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简友溪水映月的宝塔诗《竹林恋情》,以为是家乡人为老家竹林集的抒情,看了之后方觉不是,尽管如此,还是让我想起了自己的家乡竹林,便写下了以下的句子。
我的老家在竹林,竹林没有竹林生,
当初不知为何故,给村起个竹林名,
也许当年竹林茂,历经后人砍伐清,
砍竹之人为何砍?留下遗憾实不轻,
竹林再沒竹林长,竹林虚有竹林名。
改革之前竹林集,破烂不堪难说清,
街道不足两丈宽,沿街断墙破草房,
到处垃圾和粪便,坑坑洼洼路不平,
街上人和人见面,破衣烂衫脸发青,
整天苦挣温与饱,艰难度日熬人生,
这种状况代代传,何时会有好光景?
改革开放似春风,吹綠竹林换新容,
农业实行责任制,各行政策放綠灯,
八仙过海奔富路,百业兴旺争繁荣。
如今再看竹林集,与往相比大不同,
街中道路拓宽广,柏油马路四方通,
街道两旁楼挨楼,商铺酒店应运生。
每每到了埂会日,有卖有买人潮涌,
人人穿着赶时尚,个个精神好面容,
卖方钱币不断进,买方舍得把钱扔,
街景街情街繁华,与城不会差半成。
只是遗憾至今日,竹林仍无竹林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