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本意: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谥曰聃。延寿禅师说:“但有利益人间者,皆是密化菩萨。”《起世界经》云:“佛言,我遣二圣,往震旦行化,一者老子,是迦叶菩萨,二者孔子,是儒童菩萨。”故此老子应化在中原,讲了天乘之法。为当时的善根成熟者指明了修行的方法,也为后来的佛法传入中原打下了基础。
内容简介:全书共分八十一章,分为上下两卷,上卷道经第一章至第三十七章。下卷第三十八章至八十一章。
学习重点:
(1)老子的无私奉献精神: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2)老子告诫人们放下的道理:持而盈之不如其己;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
(3)五欲六尘的害处: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4)知常、守常、不可违常: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5)一切境界皆是善缘: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6)要学会知止: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7)不住相的德: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
(8)大丈夫的标准: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9)道重在于行: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
(10)老子的教戒: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11)取舍的利弊: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12)老子对为学与为道的指导: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不为。
(13)无我的精神: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14)老子对日用小事的重视: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15)老子存不忘亡,安不忘危的警告: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6)老子对标新立异者的警告: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17)老子的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18)管理者所应具备的素质: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之极。
(19)天对善人的眷顾: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20)老子的布施观: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21)老子慈悲的军事观: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学习方法:熟读抄写全文,背诵深思重点部分。
学习目标:体悟圣人的慈悲智慧,并在生活中实行验证,修正自身行为。修持十善,不违天乘之圣之悲智。
马正学
2013年10月10日写于北京五明堂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