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霍姆林斯基专为中小学教师写的《给教师的建议》,书中每条谈一个问题,既有生动的实际事例,又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其文字深入浅出,通顺流畅。 他精炼的语言,闪光的思想,深入浅出的讲述,对我们教师来说,像一场及时雨,好像与我们面对面交谈一样,针对在教学中的苦恼与困惑娓娓道来,给我们许多新的收获与体验。
苏霍姆林斯基所指的“两套教学大纲”是别具一格的,只有短短的两句话:第一套大纲指学生必须熟记和保持在记忆里的材料;第二套大纲是指课外阅读和其他的资料来源。这就启发我们在引导和指导学生在阅读的同时能够思考,在思考的同时也能够阅读。针对数学学科,如何去指导和帮助学生阅读与思考呢?在我看来,数学学科的阅读,应当是一种意识而非一种形式。需要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自学能力和习惯等。具体为下图:
在关键之处辨析,以上面一题为例,由起点坐标(2,0)易得AB=AC=1。再由勾股定理(添加辅助线AH⊥BC于H)易得:
到此处,已表示出y与x的函数关系式,如果直接去求最低点的横坐标,以九年级现已有的函数知识是不能够解决的,那么就需要在此关键之处进行辨析,y与x的关系式是什么?如何理解?(初中阶段,何时见到过根号加根号的形式?)(分析它是什么?和什么有关?用什么去解决?把握数学内涵是什么,意义是什么等?)
其实,它可化为平面直角坐标系中,x轴上的一动点(x,0)到两个定点(0,1)和(2分之根号2,2分之根号2)之间的距离之和最小的问题,即可转化为“将军饮马”的最值问题解决。这个题九年级的学生若要正确解出,不仅要求学生在本题的阅读中不断进行数形的转化,而且需要能够在此关键之处进行辨析和联想!
在难点之处点拨,我们以上题为例。此题主要涉及到的是几何中的中点问题(多个中点,联想到中位线)。那么如何产生中位线?对于这个问题,显然需要添加辅助线。已知FG等于2倍根号3(本题只有一个线段长度,去求其它线段长度,从此处入手),分析点F、G均为中点,那么FG是谁的中位线呢?沿着这个思路去思考,易得辅助线的作法,连接CG并延长CG交AD于点M,连接EM。由三角形CHG≌三角形MDG,可得点M也是CM的中点,从而由中位线的性质可得EM为4倍的根号3。根据题中菱形和60°的条件,易得(多种方法,在此不再赘述)AB的长度为8。
本此类型问题之所以学生会认为难度较大,主要是中点类问题并没有一套完整系统的认知(后期要再开设中点问题专题课),对于如何添加辅助线并没有一个具体的思路(大部分同学盲目添加辅助线等),而此类问题就需要在数形的基础上,运用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建立桥梁,寻找创新的依托。对于熟练解决不同类型的中点几何问题,提高分析推理的能力,训练思维的深度与广度是必不可少的。
由此可见,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若不能将两套大纲相结合,通过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阅读,去提升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学生在遇到综合类型的问题时往往易产生力不从心的感觉。而此类问题的解决,则需要我们在平时的教与学的过程中,对于引导与开发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广度不断地强化,使其也能够在阅读综合类型的数学问题时,联想到的不仅仅是零散的知识内容,更重要的是能够真正地系统化理解、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