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与千寻》里有这样一句话,
当陪你的人要下车时,即使不舍,也该心存感激,然后挥手道别。
起床拉开窗子遇见久违的阳光,正做着伸展。
收到公众号一个小姑娘的消息,
“我的上一段感情很不顺利,谈了四年,结局是爱人爱了别人。我花了三年习惯了夜夜梦醒,并且告诉自己,我应该爱着这个世界,这个世界也还在爱着我。
截止到上一秒我都自以为恢复的还不错,就在刚刚刷朋友圈,三年坚持须臾之间被打的罐破瓦碎,他今天结婚。”
我泪如雨下。
大概就是感慨这个,将爱信奉,将爱看重,但对方完全匹配不上自己爱情的假设。
我问她,还好吗?
她回复我,想见你。
我说,一起喝酒。
随后陷进阳光下的沙发里,电脑开机花了1分01秒。
想起自己曾说过“恋”事实上是个很强悍的字,它的上半部取自“变态”的“变”,下半部取自“变态”的“态”。
你上辈子的冤家,如同一个思维混乱但又刀法精准的刽子手,零剐碎挖,刀刀见血。
一场漫长的爱情,形同一场残酷的精神凌迟。
多少人在劫难逃。
曾经有人问我,人究竟能不能从上一段感情中获得力量。
我问过不下十对非初恋情侣这个问题,回答都是不确定或者不能。
有人说,从第一段感情出来的时候,觉得再也不会好起来,结果遇见了第二个人。可是后来和第二个人也没有修成正果,就不知道还可以信什么。
所以那一段时间,我深信如此,每一次感情的创伤都是一次举重的过程。你在这段感情的不得,会累积到下一次感情的受挫。
爱情是个恶性循环。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
有些经历和疮疤,遇到第一个人的时候会毫无保留的说出来。
遇到第二个人的时候,或许依然会这样做。
到了第三个人,就只愿意说个十分之八九了。
时间越往后走,越是懒得重复。
所以最后的那个人,得到了你沉默寡言的余生。
曾经那些人,得到了你或多或少的天真和赤诚。
很多人说,爱情是所有感情最薄弱的环节。
它没有亲情的血缘连结,又不甘友情的相交淡如水。它不但追求同于亲情的体贴包容,还追求高于亲情的精神交流陪伴。
爱情里的不幸福大概不是你爱的那个人不再爱你,而是那个人离开以后你再也不知道如何爱自己。
不论什么形式再与你提起前任你都伤感莫名,不一定是多爱而不得,而是那个角落里被遗弃的小孩儿又在你内心醒了过来,瑟瑟发抖,无声的哭泣。
读《月亮和六便士》时,看到主人公弃家到巴黎去追求绘画理想时,我觉得这位守旧的家庭妇女会因此而崩溃。结果出乎意料,她在最短的时间接受了现实。不论委屈多大,她都没有显露出来。
她开了一家自己的事务所,慢慢靠自己的能力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在那个被抛弃是头等大事的年代,她没有靠别人的怜悯和安慰活着,而是从原本别人眼里“看不起的女人”变成了“被看得起的女人”。
琦殿说的不错,我也希望你能够温柔的与他对话,告诉他你也明白他的心碎,也并不以他为耻,你也很感激他那时候的全情投入,也想带他去看看你现在还算不错的人生。
或许试着理解你的前任,我不要你去原谅他,只是人难免脆弱,也许是在脆弱中选择你,也许是在脆弱中选择了逃离。
如果你理解到了这份脆弱,会舒服一些。
爱情悲观一点总没错,因为人性中懒惰易来,自私自带。
鸡汤中总告诉女人,越好越独立,遇见的爱情才能更好。
说到底,人生要能被成全,需要成熟的能力和健全的心智。
光摘警句不练功,和临时抱佛脚是没有区别的,那么被佛一脚踹开也是再正常不过。
找新欢、忙事情、游山游水,甚至连求复合,都是自我逃避。
只有回到内心,才是面对。
爱情里没有人能救赎你,我们都只能自救。
熊德启说过,少年的感情由不得来控制,自由得像湖面的风,此刻忽然相见了,如果见不到,便沮丧起来。
沮丧之中,才隐约懂得些人生的道理。
那么人究竟能不能从上一段感情里得到力量?
答案是能的。
你说你还是很痛苦,事实证明你没有丧失过爱的能力。
你说你不知道还可以信什么,你依然相信爱情,你遇到第二个、第三个、第无数个人就是证明。
而所谓分别,都是分开后的人对于那场仪式的命名。
人在那一瞬间,其实是不愿意承认的。
不愿意承认这就是最后一面,而在之后一次一次反复确认中才懊悔当初自己没有摆足告别的姿势。
如果可以,一定愿意再回到那年,那一个瞬间,穿最好看的衣服,用最好的自己送你。
人生,本就是后知后觉。
如辛酸饮尽时,想糖水。
如习惯一人,而后不害怕距离丛生。
而你痊愈的速度,就是你走向真正幸福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