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河秀
写这篇感想的时候,窗外飘起了雪花,回头不经意看见了飘窗上那盆枯萎的迷迭香,就想到了它的花语。
看完《挪威的森林》这部电影,又买来它的小说阅读,文字赋予人无限的想象力,读罢结束,小说中萦绕的深沉的爱,让人无限感伤。
《挪威的森林》是日本作家村上春树所著的一部长篇爱情小说,也是他至今最畅销和最具影响力的作品。
本书主要讲述主人公渡边与两个女孩之间的爱情纠葛。渡边的第一个恋人直子是他高中好友木月青梅竹马的女友,后来木月自杀了,一年之后,渡边与直子不期而遇,随之开始交往,在直子20岁生日晚上两人发生了性关系,却不料第二天直子不知去向,几个月后直子来信称自己住进一家远在深山里的精神疗养院,渡边前去探望,中间认识了直子同一宿舍的玲子,在离开疗养院时,渡边表示会永远等待直子。
在同直子交往的过程中,渡边在一家小餐馆结识了青春活泼的绿子,在绿子父亲去世之后,渡边与绿子开始交往,这期间,渡边内心彷徨压抑,一方面他念念不忘直子的病情与柔情,一方面又难以抗拒绿子大胆的表白与乐观,不久后传来直子的噩耗,失魂落魄的渡边四处徒步旅行,最后他在玲子的鼓励下,开始新的人生。
作为主人公的渡边,他不是最出彩的,他没有永泽另类、优秀且受女孩青睐,但是他的那份独特中却带有一份随性和真实,他不喜欢结交朋友,不喜欢与人有深入的接触,除了直子,他说哪里会有人喜欢孤独,不过是不喜欢失望罢了,他爱看书,喜欢喝白兰地与威士忌,他有趣且不乏味,他凡事有自己的见解,他也与女人厮混,在渡边的身上,能隐隐看到青春期时成长的创痛,但他也是坚强的,木月死了,绿子的父亲死了,直子死了,初美死了,他看着身边的人都离他远去,内心的挣扎与悲痛无以言说,当他说唯有死者才能永远十七岁、死不是生的对立面时,他也渴望通过死亡获得解脱,但面对这个孤独的世界,他坚强的活了下来。
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可以理解直子在自己的世界里无法自拔,看这部小说的时候,我可以深深的体会到直子的痛苦与挣扎,木月毫无征兆的选择自杀,对直子造成了无法扭转的伤害,解读直子的时候,我的眼前总会浮现出一个场景:直子急剧抽噎着说,“他死了以后,我就不知道到底应该怎样同别人交往了,甚至不知道究竟怎样才算爱上一个人”。可见,木月在直子的心中不仅仅是一个恋人,而是她的整个世界,木月死了,她的整个世界也随之坍塌了。
直子说她和木月就像在无人岛上长大的光屁股孩子,肚子饿了就吃香蕉,寂寞了就相抱而眠。这种让人羡慕的感情,同样也存在着危险,真挚的感情在分崩离析时,就像夺人心魂的毒药穿肠而过,无论过往云烟,还是望穿秋水,任何人都无法再入她的眼,不再是心中的那份踏实,也不再是心中的那份喜悦,这可能就是直子无法喜欢上渡边的原因。
直子最喜欢《挪威的森林》这只曲,她经常叫玲子点弹这首曲子,她说一听这首曲子,就时常悲哀的不行,总觉得仿佛自己在茂密的森林中迷了路,一个人孤孤单单的,里面又冷又黑,又没一个人来救她。直子的姐姐在17岁时自杀,直子的一个叔叔在21岁时跳轨自杀,仿佛这个女孩带着逃脱不掉的宿命迷失在自己的森林里,她守着绝望又看着希望,她渴望被拯救,希望渡边可以把她从黑暗的深渊中拉出来,但最终,渡边的力量还是没能拯救她。
小林绿子,是一个可爱、活泼、率真、孝顺、踏实的女子,同时她也乐观而坚强,她的生命中也发生过令她绝望的事情:母亲因为脑肿瘤而死,父亲因身患其母同样的绝症而卧于病床,最后也撒手人寰。但大胆乐观的绿子同内向的直子截然相反,她的身上有一种本我的快乐,当父亲去世后,她开玩笑的问渡边:葬礼后可以带她去看黄片吗,最黄的那种。这一刻,她的坚强让人心疼,她始终是一个积极上进的人,她渴望饱餐一顿的爱,进而排遣心中由来已久的虚空与孤独,她思想进步但不迂腐,愿意争取自己所爱,渡边说“最最喜欢你,绿子”,我想看过小说的人,都会喜欢上她,她仿佛就是茂密森林中的希望和阳光,如果说直子是出世的,那么绿子是入世的。
