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都不明白为何要重温历史,了解过去,其实我一点都不喜欢历史的残酷,每次在课本上看到类似于南京大屠杀时,内心都会有种痛闷,但当在此刻看见祖国在一战期间,莫名被遗忘14万中国人,而且是中国劳工,而我们只能在阅读书上看见他们痕迹,只有少数人记得他们时,我好像明白了为何要读历史。
摘自《历史的温度》
法国北部索姆省华工墓地
所有的墓碑,都朝向东方
1998年,法国的巴黎,竖起了一座纪念碑。这应该说是一座战争纪念碑。但纪念的,不是将军和士兵,而是一群来自远方的中国人。
“一战”欧洲战场的中国劳工
1914年7月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彼时的中国,中华民国刚刚建立,北洋政府的梁士诒力主中国人参加一战,派劳工,不派军队。
凡尔登战场的炮弹壳
1916年,著名的“凡尔登战役”爆发,法国军队伤亡超过50万,史称“凡尔登绞肉机”和“索姆河战役”爆发,英国军队伤亡超过40万(法国又赔进去20万士兵),史称“索姆河地狱”。
在这场惨烈大战还看不到结束迹象的时候,“人”成了决定胜负的一大砝码。
所以,英国和法国自然想到了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中国。
当时英国设立在威海的简易劳工营
劳工要先在这里培训再去欧洲
1916年5月,天津大经路(今中山路)突然出现了一家叫“惠民公司”的机构。这家公司没有其他的业务,就是专门负责招聘劳工,然后向陷于“一战”泥潭的英国和法国输送劳动力。
江苏丹阳的农民朱桂生,他是最后一个辞世的劳工,曾回忆当初看到的招聘广告:“带着至少5年的合同去法兰西吧!每人每天可以领到1 法郎!”
华工在战场上紧急修复被炸毁的铁路
在先后抵达欧洲的14万华工中,英国人分走了10万,法国人分走了4万,法国后来还转借给美国人1万名华工,为美国欧洲远征军服务。
英国人用华工替代了自己国家的码头工人和运输工人,让他们承担了最艰苦、最繁重,甚至是最危险的工作。
当时很多法国工厂里,除了华工,就是妇女
据统计,大约有3000名华工因与法国妇女结婚,或者得到了新的雇用合同,最终留在了法国——他们也成了中法关系史上第一批移民法国的中国人。
从1918年11月1日开始,到1921年结束,大概有11万左右的华工最后回到了中国。除去留在英国和法国的华工,大约有2万名华工渺无音讯,埋骨他乡。其中,留下名字的,只有1874个。
摘自“馒头说”
1919年6月27日,巴黎和会《凡尔赛和约》正式签字的前一天。中国代表团首席代表陆征祥收到了一个奇怪的包裹。他打开包裹一看,里面是一把手枪,还有一张字条:“苟签名承诺日本之要求,请即以此枪自裁,否则吾辈必置尔于死地!”寄出这个包裹的,就是当时留在法国的华工,山东省莱芜县牛泉镇上裕村农民毕粹德,编号97237。
这无疑是让人感慨的一个故事。
当初北洋政府派出14万华工,为的就是能以“战胜国”的身份,在战后向德国讨回山东。但是,众所周知,“一战”结束后,列强并没有把中国视为“战胜国”,而是把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交给了日本。他们的理由是:中国是“宣而不战”。这句话,真心对不起在异国他乡同样抛头颅洒热血的14万华工。
有人说,华工也是为了挣工钱去的。没错,这确实是一个重要的动力,但这些华工到了欧洲战场,付出了绝对对得起那份薪水的劳动,乃至生命。他们并没有辱没中国人的形象,正相反,他们让世界从另一个角度看到了中国人的勤劳、勇敢和聪慧。
在那个风雨飘摇,“弱国无外交”的年代,你还需要他们做到什么呢?
千言万语,不如鲁迅的那句话:“欧战时候的参战,我们不是常常自负的么?但可曾用《论语》感化过德国兵,用《易经》咒翻了潜水艇呢?儒者们引为劳绩的,
倒是那大抵目不识丁的华工。”
最初看到标题时特别的愤怒,到最后看到国家国际还是有人记得那14万中国劳工时才平息了一些,还好没有默默无闻,不禁在想,中国那么多大大小小胜利的战役侵入了多少层浓厚的鲜血,那轻描淡写的字眼飘散着血雾,一将功成万骨枯,又有多少的无名氏被遗弃,我尊重军人,可我更尊重生命。
或许还有很多我所不知道的历史,可我想把我知道的摘写下来,让这些不应该被埋没的历史呈现给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