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学习笔记

学:

 对学的认知:

兴趣第一:6.20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好第一)

学习的次序:1.6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有余力则学文)

6.27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亦可以弗畔矣夫!”(博文约礼)

16.9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学习的持久性:4.8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终身学习)

1、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时习)


学的对象:

15.39 子曰:“有教无类。”(无差别)

17.2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对学的态度:

实事求是:2.17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实事求是)

7.1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实事求是)

好学:8.17 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急切)

5.28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好学)

6.3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好学)

7.2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7.19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发愤忘食)      

学习的作用:15.32 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学习禄在其中)

17.22 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不学难矣哉)

19.7 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学以致道)

学的方法:

1、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反思)

2.11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故知新)

2.15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思结合)

15.31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学思结合)

7.8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举一反三)

7.20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好古,敏以求之)

9.8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执两用中)

15.3 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一以贯之)

4.15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恕)

19.5 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积累)

19.22 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文武之道,随时随地学)

1.7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贤贤易色,身体力行)

7.22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向他人学习)7.25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学的内容)

7.28 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多闻多见)

17.8 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六言六蔽)

1.14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对食、居、事、言的态度)

5.15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孝:

什么是孝(如何做到孝):

    1.11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遵父之道)

2.5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无违)    2.6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无疾)

2.7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敬老)   2.8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色难)


孝的作用:

    1、2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孝为仁之本)

1.9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民德归厚)

孝的方法:

4.18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劝诫父母的方法)4.19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不远游)4.21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知父母之年龄)


仁:

什么是仁:

4.7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无过为仁)

6.22 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先难后获为仁,相反不劳而获为不仁)

6.26 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君子不可愚弄)

仁的类型

1、3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不巧言令色)

5.5 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於人。不知其仁,焉用佞?”(不佞)

6.30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7.30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为仁不难)

14.16 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九合诸侯,不以兵车)

14.17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霸诸侯,一匡天下)


仁的作用:

4.3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仁者对人有正确的好恶)

4.4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追求仁就没有邪恶)

3.3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不仁无礼乐)

4.2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不仁者易变,不守平穷安乐,不能安贫乐道)

4.6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不仁者的机会主义)6.23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仁者静、寿)

 

仁的方法:

4.1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里仁为美)

6.30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12.1 颜渊问仁。子曰:“克已复礼为仁。一日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克己复礼)

12.2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敬、竖)12.3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仁者言讱)

12.22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樊迟退,见子夏曰:“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举直错诸枉)

13.19 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13.27 子曰:“刚、毅、木、讷近仁。”(刚、毅、木、讷)

15.10 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尊贤友仁)

15.33 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涖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知仁庄礼相结合)

17.6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恭宽信敏惠)

19.6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4.5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以道得之,不懈追求: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

对仁的态度:

15.35 子曰:“民之於仁也,甚於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仁甚于水火)15.36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当仁不让)


德:

4.25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6.29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德的地位很高,但是鲜)

2.1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为政以德)

2.3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德、礼)

15.4 子曰:“由!知德者鲜矣。”(德,鲜)

15.13 子曰:“已矣乎!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德,鲜)



政:

什么是政

12.17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正)

12.11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为政的方法:

2.19 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直、正)

13.3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正名)

12.19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为善)

[if !supportLists]1. [endif]5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敬、俭、按时)

2.1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德)

2.3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德、礼)

2.18 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馀,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馀,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兼听、见、谨慎)

14.3 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谨慎)

2.20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庄、孝、教)2.21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孝)

13.1 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勤奋)13.2 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曰:“焉知贤才而举之?”子曰:“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12.7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足食,足兵)

12.14 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勤奋、中正)

12.18 季康子患盗,问于孔子。孔子对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禁贪欲)13.16 叶公问政。子曰:“近者说,远者来。”(近者悦远者来)13.17 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无欲速,无见小利)

14.22 子路问事君。子曰:“勿欺也,而犯之。”(勿欺直谏)

14.26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职责)

15.11 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

15.38 子曰:“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敬业)

20.2 子张问于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子张曰:“何谓惠而不费?”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子张曰:“何谓四恶?”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尊五美,屏四恶)

行:

1.8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已者。过则勿惮改。”(稳重、忠信、改过、友善)

1.13 有子曰:“信近於义,言可复也。恭近於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信义恭礼)

1.15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对贫富的态度)1.16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对名誉的态度)

2.10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了解一个人的方法:视、观、察)

2.16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不偏激)

2.22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守信)2.24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见义勇为)3.19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君臣之礼)

3.26 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居上、为礼、临丧)

4.12 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放利而行)

4.14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为可知也。”(提高本领)

4.17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见贤思齐)

4.22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身体力行)4.23 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约束自己)

4.26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对君、朋友不能太殷勤)

5.12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恕)

5.25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对人的态度)

6.2 仲弓问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简。”仲弓曰:“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子曰:“雍之言然。”(居敬行简)

6.19 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直)

7.6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道德仁艺)

7.11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7.12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合理取得财富)7.16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安于贫穷,合理取得财富)

7.21 子不语:怪、力、乱、神。(不说邪门歪道)7.26 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虚伪)7.27 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仁)7.29 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已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积极的态度: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7.33 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身体力行)7.34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不厌倦)7.36 子曰:“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俭)7.37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坦荡)9.16 子曰:“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日常行为)

9.25 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已者,过则勿惮改。”(日常行为)9.19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坚持,不功亏一篑)9.24 子曰:“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未如之何也已矣。”(考察)15.6 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於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子张书诸绅。(言忠信,行笃敬)

15.8 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不同对象的说话方式)

15.17 子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不着道儿,不义的后果)

