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6日定为第一届国家信用日。信用怎么在2016年能够上升到国家范畴呢?三鹿三聚氰胺事件、苏丹红事件、前不久轰动全社会的寻找淄博失踪孩子结果找到孩子尸体……无一不拷问着我们的良心,究竟为了自己的利益,我们到底做了多少损人利己的事,以致于整个社会形成一个怪圈,终究还是损人不利己。
当今我们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虽然进入市场经济,但是由于历史遗留的小农意识与计划经济的后遗症,很多人都认为熟人好办事,只要在熟人范围内,说话、办事守承诺,并努力提供质高价廉的物品,否则失去信誉,导致大家不信任,就得到俗称的“不好混”。至于熟人以外的人呢?那好办,只要赚钱就行。反正自己既不吃又不用,能省一点是一点,工序能少一道算一道。这次赚钱就行,今年赚钱就行,谁还能看到以后的事,“现实点吧,捞在手里的才是真的!”是我们经常听到的口头禅。正因为这样,社会上假货横行,吃到嘴里的东西都战战兢兢。“究竟还有什么可以放心吃?究竟还有什么我们可以信?”我们发出来自心底的呐喊。
而今,我们既然进入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流动性与可交易性。它既要求商品有流动性,又要求人员有流动性。商品的流动性使得商品在成熟季不会烂在深山无人识,不会出现一部分人吃不了,而一部分人吃不到的现象;而人员的流动性使得社会分工在细化并优化的过程中更加合理。在这流动的过程中就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人与人的交易、人与物的交易、物与物的交易。只有平等交易,才能实现各自的价值,使得每样物品、每个人、每个行业能够各取所需,竭尽全能发展自己,服务他人。假若在此过程中,卖方出现以次充好、偷工减料的行为,那么买方最终知晓就可能找消协投诉,并在心里划上个大大的“差评”,以后再也不买他家的东西与提供的服务。
瞧,这就是公平,百姓心中的那杆秤,用脚投票结果也能实现。
要想实现公平,必须构建强有力的信用体制,以强大的信用数据为基石,以彻底贯彻契约精神为准绳,不打折扣的执行合同里的每一项条款。它要求:每位经营者在经营的过程中,不论是企业还是个人或者是机构,不管是盈利组织还是福利组织,都必须诚实守信,弄不得半点假,来不得半点“缺斤短两”,每一个生产的产品、每一项提供的服务在出笼前,每一位提供者都要换位思考,并打问自己:如果我是客户,这么做我满意吗?这么做我放心吗?还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