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渡,就是用一种过江工具把人在两岸边运送。在农村经常用小舢板运输两岸人员往返,所以也就有了许多艄公的故事。可现在哪里还有艄公?随着桥梁的架设,已经看不到艄公,他们也悄无声息的消失在人们的茶余饭后了。
农村的河岸边如此,黄浦江上的摆渡船也越来越少。曾几何时黄浦江上摆渡船也是人满为患。浦东到浦西大多通过摆渡进入市区。我熟悉的江边码头,周家渡曾经伴随我的求学路。浦西这边是南市区,有18路,23路公交车对接,浦东周边有多条到郊区农村的线路。每当上下班时,路上行人川流不息。有挑着担进城卖农户产品的,也有自行车载着蔬菜进城。每当中午时分,卖完菜回家的农民一脸兴高采烈走在回家路上,心里惦记着今天菜卖了多少钱,回家可以给家里添置些什么东西。
遇到下雨刮风天,那人就更多了。在去渡口的路上骑车的,走路的,相互谁也不让谁,自行车铃声响彻一路。曾经有一年由于摆渡的人实在太多,还曾发生或踩踏事故。每到冬天大雾天气,渡船还不得不停航,影响了很多人的日常生活,在当时人们的心里实在盼望要是有座桥该多好啊。
黄浦江上原先只有一座大桥,松浦大桥。那里也曾经是旅游景点,上学时也曾专门坐车前往观看。整个班级同学走在当时看起来宽敞的桥面上,看着桥下的黄浦江的江水,感觉到人的渺小。闻着江面上吹来的带有柴油气味的风,能感觉到黄浦江的繁华。离开市区那么远了,还有那么多的船只往来,当然绝大多数是货船,连成长串在江面上航行。这些都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心里也在想,要是能在自己平时出行的渡口两岸有座桥那该多方便。
现在随着各种桥梁架设,松浦也有二桥了,其他的桥如南浦,徐浦,闵浦都陆陆续续的架设起来,给附近的人们的出行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方便。曾经在黄浦江上众多的渡口等待它们的命运就是停航。桥多了,利用渡口过江的的人势必就会少很多。毕竟每次摆渡都要等不短的时间,那嘈杂的声音,刺耳的铃声,或许给人带来不悦的感觉。特别是有些渡口还能摆渡车辆,那渡船里面的空气实在不怎么样。大桥的架设对开车的人们而言确实方便很多,但对于两岸的农民,尤其是那些依靠骑车过江买菜的农民来说,却不怎么方便。渡口没有了,原先在渡口旁边的农民来说还得绕远不说,花钱做公交车总感觉不是最方便。卖菜只能靠肩扛手提,运输量反而少了。但如今,过江卖菜过活的毕竟是少数,所以渡口的减少对于大多数人们来说影响不是很大。
但对于喜欢骑车到处旅行一族来说,却很不方便。斜拉桥上是不能骑自行车,过江势必要通过渡口,如果一定要走大桥,那只能选择能走自行车的大桥,那就绕远路了。有一次和朋友沿着浦江上游一路骑行,按照地图那里应该有个米市渡,可到了那里才知道,这个渡口早就废弃多年,人们过江都走大桥了。只能绕道松浦二桥过江,那个上坡的难度可想而知,可一旦下桥,那个车速都快赶上汽车了,有点后怕。
偶尔一次骑车过江回家,经过吴泾渡口或车沟桥渡口,去体验一下曾经的渡口,曾经熙熙攘攘的渡口人群。如今只有稀稀拉拉的几个人,可渡船为了保障部分人的出行,还得出航。按照成本核算,每开一次船的费用远远超出渡船人的收入。这应该是一个便民工程吧,或许也是为了留下上海滩上的风景吧。
大桥下不远地方,摆渡船承载着历史的风尘在浦江两岸徐徐往返,在夕阳下尤其显得有一种莫名的悲哀和凄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