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世界读书日,分享一些读书的话题。
读书并不等同于学习,就像罗振宇说的,我喜欢某位学者,但无法找他直接沟通,那么做好的方法就是读他的书。也就是说读书是一种情景的带入,可以在书中与作者交流。
所以,读书不是被动的接受,不是简单的记忆,没有经过思考的阅读是无意义的。
我们小时候都接受过传统教育,学校里的做法只是让我们用最有效的方法记住知识,实际上只是为了记忆而记忆,包括考试也只是考我们的记忆能力,连数学题都可以通过题海战术进行记忆,结题方法或考试方向都成为记忆的内容,在这里几遍有思考也仅仅是记忆框架内的。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人不喜欢学习的原因之一。
为了记忆而读书往往在读完、考完之后就会淡忘了。就如我,在学校中学到的东西大多遗忘,甚至刚刚从大学毕业就把所学的东西忘了,工作后在单位从新学的很多技能和经验实际上在大学中都有学过,当我多年后回家翻看大学教材的时候会感觉奇怪,为什么明明学过的知识却毫无印象。
读书就像码箱子,不同的知识到了脑子里是混乱的,就像一堆杂乱摆放的箱子,学的再多不过是让箱子数量更多,看起来更乱而已,而当你想要调取某个知识的时候就完全无法找到。
所以,当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需要大脑对它们进行整理,就如同把箱子摆放整齐,贴上标签,然后做好索引目录,需要的时候就可以随时调用。
读书是积累知识,思考是是整理知识。
其实,思考的作用不仅是整理那么简单,一旦自己的知识被整理过之后就会形成相应的理论体系,这是属于自己的对人生、世界和价值的看法,所谓的三观吧。年轻时读书饥不择食,是书就看,往往被书里的想法牵着鼻子,成熟之后读书变得更有目的性,会挑选自己感兴趣的或是以往没接触过的知识,此时读书不是为了读,是为了填补自己知识体系中的某些空白或是为了拓展自己的思路。
但有时候会突然让我们的三观尽失,可能仅仅是某个人说的一句话或是某本书上的一行字就颠覆了此前多年积累的认知系统,面对如此巨变,有人选择逃避或直接反击,为了不让自己的系统崩塌做出了违心的自我说服,当然也有一些人能够理性的承受,因为理论就是理论,没有什么理论是不能颠覆的,甚至颠覆了原来的体系更能说明自己的成长。
人的一生无非想让自己活的明白一点,多少人为了寻找自己心中的答案而苦读一世,却往往无果而终。只要能让我的体系更加完整,更具有说服力,就算把自己以往的所有知识都毁掉也不值得遗憾。“让自己做一个可以接纳所有理论的空瓶子。”
用自己的思考去筛选知识,用有价值的知识填充自己的体系,用别人的体系检验甚至颠覆自己的理论,无论怎么做,思考,把那个此时此刻最有价值、最正确的知识留在脑子里。
读书可能永远无法给我们想要的答案,可能谁都无法得到答案,但它可以让我们无限的接近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