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如何,改良现代会计方案只表达了一种“理想”,还不是“现实”,所以读者必然会有两个疑问:其一,方案能否展现出有足够吸引力的愿景;其二,如何使之得到广泛支持并最终实现。而这两个问题是如影随形、相辅相成的,本文拟围绕表1所示的内容加以阐述,初步展望改良后的会计愿景。
现代会计模式存在的痼疾
我们从会计的现状说起。先看看表1左边“传统的应计制会计”,这是近百年来全球会计界几乎全力以赴的领域,尽管如此,该领域实际存在的毛病却很多:
1.人们长期以来所做的努力,是想限制“净利润造假”,得到真实可信的“净利润”,但“净利润”本身就是虚幻的人造概念,无所谓“真”,就像“水中捞月”一样,是完全做不到的。相反,如果想要调控利润,应计制倒是准备了许多任意虚增收入、颠覆历史成本的工具,诸如“收入实现原则”、“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损益”之类,能帮助无良商家很容易地做到“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实践也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所以,利润表是很可疑的。
2.为了调控“净利润”,要不断地对会计数据“上下其手”。而根据“资产+费用=负债+业主权+收入”的恒等式,资产负债表不可能独善其身。严格地说,资产负债表只是经过这一调控后产生的副产品,“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其数据也同样地不可信。
3.复式簿记五百多年来永恒不变的功能“资产保护”也出了大问题。起因在于“无知者无畏”,即ERP设计者武断地取消了会计的库存明细账,形成仓库管理员“一账独大”的局面,会计不再可能对实物资产做“数量/金额”的双重登记,并与财产保管者定期核对数量。从此,两者之间的关系变成“管物的也管明细账,只向会计报告总金额”,会计的库存总账与仓管员的库存明细账“牛头不对马嘴”,老是对不上。从ERP盛行的20世纪90年代开始,会计的“资产保护”功能几近荡然无存,高科技还不如手工账管得好,已使会计界严重蒙羞。
4、以上1~3点描述的,只是单一公司的应计制会计核算现状,而现代公司大多拥有对外投资项目,已发展为公司集团。在“控股合并”这一层面上,公司集团报表又另有麻烦,那就是会计界开发出几乎没人看得懂、也没人说得清的“合并报表理论与方法”,据此编制的合并报表,连编制者自己都不相信,却广泛地提供给投资者,作为其投资决策时的重要参考依据。
问题出在哪里?结合表1右边“新兴的现金流会计”就可以看得很清楚了,会计界似乎全然忘了商业活动的根本目标就是赚钱,只是努力工作以获得更多的“溢余现金”,反倒虚构出“净利润”,想用它来代替前者,并为后者付出持续不懈的努力,两者被本末倒置了。
新兴的现金流会计
接着看看表1的右边“新兴的现金流会计”。表中的斜黑体字部分是笔者领衔所完成的研究工作,这一部分构成了改良现代会计方案的主要内容,限于篇幅,自下而上地简要说明。
首先是“中国流复式簿记方案”的研究,这一次和以往不一样,不再企图用一种记账法取代另一种记账法,而是综合各种中国本土原创的会计思想,对源于西方的“借贷记账法”(更准确地说是“debit/credit复式簿记”)进行“混合式的改良”,大致上,是用了增减法容易理解的优点,也用了借贷法平衡公式简明的优点,同时,用“左右”取代“借贷”,“左方金额=右方金额”,加强记账的可操作性。
其次是完成“现金流量表的精确编制原理”研究。具体地说,是在“中国流复式簿记方案”所提出的“复合金额”的基础上,分别提出主表编制新方法(直接统计现金异向账户所对应的现金流类别)和附表编制新方法(“汪—张等式及其算法”),其中,“汪—张等式及其算法”首次精确揭示了“净利润”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之间的换算关系,使后者每一项目均有会计账簿记录的支持,首次确保附表能独立地得到精确结果;在主附表独立核算的基础上,提出“主附表殊途同归”的质量标准;最后,将经过“殊途同归”验证的现金流量表主表项目另做编排,转化为“溢余现金表”,便得到新的核心指标“溢余现金”,这才是真金白银的“原型指标”。
在控股合并的公司集团层面上,则依据另一研究成果“公司集团会计学”,完成“合并现金流量表”的精确编制,然后再次转化为“合并溢余现金表”。这一研究的独特之处在于,通过对公司集团专门设账进行永续性的核算,原有的许多没有答案的问题便迎刃而解了。
之所以说“溢余现金”是“科学化的原型指标”,是因为它能精确“再现”,用会计的说法就是“谁来做账,都能得到相同的结果”;也因为它符合人们“赚钱”是商业活动的终极目标。至此,财务会计学、管理会计学和企业理财学便可望建立在同一的概念基础之上,形成首尾一致的理论框架和教材体系,这是亟待当代会计人完成的全新任务。