15.16 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未如之何也已矣。”(三思而后行)

15.24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恕)

19.3 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子张曰:“子夏云何?”对曰:“子夏曰:‘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张曰:“异乎吾所闻: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礼:

什么是礼:3.4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俭、戚)

礼的作用:

1.12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和为贵)

4.13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礼让)

8.2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恭慎勇直)

 


君子:

仪容:6.18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文质彬彬)

15.37 子曰:“君子贞而不谅。”(讲原则)

19.9 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君子的容貌:俨然、温、厉)

7.38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君子的容貌)

5.16 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已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恭、敬、惠、义)

14.42 子路问君子。子曰:“作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作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13.26 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泰而不骄)

14.6 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小人不仁)

14.23 子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君子向上通达仁义,小人向下通达财利)

16.6 孔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三愆:躁、隐、瞽)     16.7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三戒:色、斗、得)     16.8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三畏:天命、大人、圣人之言)

16.10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九思)

言行:2.13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先做后说)

4.24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敏于行讷于言)

14.27 子曰:“君子耻其言之过其行。”(言过其行)

与人:2.14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周而不比)

12.16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成人之美)

13.23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而不同)

13.25 子曰:“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易事难说)于事:3.7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君子之争)

      4.10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君子的做事原则)

      8.6 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不变节,可托寄)

12.4 司马牛问君子。子问:“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不忧不惧)

情怀:4.11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君子怀德刑,小人怀土惠)

4.16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义利)

15.18 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义为质,礼以行,孙以出,成以行)15.19 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病无能)15.20 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称名)15.21 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自强)15.22 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矜而不争,群而不党)15.23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不因言废人)

15.34 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大受小知)

士:8.7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弘毅)

13.20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一:言必行,行必果;二:孝悌;三:行己有耻,使于四方)

13.28 子路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切切偲偲,怡怡如也,可谓士矣。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

14.2 子曰:“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不贪图安逸)

19.1 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见危致命,见得思义)

15.9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杀身成仁)

14.28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仁智勇)

15.2 在阵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君子固穷)

17.23 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有勇无义:为乱为盗)17.24 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不礼者,恶果敢而窒者。”曰:“赐也亦有恶乎?”“恶徼以为知者,恶不孙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君子之恶:不称人之恶,不讪上,不勇而不礼,不果敢而窒)17.25 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把握与小人的距离)

20.3 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命、礼、言)

19.8 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文过饰非)19.10 子夏曰:“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取得信任很重要)

19.20 子贡曰:“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恶居下流)君子的缺点:19.21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抑之。”(君子之过)

17.12 子曰:“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色厉内荏)17.13 子曰:“乡原,德之贼也。”(不做乡愿)

17.15 子曰:“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患得患失,无所不至)

19.2 子张曰:“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弘德笃道)19.4 子夏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小道可观,致远恐泥)19.11 子夏曰:“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大德和小德的区别)

理想:

5.26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自省(修养):

15.15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反省)

5.27 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自省)

7.3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修德、讲学、徙义、改善)

8.5 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不耻下问)8.8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诗礼乐)”8.10 子曰:“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好勇疾贫、人而不仁)8.11 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馀不足观也已。”(骄且吝)8.13 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人,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8.16 子曰:“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信,吾不知之矣。”(虚伪)

9.1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子罕言利)9.4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毋意必固我)

9.26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匹夫不可夺志)9.29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仁智勇)9.30 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和同学的关系)

12.15 子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博约)

14.29 子贡方人。子曰:“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莫论人非)14.30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加强自身修养)14.33 子曰:“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人品高于能力)14.34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以直报怨)

15.5 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恭己正南面。舜对人对事小心恭敬,安闲从容地施以仁政,故能无为而治。)

15.27 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巧言乱德)15.28 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明察)15.30 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改过)


原理:

11.16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过犹不及)11.20 子张问善人之道。子曰:“不践迹,亦不入于室。”(践迹入室)

11.21 子曰:“论笃是与,君子者乎?色庄者乎?”(说话稳重不一定是君子)

12.5 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

12.6 子张问明。子曰:“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远也已矣。”(谣言诽谤不行,可谓明远)

12.8 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文质彬彬)12.10 子张问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诚不以富,亦祗以异’。”(崇德辨惑)

12.20 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在家必闻。”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12.21 樊迟从游于舞雩之下,曰:“敢问崇德,修慝,辨惑。”子曰:“善哉问!先事后得,非崇德与?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非修慝与?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崇德,修慝,辨惑)

12.23 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如何做到友)12.24 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13.4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好礼好义好信)13.6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榜样的力量)13.11 子曰:“‘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诚哉是言也!”(为帮以善)13.13 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正人先正己)

13.21 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与狂狷者)

14.4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仁者必有勇)

14.7 子曰:“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真正的忠爱之心:爱之劳之,忠之晦之)14.10 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贫而无怨,富而无骄)

14.20 子曰:“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大言不惭)

15.12 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忧愁永恒)

16.4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益者三友,损者三友)16.5 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益者三乐,损者三乐)16.11 孔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吾见其人矣,吾闻其语矣。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17.14 子曰:“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道听而涂说)17.17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巧言令色)17.18 子曰:“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利口覆邦家)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4,390评论 5 459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1,821评论 2 37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1,632评论 0 31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2,170评论 1 26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1,033评论 4 35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6,098评论 1 27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6,511评论 3 381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5,204评论 0 253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9,479评论 1 29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4,572评论 2 309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6,341评论 1 32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2,213评论 3 31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7,576评论 3 29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8,893评论 0 17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171评论 1 25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1,486评论 2 341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0,676评论 2 33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