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挺好》热度持续下不去, 腾讯视频上,这部剧到今天还是电视剧榜单榜首的位置:
说实话,被结尾作爹苏大强与小女儿苏明玉这波演技折服了,明明逻辑上是狗尾续貂、强行和谐的桥段,偏偏被他们演出了“这特么太真实太感人了”的炸裂口碑。
最后一幕,是明玉第一次呈现妈妈正面的、温柔的、慈爱的的记忆——妈妈抱起自己,宠溺地说:“走,妈妈帮你找他(明成)算账去”,母女二人在镜头中渐渐模糊远去,现实中的明玉灿然一笑,像朝阳冉冉升起一样,温暖、向上溢满屏幕。
被“爸妈不管我,二哥欺负我,大哥不帮我”这条魔咒箍得喘不过气来的明玉,最后也从父亲这里获得了解脱,老年痴呆的爸爸什么都忘了,可是偏偏没忘记女儿想要一本复习资料这件事。
“不要了,书我不要了”,其实孩子心里最介意的,不是爸妈拮据、抠门,而是爸妈是不是在乎自己,只要明确“你是在乎我的”,那么,书不要也是可以的。
偏偏啊偏偏,除了大结局,前面四十多集,全在演绎“我在乎你,但是我不会让你感觉到”这么一条定律上,撩得观众恨的恨,怜的怜。
我们来随便举一集例子:
爸爸给儿子煮了面,儿子正开心,爸爸提了句“把丽丽给气走了”,儿子郁闷:怎么就我气她呢,你们都对,就我不对。
说实在的,观剧过程中有时候挺同情明成,他就是那种平庸、普通、有点小聪明又没有大智慧、没有什么光环的大多数人,做的好了没有人会特意看见,做的不好了,大家立马第一时间来挑他的错,所以,他很多台词都是在为自己争辩:“就我错了”、“她不就是有几个臭钱吗”、“你要觉得我没照顾好爸爸,那行,那你来”。
在家庭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也会像明成一样丧丧地跟家人争辩,例如我明明洗了好多天碗,可是一吵架,对方就斩钉截铁地说:“你说你都给家里做过什么活儿”,其实,越是普通、平凡的人,越是渴望自己的付出被看见。
可惜呀,明成的郁闷,明成不被肯定的心结,爸爸看不见,他给大儿子打电话发出道德催命符:我被明成欺负了,你快给我主持公道,他还夸张:明成已经疯了。
你要是真说苏大强不愿意住在明成家吧,又总觉得他住得最舒服的,反而是明成家,他内心是喜欢被明成照顾的。
那他为什么老刮妖风呢,是不安全感,老婆还在时,他的安全感建立在以老婆为中心上,老婆不在了,没有了心理支柱,苏大强一下子失去了对自己的控制,他的安全感建立在有点飘的,还没有牢固建立起来的,自己是三个孩子的父亲这一角色扮演上,怎样做自己三个孩子的父亲,在过去的生命里程里,苏大强没有什么特别深刻的体会,在孩子心目中,他是一个影子一样的存在。
今时不同往日,忽然之间,自己成了一家之主,成了可以发号施令的人,他的参考对象大概只有老婆过去的样子,过去老婆对大儿子是放手、对二儿子是宠溺、对小女儿是不闻不问,现在苏大强则在老婆的基础上衍生陈对大儿子是依赖、对二儿子是作天作地、对小女儿是又怕又爱的行事风格。
所以,看到苏大强总是作,明明心里知道明成不是赶他,偏偏要污蔑明成发疯,说出的话、做出的行为总是反着来,皆是因为他没有安全感,希望靠夸大情绪、编造情节,来获得孩子们的注意,来肯定自己的价值感。
大哥呢?大哥就是安抚➕批评程序运行器,第一步,叮咚,您的安抚程序已上线,爸爸闹事,安抚爸爸;第二步,叮咚,您的批评程序已上线,拨通责任人,批评他:“明成,你怎么回事啊”。
大哥和家里其实挺疏离的,小时候读书就是自己读自己的,矛盾都是弟弟妹妹的,长大了以后和家里人隔着一个太平洋,家里大事小事都烦不着他,所以面对家庭的一地鸡毛,大哥是无力的,你们这都什么破事啊,明玉跟家里这不正常啊,明成你怎么就照顾不好爸爸呢,爸爸你就让弟弟妹妹好好照顾你成不成啊……
