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不能尽赏带来的认知失调
在儒家的观念中,晋文公称得上是一位有雄才大略的圣君。但每当人们提到介子推,晋文公对于功臣不能尽赏的黑历史就总是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不少人结合了他对曹国、卫国、郑国的态度,干脆就讥讽这个所谓的千古圣君,不过是一个忘恩负义且睚眦必报的小人罢了。当然也有人不服气,认为像他这样的圣君是不应该有道德瑕疵的,因此就处处维护晋文公的形象,试图给这个反差找到一个合理的解释。比如司马迁在作《史记》时,就特意写了这么一段话:
文公修政,施惠百姓。赏从亡者及功臣,大者封邑,小者尊爵。未尽行赏,周襄王以弟带难出居郑地,来告急晋。晋初定,欲发兵,恐他乱起,是以赏从亡未至隐者介子推。推亦不言禄,禄亦不及。
也就是说,晋文公之所以没能封赏介子推,不是因为薄情寡义,也不是因为疏忽大意,而是因为王室发生的内乱打断了他封赏的节奏,把这事儿给耽误了。除此之外,太史公还讲了一个故事,借晋文公之口道出了他心目中封赏应该遵循的原则:
从亡贱臣壶叔曰;“君三行赏,赏不及臣,敢请罪。”文公报曰:“夫导我以仁义,防我以德惠,此受上赏。辅我以行,卒以成立,此受次赏。矢石之难,汗马之劳,此复受次赏。若以力事我而无补吾缺者,此复受次赏。三赏之後,故且及子。”晋人闻之,皆说。
在他看来,晋文公封赏功臣是有讲究的:能够用仁义、德惠来教导、规劝我的,应该受上赏;能够以高效的执行力完成任务,帮助我夺取君位的次之;能冒刀枪矢石的危险,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立下功劳的再次之;而如果你只能做一些喂马套车、洒扫做饭的苦力活,对于修养德行和成就大业没有什么太大助益的话,当然就只能最后接受赏赐了。
对于儒家信徒来说,能够把仁义、德行放在功勋之前,这样的封赏次序想必是最好的。这样的叙述不仅能够淡化晋文公的道德瑕疵,还让他的形象愈加光辉伟岸了,可事实果真如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