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软件带给我们了什么?
除了社交平台和信息洪流以外,这个时代呈现到我们眼前的,还有数量惊人的短视频、直播、电子游戏,超量剪辑的电影,不断推陈出新又疯狂叫卖的商品……它们快速更迭,冲刷着人们的思绪,使得我们时而亢奋,时而倦怠,并且在这两者之间来回摇摆。
1.为什么我们感到倦怠
为何网络社交让人难以自拔,同时又带来了难以承受的负担?
为什么只是刷刷手机,就感到心灵疲惫已极,体内的能量几乎都要燃尽?
这一切都预示着,我们搭乘着信息快车,迅速进入了媒体倦怠的时代。
就像韩炳哲在《倦怠社会》里所说,过度的刺激、信息和资讯,让我们的注意力结构发生了变化,但并非往更加文明的方向进步,而是往更为落后的方向倒退——这种宽广而肤浅的注意力模式,也叫“多工作业”(Multitasking),过去只在捕猎时短暂出现,如今的人们却不得不日夜保持着,并且接受这是每一个“积极”的现代人,应该要承受的一切。
你是不是很久没有一口气读完一本书了?
就连纸质杂志,也习惯了在发型屋或咖啡厅里草草翻阅,而不是从头看到尾。
这也不能怪现代人内心浮躁,因为环绕于我们周身的信息环境,早就大有不同了。
从各个新媒体窗口中涌出的信息汇成洪流,是我们过去所能接触的千百倍之浩繁。
在透过电子屏幕摄取资讯的过程中,我们看似收获更多了,记住的却更少了。在剖析互联网弊病的《浅薄》一书中,作者指出,记忆在大脑中完成“巩固”这一步骤,需要花费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如果此过程被打断,脑海中的新生记忆则有可能被消除。
另一方面,把短期记忆转化为长期记忆也是一个漫长而微妙的过程,稍有一些不稳定因素,诸如频繁的外界干扰、令人浮想联翩的感官刺激等,都有可能导致转化无法达成。但我们如今沉浸并且依赖的社交网络,正是这么一个富有变化、缺乏稳定性的环境。
除了信息在无限增殖以外,我们的人际关系也更复杂了。正常来说,一个人可以维系的人际关系数量在150人左右,但微信的好友上限竟然高达5000人——更不要说你无聊时偷偷下载,厌倦了又无情卸载的无数交友APP了,其中涉及的人员可谓恒河沙数。
结果就是,所有人你似乎都认识,但所有人你都不熟悉。
我们以为自己能掌握很多关系,但能在沉闷的周末叫出来的,顶多那么三五个而已。
如果你开启了朋友圈,还可以看到数量庞杂的“好友”每天上传的琐碎日常。
要么是令人羡慕嫉妒的高光时刻,要么是让人抑郁厌世的负能量——对于高敏感人群来说,心情很难不受此影响,然后来回地起伏波动……而情绪劳动本身也会消耗大量能量。
我们和很多网络好友的关系,都漂浮在一个暧昧而特殊的地带:我们没有眼见过此人的模样,没有闻到过TA身上的气味,但对方生产、制造和搬运来的信息,以及通过网络给我们营造的所有体验,包括积极的,消极的,又确确实实占用着我们的大脑带宽。
所以可以这么推断,使用社交媒体的好手,某种意义也是“疯子”——或者说,社交媒体正把我们塑造成一个个精神狂乱、满足于短暂感官刺激,却缺乏深度思考的个体。
2.如果不能戒掉社交媒体
如果确实感到了倦怠,是不是可以停下来休息一下呢?
答案是:除非你在休假,否则不能。
毕竟在这个时代,停止使用社交媒体,就意味着某种形式的罢工。
事实证明,哪怕你在休假,也要保持消息通畅,随时待命,完全的断网断电根本不存在。
不过,虽然30天不碰社交网络很难,仍然有些办法能帮你夺回自主权:
①关闭朋友圈
相信我,朋友圈里超过一半的内容,都是跟你生活没有半点关系的垃圾信息。如果害怕错失重要资讯,可以在有需要时搜索关键词(其实根本不会错过什么)。
② 取关50%的公众号
不是所有公众号都值得追踪,每天刷过几百条推送,只会让我们大脑反复宕机……
③清理不常联系的微信好友
除了八百年不吱声的“僵尸好友”以外,偶尔也会冒个泡,然而令你倍感困扰的“塑料好友”,也可以考虑清理一下。
④ 每天空出一段时间,放下手机,干点别的
阅读一本纸质书,去街道上散散步,跟碰到的熟人闲聊几句——这些行动再简单不过了,却能把我们拉回现实世界,避免沉溺在虚拟社交带来的假性亢奋中。
⑤ 带有目的性地去搜索,而不是漫无目的地浏览不要被动接受信息流的冲刷,而是主动跃过信息流,去搜寻真正需要的东西——这才是社交媒体最佳的利用方式。
这些断舍离的手段,不是为了告别,而是为了重新发现当初它给我们带来的喜悦。
当你回归自己内心以后,再重新出发,看看这个变得分外明净的世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