批评一时爽一时,一直批评一直爽,所以大哥的思想道德课上了四十多集,直到大结局,其实大哥又何尝不知道自己无力解决这一地鸡毛的琐事,但是碍于大哥的身份以及面子,不行也要佯装镇定,管它行不行,稳住局面,弄得像是“都挺好”了再说。
周而复始,接受大哥批评教育后,明成更加谨慎、更加小心翼翼地照顾起父亲,上面这个细节里,明成给父亲煮住家饭菜,自己却吃外卖,对于父亲邀请一起吃,他立即摆手:我不配,多讽刺的剧情,明成以为自己是小心又周到,父亲接收到的却是尴尬又窒息。
父亲跟大儿子夸张自己的遭遇,原本是想借着说自己的不痛快,来获得下一次都挺好的感受,可是情况却越来越不妙,气氛越来越奇怪,这一天回来晚了,父亲照例说自己的痛苦:我怕万一抑郁。
父亲在表达不痛快,儿子偏偏觉得父亲挺好的:“您怎么会得抑郁症呢? 您不开心了尽可以发泄、侮辱我、谩骂我。”
讽刺剧情又荣升一个序列,都成➕10086了♀️
剧情就是这样山路那个十八弯,弯过了几道弯,又是一个十八弯,苏家日常鸡毛就是:明明我就是不愿意、不痛快,偏偏你们就觉得都挺好;明明就是在乎的,偏偏就是不让你感受到。
其实,苏大强虽然作天作地,话总要往反了坏了说,可是有一点我觉得他比很多人活得舒坦,因为他至少是在为自己进行表达,他没有憋在心里,憋成内伤,同理苏明玉也是如此,她有不爽,她表达得特别清楚。
我想起自己在和孩子相处时,我们之间较量起来时的悬殊:
我们有争执的时候,多半是我情绪失控的时候,刚刚,电视遥控器放在桌子上好好的,孩子自己在桌子边上玩了一会儿,然后他突然大声喊我去帮忙找遥控,我帮忙找了一屋子都没看见,情绪立刻上来了:“我明明就是把遥控器放在桌子上的,你在这玩了一下它就不见了,你还说你不知道拿哪去了,你要我怎么找???明明就是你弄丢了,你自己找!!!”
孩子立即委屈地皱起了五官,整张脸涨得通红,马上就要哭出来了,我凶了他,他反驳不出来,此时我是强势的,他是弱势的,我情绪稳定时,就应了他的要求来帮忙找遥控,找不到遥控,我情绪失了控,就放信号给他:你惹毛了我。
可是孩子情绪不好了,他没有立即跳出来凶我,我找不到遥控,渐渐情绪不对说话开始犯冲了时,孩子也只是讪讪地为自己争辩:“妈妈,我也记不清我放在哪里啦,我不是跟你说过,我记性也不太好的啊。”他释放给我的信号是:妈妈,就算了吧。
讨好大人,孩子首先是从父母这里学会的,有多少被大人支配的恐惧后面,是孩子心里明明想着:“你们怎么可以这样!”最后嘴上说出来的却是:“好吧。”在大人制定规则的世界里,孩子的负面情绪真的很容易被忽视:
孩子犯了错,我们要管教他;
不肯和小朋友分享,哭着闹着的时候,我们烦他;
总是要买这买那,我们一次次不耐烦地告诉他没钱、没货;
……
一次两次三次没什么大不了,但是量变终会引发质变,一次次被忽视以后,孩子可能再也不愿意表达“不”,事事真就成了“都挺好”,就算这件事让他感到不痛快,他也会认为这是正常的。
往往越是乖巧懂事的人,越可能活得委屈又压抑,他们是那类长期不表达自己“不愿意”、努力维持周遭一切“都挺好”局面的人。他们将“不开口就不会被拒绝,不想要就不会被抛弃”视为深入骨髓的信念,渐渐失去了表达自我需求的能力。
表达“不愿意”的能力,是从拥有“生气”的权力开始的,如果孩子和苏家人一样使用好好的话反着说的伎俩,就尊重他吧,也许是因为家庭成员之间还没有练习过怎么样正话正着来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