单纯快乐的血清素。
感想:所以想要快乐的话,就得在强烈的动机下不断的进行挑战,然后定期进行长时间的锻炼,生活品质要好一点——血清素应该是对良好生存状态的奖励?
笔记:认知科学就像神农尝百草,不断测试,摸索经验,最终总结出结论。而神经科学则是从基因、原理级的角度去进行思考和研究的。
感想:我的理解是,认知科学关注的是因果关系,比如这个能够推出那个,但是为什么能够对应起来,对应的基本原理是什么,我不关心。
而神经科学则关注的是基本原理,这个物质到底是有什么作用,它是如何产生作用的?
笔记:在商业的“奖励机制表”中,让用户更快乐的因素有比较优势、安全感,还有炫耀。
感想:想起前面作者说的人性就是生存和繁衍。
看来所有的快乐都是满足了这两点才获得的。
多巴胺是完成挑战,获得了比较优势,即我比大多数人都厉害,我的生存能力更强,所以我很快乐。
内啡肽是稀缺,是炫耀,是一种求偶的资本,快看快看,我很厉害哦,获得了别人的认可,生存和繁衍的希望又更大了。
血清素则是最本能的趋利避害,当我们获得足够的安全感时,就能分泌血清素。
所以要想获得快乐,得有目标,得被认可,得有安全感。
笔记:“装”是一种美的刚需。激发别人把炫耀的本能发挥出来,会使你有机会获得商业成功。
感想:装的内在需求,是一种被认可,希望大家能够看得见,毕竟在群体社会里,被同类认可后生存和繁衍的几率才会大大提升。
而大部分人靠自己的内在能力,是无法获得内心渴望的认可,所有就有了装的需求了。
换句话说,我不装,你怎么能知道我厉害。
笔记:拥有边界感的核心要求,首先是你要识别什么是边界,其次是你懂不懂“要在边界内做事,越界需要先征得对方同意”这个基本礼仪。
感想:在交流的过程中,其实每一个人都是在试探别人的边界,一步一步的靠近,直至确认,哦,这就是他边界,我们不能再往前走了。
所以要想别人不侵犯我们,最好的做法是在边界这里画一个牌子,告诉他你不能越界了。
意思是当人家要越界时,你得告诉他。很多老好人,不愿意说,结果自己就总是被别人欺负。
笔记:别人的时间的所有权属于谁?属于他自己,你并没有权利占用。你一旦要占用别人的时间,就需要经过对方的同意。强行占用,就属于越界。
感想:我们通常对于金钱的边界感会强一些,但对于物品或者非物质类的边界感就会弱很多。
比如在大学宿舍里,你在桌子上放上一两块的零钱,没有人会动,因为别人知道是你的。
但如果是同等价值的零食或者盈利,那就没有这么幸运了,可能很快就会被人拿走。
而非物质类的,边界感就更模糊了,比如请别人帮忙啥的,你不仅是在利用别人的时间,还有别人的才华。
//END//
愿你我都能做一个自己喜欢的人
Follow 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