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老子前头的四句话通俗易懂,那么,“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就有些不好理解了。尤其是这头一句,知足者富。长久以来,很多人把这句话理解成不要有太多欲望,得陇望蜀、贪心不足,最后只会丧失理智,得而复失,因此要知足常乐。
问题是,知足就好,知足常乐,那什么是足?是有个立锥之地就好,还是升平小康,还是大富大贵?如果不管什么状况,都可以心满意足,甚至混吃等死,那么又何必费那么大劲去“人法地,地法天”?更何况老子在《道德经》中多次提出自己的治国理念,如“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等等,可见无为的背后是无不为、大有为。由此可见,老子所谓的知足,与后世所理解的不思进取的知足完全是南辕北辙。我们再联系下一句,“强行者有志”,也就是说把做不到的事情硬做到了,这才叫做有志气,与曾国藩的“结硬寨,打呆仗”倒是有些异曲同工。
由此可见,老子所主张的“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其实是专门针对领导人而言。身为企业领导人的知足,不是不求进取,而是在取得一定成绩之后不应得陇望蜀,想着一步登天,而要明白自己的能力与实力有限,追求有限、可控的阶段性目标,一步一步扎扎实实地走向成功。反过来说,一旦遇到挫折、逆境,也不能就此放弃,按照四川人的话来说叫做“摆带拉稀”,而应充分总结经验教训,百折不挠,逆势而起,求得反转的机会。所谓创业艰难百战多,只有同时具备锋锐、硬度和韧性,才能真正成为一柄无坚不摧的百炼之剑。
谈到这里,历史上有个人物颇能诠释老子的这一思想。此人,就是曹操。曹操曹孟德出身不算光彩,没有四世三公的显赫家世,资材方面,虽然不愁吃穿,但是也不是天下巨富,起兵之后也不是一帆风顺,刺董卓失败、战汴水失败、被陶谦坑爹、被吕布击败……可是曹操胜不骄败不馁,又有杰出的战略眼光、唯才是举的雅量,终于从一个二流军阀脱颖而出一统中原。而后期的赤壁之败,偏偏就是鲸吞荆州之后,不顾北军南征之后水土不服、新降未附、后勤不济等诸多潜在劣势,轻兵南下而成强弩之末,最终招致大败,只因一时不知足,永远丧失了九州一统的战略机遇。事后想想,如果他在拿下半个荆州之后在态势上先稳一稳,以偏师分别压迫孙刘,同时巩固新占领区、消化荆州水师,三年两载之后,长江天险真的是南北共有了。此时如果再转攻汉中、巴蜀,如隋灭陈、元灭宋一般沿江而下,则江南将无险可守,未必不能以犁庭扫穴的态势一鼓而下。
商业层面也是如此。1923年5月出生的霍英东先生,自幼家境贫困。他7岁丧父,12岁入读香港皇仁英文书院至中三,因抗日战争爆发而辍学。其后当过渡轮加煤工、机场苦力、修车学徒、铆工等,1948年经营海人草打捞项目失败,其间又有战火摧残,生灵涂炭,可以说是相当坎坷。但他屡挫屡起,坚忍不拔,终于依靠海运和地产项目大放异彩,终成商业巨子。
当然,单单是能忍、能拼,还只是将才而已,在老子看来,要达到真境界,还有两条要旨,就是“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所谓“不失其所者久”,就是守住本分本位,认清自己,所谓“死而不亡者寿”,就是要有追求至高至善的自我期许,以求立德立言立功的三不朽。
圣哲王阳明少时在京师的私塾读书。有一天,他问老师:“何谓第一等事?”这话的意思其实就是问,人生的至高价值是什么?他的老师吃了一惊,从来没有学生问过这样的问题,他思考了一会,做出自认最正确的回答:“当然是读书做大官啊。”王阳明对这个答案显然不满意:“我认为不是这样。”老师听罢很尴尬,反问:“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吗?”王阳明答道:“我以为,第一等事应是读书做圣贤。”
四句话相加,老子的成功学也就完整浮现出来了:确立远大的志向,又有脚踏实地的心态,坚忍不拔、进退有度,如此,则必有一番大境界大作为。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