此外,从局部的技术层面看,“公司集团会计学”研究同时也完成了应计制下“合并利润表”和“合并资产负债表”的准确合并问题。
亦此亦彼的双轨制结构
“溢余现金”一旦出山,“净利润”的替身性质当然暴露无遗。那么,“应计制会计”是否已成“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了呢?应当承认,笔者对应计制的批评,其实不过是为了引起世人对“溢余现金”的充分注意,鉴于“矫枉必须过正”而有意为之。即便“溢余现金”已经得到公认,即便人们已经将重点放到“溢余现金表”上,也并不意味着就可以抛弃应计制。
现代会计模式已经进入需要将社会性与技术性方面的成果重新整合、再作布局的历史阶段,该是全面客观地进行规划、描绘改良之后的会计模式全景图的时候了。前美国会计学会会长井尻雄士教授在《现金流会计及其结构》( Cash Flow Accounting and its Structure)中极富哲理地指出:
“我们可以注重于取得商品或劳务这一事实(符号表示为 → G),反之,也可以注重于放弃现金这一事实(符号表示为C →),两种变化(C → 与 → G)都记录在账簿中。不过,资产负债表是根据取得什么而不是根据放弃什么来编制的。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在上述例子中,着重点是放在→ G上的。相反地,现金流会计注重于C →而不是→ G,这反映了这样的事实,即当公司总部批准对一个项目投资1百万美元时,他们关注的是这1百万美元已经花出去,而非商品是否取得,雇员是否雇用,或工场是否扩大。这是因为,用什么方式运用所投入现金的决策,已经授权给项目经理了。”
也就是说,就任一会计主体而言,在对外交换时,现金与实物的运动是互为逆向的,即“付款/收料”,或“收款/交货”,从不同的运动方向来观察,就会有不同的感受。只有采取“双视”的方式,才是全面的观察方式。显而易见,改良后的会计模式应该形成这样的“双轨制结构”,所以,应计制也仍具有充分的存在理由。
首先,“资产负债表是根据取得什么而不是放弃什么来编制的”,这直接关系到如何反映和保护实物资产,却恰恰是“只看现金收付”的现金流会计的盲区,因此,应计制会计循环应当保留下来,继续坚守这一使命。必须强调的只是:复式簿记保护资产的功能,不能没有会计对于“数量/金额”的双重登记。道理很简单,数量才是会计人员和实物保管者之间相互对账的共同基础。例如,会计上对1 000美元外币,既登记了美元数量,又登记了其“记账本位币等值”,此后,会计账上该“记账本位币等值”可能随汇率不断变化,却仍然能知道出纳对这 1 000美元现钞负有不变的保管责任。所以,当务之急是,必须在ERP中恢复或重建已被取消的会计库存明细账,让资产负债表确有存在的价值!
其次,在“溢余现金表”出现之前,平心而论,是人们试图让“利润表”承载太多互不相容的期望,才导致其尴尬处境的:既希望它能反映已经确定的过去,又希望它也能反映不确定的未来;既希望它是客观无情的,又希望它是能够鼓舞人心的;既希望它是可检验的,又希望它是可操纵的……。“改良”之后的重大变化是“科学性”将得到加强,“溢余现金表”能够承担起“反映确定的过去”、“客观无情的”、“可检验的”等重任,极大地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可信度。但是,会计领域若只有“科学”存在,也未必是好事,可能剥夺人们对未来的想象空间。既是如此,能否让“利润表”专司“反映不确定的未来”、“鼓舞人心的”、“可操作的”等与“艺术性”有关的职责?如此一来,会计主体既能通过“溢余现金表”报告已经赚到手的真金白银,也能通过“利润表”报告预计会赚到手的“期货现金”。可见,利润表也有继续存活的理由,它可能转型为“信不信由你”的预测性报告。这样,对于传统的利润表,会计主体将具有更大的报告自由度,可以充分考虑影响企业未来的所有因素,不仅是对“公允价值”可以放松,“自建无形资产”之类也可以考虑。
可以据此推测的是,会计准则将会产生重大变化。要新建某些具有强制性的准则(如关于溢余现金表和集团会计核算的准则),某些与利润表编制有关的会计准则也将走下神坛,不再具有强制执行力,而是成为操作方法指南,由会计主体来自主决定。例如,企业如果愿意奉行“反稳健性原则”,即“不预计可能有的损失,而要预计可能有的收益”也未尝不可。事实上,FASB(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已经遵循了这样的新思路,关于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估值,已无须规矩,而任由企业决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