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erials:VOA special English health report第一句: This is the VOA special English health report.
Facts:
1.θ和ð的发音特点都是要咬舌,区别在于,前者只有气流声带不震动,而后者声带必须震动。这两个辅音发音完成后,如果后面跟了其他的原音或辅音,舌头必须先回位再发其他音。
2.f和v的发音特点是上齿咬下唇,不同点在于前者声带不震动,而后者声带震动。v的发音易和w的发音混淆。
3.一个短句也要注意词块断句:This is /the VOA /special English /health report. This is 要连读。VOA的V发音在开始时可以刻意一些重读突出。
Comments:
我报名参加这个早起晨读团是考虑了一段时间做出的决定,这个考虑并不是因为钱,主要是我没有办法拿出较多的专注的时间,在继续口译训练营并且复习传播学内容的同时,我不知道能不能够在规定的时间之内,将这几件事情都做到自己想要做到的程度。在读传播学的早起晨读活动时,我就以牺牲口译作业的质量为代价,勉强跟上进度。作为一个有奶娃的老阿姨,我生活的主要矛盾是我一直保持的上进心和我超长待机的娃高需求之间的矛盾。
但最终我还是报名了,原因在于我在之前同时处理上班、带孩子、学口译、晨读这几件事情时,有了一些心得,觉得假期里可以再逼一逼自己,假期不干上班了就更不可能干了。第二个原因是我很清楚学习英语这么些年来自己的短板,初中开始学英语,没有学过音标,高中大学也没有学过,如果说我现在的口语还勉强可以听的话,全都是之前听着磁带模仿出来的,国际音标中的那些元音辅音我能读个大概,却不能准确地说出怎么发这个音,而且有些音我现在还是糊里糊涂地在发。不是没有学过,但都没有学透。在我自己都没有十足把握发对音的情况下,教我的学生音标是一件无比心虚的事情,所以我决定跟着S暴力突破一下,攻克这一关。原因之三,我想向S偷师,看看音标怎么教怎么练才能有效果,如果他一个月远程教学都能搞定,我学习研究一下几个月应该也能让我的学生有一些突破(当然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是他们有学习的意愿)。基于这些理由,我决定重新学习,当一回白纸。
在做预习作业时,我就感觉到不妙。15号晚上我把整篇文章和对应的音标抄写了一遍,就到了12点,于是决定第二天录音,晚上听录音练习了大概一个小时后,开始录音,第一次是4'1,觉得读得不好,第二次4'16,又超时,第三次3'47,时长太短,第四次4'17,当时有些崩溃,觉得这么简单的要求,怎么就是不能达标,又练了半个小时,录了第五次3'56,尽管还是不满意但看看表已经很晚了就发了出去。当时就感觉到这一个月绝对不会轻松。
17号一早上了第一次课,我跟着S复习了一下发音的各个部位,感觉到自己的英语发音确实靠前,动用到口腔后部的时候不多,所以有些发音会单薄。然后四个辅音的学习过程中又清楚地发现了自己以往的v发得不正确这个真相。其实到这里,我就已经觉得赚到了,能发现问题就是很大的收获。然后一天的时间里,我没事就练这一句话,其他还好,就是v
的音总是发不好,注意到咬唇就忘了声带震动,注意到声带震动就忘了咬唇,然后这些音放到句子里要发标准并且不能顾此失彼也并不容易。之后我接着练,练了可能有S说的50遍,可是到后来我上传的录音里我自己回听,v的声带震动仍然不够明显。短期的大强度效果不明显,我就准备长期的大强度了,明天再接着练,一直练到口腔肌肉有这个记忆了就应该可以把这种发音方式固定下来了。
其实简单的事情是最难持续做的,因为简单,人人都能开始人人都能完成,所以大家觉得没有必要精进,但恰恰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一件简单的事能做到百分之百的人并不多。可能早起晨读的意义也就在于此吧,把早起这件简单的事情做到百分百,把每一个音标的发音做到百分百,能每一天都如此,发生质变的那一刻来得就是水到渠成的吧。
重新做回一张白纸意味着放低姿态,但也意味着能多出一个学生的视角看学习这件事;重新做回一张白纸意味着格式化内存,但腾出的空间可以放更多更新更准确的知识;重新做回一张白纸似乎是是退回起点,但这种后退是为了更好地出发。
hour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