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不在于,体现自我良好习惯的优越性,旨在回溯这几年来读书这件事对于我人生思考及行动上的影响。
和所有人一样,从入学前开始,父母所灌输给我们的一个观点就是,多看书没有坏处。如果非要从“物极必反”这个例子中找一个例外的话,除了读书,我暂时想不出第二个合适的反例。但人是视觉性动物,几百万年祖先留在我们基因里的第一顺位仍然是对于运动的、多彩的画面刺激性最强,文字这类东西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无法做到过目不忘的,因也就此没人天生就对于读书会有条件反射般的喜爱。看不进去、读不懂、没有兴趣等此类的话,当翻开书时也就如排山倒海般不绝于耳。我承认起初对于读书的好,绝对是当作至理名言,和千千万万痛苦的学生一样,落实到行动中就变成了不折不扣的矮子。那么我从何时起,养成了这一习惯,又如何坚持到如今的呢。
这其中的关键应该在于环境。
当你在某个饭局上,酒足饭饱和朋友一起,就一些社会问题发表看法时,其他人引经据典佐证论点时,你的思维急着从中站队,在非黑即白中匆匆结束发言时,或者每日的新闻联播,就为了等最后的几分钟天气预报时,再或者亲临各名山大川,除了脑海中贫乏的显示好美、好看、壮观等字眼,知识储备极度匮乏时。那么这种种的刺激,在累积到一定程度时,会逐渐转化为你向书本索取信息的动力。
俗话说穷则思变,人毕竟属于社会性动物,只要思维健全,对于表达的渴望应该是无止境的。
我在以上的诸多刺激下,也才明白我的痛点在哪儿。
起初对于看书,可以说几乎迷茫,看什么书,怎么去看全然不知。从小就读的《三国演义》,到现在都没有完整地翻完,更谈不上理解。一遍下来后,除了略知其中人物,和罗贯中在小说中所赋予人物的主观色彩表示肯定外,让我发表看法则是万万不能的。
这段时期算是读书的至暗时刻,既无兴趣去求“甚解”,又无其中素材的积累,草草看完如同嚼蜡。如果说还有一点动力的话,那应该是我在跑步这项长期运动中所积累下的执着。其实在初入书海时,以上的感受和想法放之四海而皆准,人的脑神经需要在诸多刺激下才会建立初步的联系,在反复的思考中才能历久弥新。现阶段要做的就是不停的重复,反复的思考用各种方法,如写批注、摘抄等方式加强记忆,除了折腾你脆弱的脑神经,暂无他法。
度过前期“至暗时刻”,慢慢地你会在和他人的聊天中,或者其他书本中听到自己熟悉的只言片语,那么恭喜你,顺利度过到了读书的第二阶段。
这个阶段,你会觉得看书似乎不再是难事,也能就一些话题说上两句。但观点仍浮于表面,或者照搬作者的想法。因为就某件事、某个人来说,你只有单方面地知道,一旦涉及到个性表达的时候,你所积累的也就捉襟见肘了。
所以第二步,你要学着脱离为了积累素材去看书,要就某一个感兴趣的事件,人物将相关的书籍打包回家,细细琢磨,这段时期算是塑造思维的多元时期,就是读书时老师常说的“将书读薄”。因为我常常在一些人物传记中了解到,那些厉害的角色几乎都是涉猎广泛,不拘泥于自身兴趣去看单独某一方面的书籍。
比如毛主席就是平时书不离手,他看书的习惯是不会一本书看完再去读下一本,而是同时几本书一起看,而且这几本书是有关联性的,在各书中思维来回跳跃,所记忆的效率和想法的全面性也就大大提高。为什么在内战时期,能屡屡粉碎国民党的围剿计划,就在于他当时对于军事想法的主观能动性,绝不拘泥于书本上的理论,将军事演义成艺术,不得不说这是读书人将实用主义落实到极致的体现。
再来说说二战期间的纳粹头子希特勒,一个奥地利各艺术学院落版的美术生,一战期间不起眼的传令兵,为什么能在20世纪30年底以一己之力煽动起全国的法西斯风潮,据了解在希特勒在1924年啤酒馆暴动失败后,曾被关押在兰茨贝格监狱,正是在这期间他写完了那本被纳粹分子视为圣经的书《我的奋斗》,也正是在被关押这半年的时期里,他阅读了包括叔本华、尼采、卡尔·梅等哲学经典著作,他常挂于嘴边的话就是“强人的格言,别理会!让他们去唏嘘!夺取吧!我请你只管夺取”,由此可见这也是将书本彻底实用化的一种表现,基于此也构建起了他那一套煽动性的种族灭绝理论。所以书籍对于个人甚至一个国家发展影响,效果可见一斑。
当然,对于普通人来说,通过大量的阅读无非是在独处时,保证自身的先进性,进而免于平庸,在失意时,从书本从求一份慰藉,以免于堕落。在得意时,寻一份平常心,以免于志骄。人生如此,所见之境也就无所谓光明或者黑暗,你总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路。
我一直以来相信的一句话是,“如果你没有觉得上一年的自己是无知的话,那么说明这一年的你是毫无进步的”,因此内心对于知识的渴望永无止境,愿你我爱好读书之人,能坚持这份初心时时自省,时时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