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是16年6月20日左右确认老婆怀孕的,接着就开始了紧张的去医院的就医之旅。
由于老婆在确定怀孕之前参加了公司的每年例行产检,做了X光和胸透,带了这份担心,就去了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西院,在长乐路上),当天的挂号之旅就十分波折,经过之前网络的信息搜集,再加上现场的询问,挂了早孕门诊,经过艰难但是很有秩序的排队之旅,老婆在见了医生描述情况之后,让她去挂优生优育的特需门诊,而特需门诊需要再过3天才可以看,当时我和老婆其实都是很焦急的,回去到地铁站的路上她就哭了,我在一旁安慰,怕这样情况下出生的孩子会有缺陷之类的。
三天后拿着预约凭证付费后,很顺利的见到了医生,出来后老婆说医生说按照辐射量来说,一次X光+胸透是不可以对孩子造成危害的,但是每个人身体差别也蛮大,说可以保持一个好的怀孕的心态,积极向上,建议她秉持一个优胜劣汰的思路,如果三个月依然无碍,那肯定就是好的,再过去找他检查下。这次回去的路明显就轻松了许多。
就这样,各种检查的序曲得以开启,我和老婆两个人也开始买书的买书,逛论坛的逛论坛,接下来的5周过的还是很安定的,也谁都没有告诉,期间还和好多个朋友一起吃饭聊天,自然是没人发现异常。
接着,去复诊,在网上提前预约的专家号,当天6点多到7点30左右挂到号,8点30进诊室,大约8月40左右出来,当时预计是有9周多、,医生和她的对话基本是这样:
在这里建卡的?
不是。
那卡建了吗?
没有。
现在快三个月了,说明胎儿是很好的,要赶紧建卡。
建卡之路由此拉开序幕。
建卡,其实是一个术语,一种说法。
简单来说,是一个凭证和依据,一个用于社区,一个用于医院。
”卡“,区分大卡与小卡。
一般来说,只有先有小卡,才有大卡,一旦大卡建立完成,孕妇就等于和医院进行了绑定。
小卡由你居住证办理登记在册的,所在的社区医院提供,基本资料为:
夫妻双方身份证(原件) & 复印件(至少1份,请至少准备2份+)
夫妻双方结婚证(原件) & 复印件(至少1份,请至少准备2份+)
夫妻双方户口本(原件) & 本人和户主页复印件(至少1份,请至少准备2份+)
其他(可询问医院护士站护士,说是建卡的即可,护士业务熟练)
办理小卡当天需要空腹验血,做B超,拿好报告之后才正式去看医生,医生验证以上信息并填写小卡信息给到孕妇本人。小卡其实是和就医记录册类似大小的小册子,里面有各种孕期知识和上海的医院介绍,十分人性化,而且设计的挺好看。
2016年7月14日 小卡办理成功。
这一步完成,仅仅是一小步,随后会面临着医院的选择,是就近还是择优也是一个问题,考虑到孕期做了体检,当然想去能找到的最好的医院去建大卡,只是一圈电话下来,直接被KO咯,好的医院一般只接纳7周及之前的孕妇入院建大卡,而我老婆大卡建好的时候已经接近10周,什么A计划,B计划都没了,就开始电话询问六院的情况以及在网络和各种妈妈社区搜索六院建卡的信息。
救命稻草找到了,但并不容易,当时情况如下:
一天只有15个建卡名额
孕妇的周数必须13周以上(当时我建卡的时候)
周一到周五开放建卡,名额一般在7点左右已经被抢光
护士会把提前打好的号码放在护士台,孕妇或者家属自行获取
需准备好3000元现金,作为预付款存到就诊卡(注:产检不可以用医保卡)
拿到号之后需等待护士台上班,然后依次叫号,给到挂号信息才可以去一楼指定窗口挂号付费
付费完,开始依次做检查(验血,验尿,做B超,心电图等等全面的检查),做完之后才可以去诊室看医生
综合以上条件,我和老婆商量的方案是:
