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文风格的说,在不知道某音频分享网站之前,真是把网上那些东东听到百无聊赖听无可听的地步了。但好在个人一向禀承着大家都说好的就要试试看的精神,也下了APP试了下,一试之下,就停不下来啊,手机小20G的内存全贡献出来拉。为什么呢,因为能下的东西太多太多拉。虽然是泥沙皆下,但去粗存精之下,想听的还是排了一大堆啊。当然,在有声书方面,真人读的人肉版比机器简单合成的,强了的确不是一点半点的,这本书就是现在正听,听的放不下的一本正经书。
说实话,这对于个人来说是非常难得的,因为个人看到放不下的东东一般都是小说,还是那种网络小说,比如史上第一混乱、九重紫什么的,可不是很好很高大的追忆逝水年华、悲惨世界一类的哈。
对于一本大部分内容早已尽知的书,俺好歹看过唐才子传,能让人听的乐不思蜀,刷牙听、洗脸听、路上听、骑车听、午休听、洗碗听,各种听,短短几天的碎片非碎片时间全贡献给这本书,到现在从王维已经听到李商隐了,虽然刚听到李白时就想写篇笔记神马的,但总觉得听的太少,冒然来写不太好。听到现在,已经算是比较了解书的风格了。
大话范儿的历史类书,远追明朝那些事,近看天涯论坛,无数人赴后争先,个个想当今年明月,只不过大多数作品水平一般,而且没赶上最初那股子风,所以猪们一直在地上,对天上的事情只能仰望。望的多了,这头猪十足就是一盘碳烧猪颈肉的佳选。BACK,对此类书在N次阅读疲劳后,再点开新书,无论看到吹的多厉害的腰封,写的何等伟岸的序言,都一律视而不见,以碰运气的心态来看。
所以,按照通常先抑后扬的方法,在听到一本这么有趣的书时,是让人何等的欣喜雀跃的啊。听书中很多地方都让人忍俊,比如作者说李白同志是狗肚子里装不了二两香油,真是话糙理不糙啊,粗听着有点那个,细一想可不真是那么回事么。更难得的是,作者并没有一味的为了搞笑而搞笑,这点正是当今很多大话历史书的通病,也是让人看不下去的最大瓶颈。甚至可以说,作者写书前是作了相当多的考据工作的,写到每个诗人都引了不少诗作。尤其在写到一些细节的时候旁征博引,引叙古书一般都在三本以上,显示出此类大话书少有的严谨。
引文:唐、宋两朝,才子林立,佳作如云。对那些经典名篇,你也许能闭目成诵,但对隐藏其后的才子们的真实生活又到底了解多少?你是否知道:王维在安禄山的刀剑之下出任过“伪官”;李白被笑称为当代的“古惑仔”,对打打杀杀有着非同一般的兴趣;严肃的诗圣杜甫在十五岁前还是个精力充沛的顽皮小淘气;白居易成名之前也曾面对过今天高中生一样的巨大考试压力;绝代女才子李清照好酒、嗜赌、闹离婚;爱国词人辛弃疾有着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的嫌疑……本书挖掘唐宋以来历代史料,钩沉索隐,上下考索,去伪存真,还原了历史人物的真实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