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南山崔崔,雄狐绥绥。
鲁道有荡,齐子由归。
既曰归止,曷又怀止?
葛屦五两,冠緌双止。
鲁道有荡,齐子庸止。
既曰庸止,曷又从止?
蓺麻如之何?衡从其亩。
取妻如之何?必告父母。
既曰告止,曷又鞠止?
析薪如之何?匪斧不克。
取妻如之何?匪媒不得。
既曰得止,曷又极止?
【概览】
1、在《诗经》中,用南山起兴的篇章,俱与男女情事有关,此篇也不例外。有时候真的不愿依托《毛诗序》,可这篇却绕不开齐襄公,其与同父异母妹妹,文姜(鲁桓公夫人)之乱搞。一二章讥讽荒淫的齐襄公禽兽行径,三、四章叹弱小的鲁国,可怜可叹的鲁桓公。
2、开篇描写雄狐对伴侣的渴望,暗讽襄公对文姜的觊觎之心。尾句又似在问文姜,既然已经出嫁,为什么对旧情念念不忘。
3、二章通过对鞋子、帽带必须搭配成双的描写,说明世人皆有明确的配偶。三、四章转换起兴角度,以种麻整理土地,砍柴准备刀斧,来说明娶妻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进一步道出桓公的孱弱不堪:已明媒正娶,却又心软放文姜归齐,回娘家私通。
4、四章一气呵成,四诘问、婉切得情。主旨鲜明,笔墨却隐晦曲折,讽刺意味含而不露,意在言外。
【注释】
1、南山:齐国山名,又名牛山。
2、崔崔:山势高峻状。
3、绥绥:缓缓行走的样子,或曰求匹之貌。
4、有荡:即荡荡,平坦状。
5、齐子:齐国的女儿(古代不论对男女美称均可称子),此处指齐襄公的同父异母妹文姜。
6、由归:从这儿去出嫁。
7、止:语气词,无义。
8、怀:怀念。一说来。
9、屦(jù 具):麻、葛等制成的单底鞋。
10、五两:五,通“伍”,并列;
11、两,“緉”的借省,鞋一双。
12、緌(ruí 蕤):帽带下垂的部分。
帽带为丝绳所制,左右各一从耳边垂下,必要时可系在下巴上。
13、庸:用,指文姜嫁与鲁桓公。
14、从:相从。
15、蓺(yì 异):即“艺”,种植。
16、衡从:横纵之异体,东西曰横,南北曰纵。
17、亩,田垅。
18、取:通“娶”。
19、告:一说告于祖庙。
20、鞫(jú 菊):穷,放任无束。
21、析薪:砍柴。
22、匪:通“非”。
23、克:能、成功。
24、极:至,来到。
一说恣极,放纵无束
【译文】
南山巍峨高峻,
雄狐缓步独行。
鲁国大道宽阔,
文姜由此嫁人。
既然嫁给鲁君,
为何思念难禁?
葛布麻鞋成对,
冠帽结带成双。
鲁邦国道宽广,
公主经此嫁郎。
既然贵为国母,
何必眷恋故乡?
种麻该当怎样?
纵横耕耘田亩。
娶妻该当如何?
定要先告父母。
既已禀告宗庙,
怎容她再恣妄?
劈柴应当如何?
没有利斧不行。
娶妻应当怎样,
少了媒人哪成。
既然姻缘已结,
为何由她恣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