待周数一到,我就去拿号,当天4点起床,带好所有需要的东西(钱,小卡,手机,笔等等)
我拿到号之后,通知她,她7点之后再来医院
当天的情况是这样的:
我睡到4点30起来,大概接近5点抵达产科护士台
当时有接近10个人在等,我找了位置开始玩手机听音乐,并没有去护士台观察(当时不知道号码是自取,而不是护士发放)
我坐下后不久,又来了一个家庭,那个老奶奶去护士台看了看,然后又折返回来,这个提醒了我
我在老奶奶第2次去护士台然后又离开了之后,我也去了护士台,瞬间就懂了发生了什么
护士台将号码放在桌上,可随意获取,旁边是大家依次按照顺序拜访的小卡,小卡里面加的就是编号,我马上拿了一个,也按照规矩进行了摆放,随后就坐等护士台上班
护士到了之后就开始梳理小卡和编号,八点一到就开始叫号,在一片嘈杂中,顺利拿到挂号凭证。
付费,找各种检查的地方,问护士,问志愿者,做B超等等,大概下午4点,大卡成功完成创建。
2016年8月15日 大卡办理成功。
整个孕期是这样的:
总计12次产检
总计3次去挂急诊
总计跑了四家医院(能明显感受到每个医院的风格)
32周的时候医生说有可能早产,必须停止上班,在家卧床休息,除了新房和上厕所其余时间都要躺着
做了唐筛过了,有点不放心,又做了准确度更高的无创DNA,同样也过了
最费时间的检查项目永远是B超
医院人山人海的程度远超想象
周一到周三一般都是医院的最高峰时期,而产检往往都安排在这几天的上午
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超大,得相互体谅,平常心对待可能的情况
等待始终是做的最多的事情
去医院越早,做好所有检查,看完医生就更早
做胎心监护,一定要准备甜食,面包巧克力之类的
体重是医生会重点关注的项目,多半会被医生提醒要控制体重
打车去产检会比开车更方便灵活些
入院,最好选择双人或单人间
出院,如果有车,请一定开上
这个孕期的经历,告诉我这几个道理:
要获取相关信息,没有什么比实地考察,比去问对的人更重要
等待是对耐心的极大考验,同时也考验着手机的性能和移动电源的充电效率
要相信医生,严格遵从医嘱,和家人多普及医疗知识避免不必要的冲突
一回生,二回熟,不一定表示第三次就一定妥妥的,需要始终保持专注
孩子会成为比较长时间的生活重心,但是不可以失去自我
如果未来有计划要在上海产检,并要在上海的医院生产的,我仔细回顾了一下从开始建卡到出院的整个流程,总结了以上内容,希望能让你对生娃流程有一个大概得了解。
接下来总结一些tips给到大家,希望能有所帮助:
建小卡都是统一要去社区医院,小卡需要的资料基本为:身份证,结婚证,户口本(原件+复印件)等,具体一定去询问下,各个区域可能有小细节的差别,每个所在的小区都有一个社区医院对应,询问门卫和居委会大妈都可以,建议去居委会找大妈咨询,态度一级棒
居住证是必备的,最好是长期居住证,也就是为期一年的那个。
在决定怀孕前就请综合对比各个医院,建议拟定2到3家,然后统一时间去电话咨询+实地考察,一定周一到周三的上午去,最好问下护士台几个关心的问题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不管工作有多忙,男方最好每次产检都陪同着,侍奉左右,有可能刚开始会因为流程不熟和医院人员过多而发生一些争吵,这只是前奏的磨合而已
至少备1个1000毫安的移动电源,一个双肩包,一个透明文件袋,一只笔
在双方在医院都很疲惫和烦躁的时候,出现言语冲突和相互抱怨实属正常,当女方让男方回去之后,男方一定要继续履行职责。
都说做父母没有考试,其实每一次产检都是一次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