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我的一个朋友说他得了抑郁症。他不说话,或者很少说话,总是一个人发呆,偏执,死脑筋,对未来感到担忧,对现状感到不满,他知道自己抑郁了,所以总是把注意力放在抑郁上。这些表现,可以看成是抑郁症的征兆。
在之前,他投资了区块链。当时他肩负房贷车贷,他有两套房子,都需要供贷,这种经济压力在他投资区块链之前,也不算什么。因为那个时候,他有稳定的收入,完全可以应付贷款和各种开支。
但是,这家伙,总是觉得自己是天选之子,觉得自己未来不可限量,觉得自己一定可以摆脱现有阶层,往更高的阶层发展。这种想法是好的,我也很鼓励。为了实现抱负,结果就在某一天,他抓住了一个机会,与人合伙做区块链,并成立了一个算力公司。
成立算力公司的时候,他把办公区域选在本市最繁华的地段,租了一个200多平方的写字楼,当时我还给他帮忙,处理一下电路问题。随后,他购进办公设施,电脑,并且开始招聘员工,到目前大概养着30名左右的IT技术人员,加上房租开支,这笔费用也不小了。
但是,直到最近,众所周知的,区块链相关的加密货币被禁。这也不算突如其来的政策,却把他搞抑郁了。原因也很简单,国家政策不允许的经营范围,如果你经营了,要么改道,要么散伙撤资,但无论什么结果,的确都能让人抑郁。
但是,他抑郁的根源可能还不在国家政策上,而是他对区块链的偏执。他一直认为区块链可以让他平步青云,非常笃信。但是,这一条路已经行不通了,他还这么想,就肯定会有一种走进了死胡同的感觉,前进无路,后退无门。
分析他的状态,我发现他具有抑郁症患者的一些典型症状,这种典型症状就是他不能产生积极的解释偏差,比如抑郁患者很容易把别人的微笑当成是嘲笑,这是因为抑郁患者会更容易产生消极的解释偏差,比如把别人的忠告当成是语言攻击,把别人的皱眉头理解成是排斥拒绝。
所以我不跟他说什么,凡事支持就完了。
抑郁症解释偏差背后的机制,涉及到一个认知过程。如果抑郁症患者在他们的记忆中持有消极的自我参照信念,比如我是一个失败者,那么,这个消极信念就会指导抑郁症患者注意相关的消极信息。
就拿我这个朋友来说,他在此路不通下依然坚持此路可行,严格来说,就是一种消极的错误的信念。我不是说区块链不能做,而是此情此景下,区块链是一个次之选择,毕竟政策在那里摆着。但是他仍然把注意力放在区块链上,希望另辟蹊径,一飞冲天。
即使区块链这条路可以行得通,但至少目前不会,因为政策是死的,是一种限制。但是他的房贷啊,车贷啊,都已经泰山压顶了,能不焦虑,能不抑郁吗?所以,他还把注意力放在区块链上面就是一个不明智的选择,也是抑郁的选择。
他应该怎么做呢?
暂时把区块链放一边,公司要运作,员工要养活,公司还在。以盈利为方向的事情很多,在此路不通的情况下,重新开发项目,或者干点别的,而不是一群人整天坐在办公室里,研究加密货币砸在手里了应该怎么办。
我也能理解,毕竟付出了那么多,沉没成本还是有的,加上理解偏差的原因,从一个之前看到最后要失败的项目中走出来,是有点困难。但走出来,是解决抑郁的根本,一个人只有消除了自己走死胡同的决心,才有可能有更好的未来。
很多针对抑郁症和广泛性焦虑障碍的调研显示,一个人的认知偏差解释可以诱导更积极的解释偏差,从而导致焦虑,抑郁的减少。具体的做法是,在对待一种情绪,一件事情,一个方案的时候,需要灵活地将积极的思考融入其中,需要尽可能地融合更多信息与可能,让思维变得丰富,这也有助于更好的理解自己和这个世界,就这样,可以防止抑郁产生,对于治愈抑郁症也有帮助。
事实上,大多数患有抑郁症的人,思维都比较僵化,认死理,不知变通。当然我们可以理解成执着,但太执着未必是好事。就像我这个朋友,玩区块链,看到区块链里面的商机了,然后觉得自己懂,自己是天选之子,这种信念在他来说,根深蒂固,所以,当区块链已经玩不下去的时候,他开始焦虑,抑郁,这都是正常的。
经济学上有一种说法,就是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相对来说,与那些把鸡蛋分别放在不同篮子里的人相比,把鸡蛋集中的人,更容易抑郁。我这个哥们就是这个性格,如果他的鸡蛋孵化了,当然也不会抑郁,事实是,凡事多变,我们任何时候都要给自己留几条后路以防不测,防止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