作为小说中重要的配角玲子,我无疑在作者笔下看到了一个成熟女性特有的美,因为精神疾病,玲子不得不放弃自己的梦想,精神崩溃的她在疗养院熬过了七个月,之后她遇到老实忠厚的工程师,两人相恋并结婚,她摇摇欲坠的人生得到可以信赖的伴侣,但幸福是短暂的,她那聪明的女同性恋学生企图与她成为长期的性伴侣,但遭到她的拒绝,怀恨在心的学生伪装成被她欺侮的假象,使她遭受到周围人的非议,承受不住外界指手画脚的她精神再一次崩溃,为了不拖累家人,玲子与丈夫离婚了,这一次,她住进了远离人世的阿美寮,一住就是七年,直子死后,玲子在阿美寮再无牵挂,她离开那里,开始新的人生。
初美,刚看到这个名字的时候,我觉得特别美好,一个仿佛能让人想起初恋的名。她是令渡边羡慕的理想女友,她的身上有一种纯真的力量,她对爱很执着,很认真,她的爱似乎有一种‘就是他了’一般的确定性的执着,是一种将自己全然交给所爱之人的坚定,她明知永泽在和她交往的同时朝三暮四,但她仍然义无反顾的和他在一起,她追求平凡幸福的生活,却终究没有在永泽身上得到,她在永泽去德国两年后同一个男子结了婚,两年之后割腕自尽,这样一个美好的女子,无疑让我感到惋惜,我想作者通过她想要表达的,大概就是初恋的美好与执着。
永泽,他一出场仿佛就有主角的气场,他极度崇拜自己,浑身散发着优雅的魅力同时又散发着混蛋的魅力,他在拥有初美那样优秀的女友同时,还到处沾花惹草,他明知初美对他的爱,仍然毅然决然的去了德国,间接导致了初美的自杀,他独特的引人注目又让人咬牙切齿,就如同他自己所说的那样:我的人生观和别人的相对不同。
很喜欢《挪威的森林》这部小说,我也想要一份绿子所说的,“能让我感觉吃的饱饱的,直到说‘谢谢款待’的爱,”刚看这部小说的时候,我觉得我是“直子派”女生,直到将它阅读完,我发现自己也像极了绿子和初美,我有着和直子一样的痛苦和不知所措的彷徨,也有着和绿子一样率性而有趣的一面,同样我也像初美,对感情的执着达到近乎偏执与幼稚的状态。
抑郁症这类精神疾病贯穿文中始末,让我感到无比痛心,用些许的笔墨不足以阐述它的分毫,用冗长的笔调又很难在一时半刻将其详尽的表述,究竟是救赎还是毁灭,始终是一个严峻的问题。
“无论谙熟怎样的真理,也无法解除所爱之人的死带来的悲哀。无论怎样的哲理,怎样的真诚,怎样的坚韧,怎样的柔情,也无法排遣这种悲哀。我们惟一能做到的,就是从这片悲哀中挣脱出来,并从中领悟某种哲理。而领悟后的任何哲理,在继之而来的意外悲哀面前,又是那样地软弱无力。”我觉得这句话最能体现小说宗旨,木月死后直子的绝望,直子死后渡边的怅惘,那些带给活着的人不可逆转的毁灭性伤害是漫无边际的……
掩卷而思,整部小说总是带着不可名状的忧伤和孤独。就像永泽说的:“我同渡边的相近之处,就在于不希望别人理解自己”。而渡边却不赞同,他并不认为不被任何人理解也无所谓,希望相互理解的对象也是有的,可见,不是所有人都是永泽,是一个强者。
廖一梅的《柔软》中有一句话让我印象特别深刻:每个人都很孤独,在我们的一生中,遇到爱,遇到性都不稀罕,稀罕的是遇到了解。可想而知,人与人之间是很难相互了解的,如同很多人难以理解这部小说、难以理解渡边深爱直子却也会和别的女孩睡觉、难以理解直子的悲痛欲绝、难以理解初美会对花心的永泽执迷不悟……
正因为人们无法相互理解,所以孤独是常态。我不喜欢孤独,可我更不喜欢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