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者如斯
文/春儿
凡事,都有两种,或者说至少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想法,和对待方式。心理暗示,亦如此,有积极的和消极的。
前天下午匆忙回娘家,是为了参加一个葬礼。逝者八十岁,也算是寿终正寝了吧。好多风俗都忘了,而且对诸多的习俗,我本也没太大兴趣,所以什么都记不住。
十五岁的侄儿是孙辈孝子,对习俗更是一点不懂。晚饭时,我忙于支桌子,摆凳子,便让侄儿在大门口等几个孩子,谁知,他竟穿着一身白孝衣,回了他奶奶家,去叫孩子们,这下可闯了大祸。我能想象的出来,母亲是怎样的大怒,并大骂侄儿的。然后我看到了侄儿悲伤的表情,欲哭无泪,难过地对我说,他被奶奶狠骂了一通。我安慰侄儿,不必在意。接着,我又打电话给老妈,跟她解释。我明白老人的想法,也理解她的火气因何而起。老妈认为,大过年的,自己的孙子穿一身丧服回家,是极大的不吉利,自然就怒火冲天,大骂不止。我在电话里,先是劝慰老妈别急,消消气,告诉她,并非坏事,就看怎么想的。我不急不躁地说:“孩子小,在一无所知的情况下,穿一身白孝衣回家,你觉得是晦气,会带来霉运。而我则以为,是把晦气、霉气、丧气统统带走了,新年里,无论我们大家,还是小家,都会平安吉祥,事事顺心如意。”听了我的解释,母亲的火气似乎小了些。晚上回家,我又安抚她的情绪,正如开头所言,积极的心理暗示,会让人心情愉悦,而不是像母亲一样,常常是消极的想法,最终惹得自己一肚子的不畅快。总是劝告母亲,要大度,胸怀宽广了,才不会生那么多无意义的闷气,从而影响到自己的健康。母亲没再与我辩驳什么,只是怒目而视地瞪了我一眼,然后保持了沉默。我知道,虽然她心里不服,也还有想不通的纠结,但我的宽慰仍是有点作用的。我一再地告诉母亲,要想长寿,必须先有个宽广的胸怀,和轻松的心态,而避讳斤斤计较,避讳小心眼儿。希望老妈能听得进去我的一言半语。
今天出殡,昨日晚上要“送盘缠”。所谓的“送盘缠”,就是外甥提着灯笼,给舅舅去往天堂路上照明,并送路上用的盘缠。孝子贤孙备好马车,好让逝者升天顺利。曾经贫穷,都是用高粱杆扎架子白纸糊的马,如今则是豪华版的马车。连花圈类,也都是豪华版的。如三层楼的小洋房,奢侈的麻将桌,还有华丽的麻将亭。生前最爱的就是打牌,儿女的孝心也是天地可鉴了。逝者也是越来越会享受的。马车放在一个大路口,路边有座小庙,仅一米高。一个个孝子贤孙,轮辈分排队,三个一组,五个一排的,先男后女,先至亲,后旁亲,皆围绕着马车转三圈,用哭腔喊着称呼,说送逝者一路走好。最后要求孝子们背转身,把马车和纸钱点燃,化为灰烬后,孝子在指挥者的呼喊下,齐齐面对小庙跪拜,似乎这就把逝者的灵魂送走了,只等明天下葬凡胎肉体。
成群的孝子们,又一起哭路回到灵堂前,一起跪拜,接着就是盖棺定论的时刻,也叫烧太岁。这时,逝者的女儿都会痛哭几分钟,也许哭的更久些,毕竟,从此与亲人就是阴阳两隔,再不得相见。
今天一早,母亲便叫我起床,去大路上等姐姐。我不会假哭,更不会唱哭,若伤心,只会默默流泪。所以,我要和姐姐作伴,一起哭路。这样,姐姐哭,我无声也好有个遮掩。
出殡时间,是定好的,上午十点半。好多习俗,我也不知都有何说法。比如,去墓地的孝子们,都要吃一口馒头,否则不吉利。要在棺材上撒高粱籽,儿媳妇再扫下来,用簸箕装好。把逝者的一条旧裤子装满纸折的元宝,扎好裤腿,放在棺材上。棺材下放的一碗水,要在抬走棺材时,让儿媳妇踢翻。以前都是十六个人抬棺材,如今都是用吊钩把棺材吊到车上,拉着去墓地。路上,要有祭拜仪式,几拜几叩首的,都有次数。男孝子在灵车前,女孝子跟在灵车后。三个女儿和一个儿媳妇,是主哭。她们的哭声,悲切成殇,哀伤的气场,也传染到了我,忍不住跟着悄然落泪,不禁想到了我英年早逝的哥哥。
下葬时,还有诸多的风俗,我无心再观看,而是陪着侄女、侄儿,去给哥哥烧纸钱,用这种方式告诉他,又有亲人去了天堂,也许他们会遇见。
来到哥哥墓碑前,一望见哥哥的名字,心里立即泛起痛楚感,刹那间,曾经与哥哥有关的所有回忆汹涌而至。
回家的路上,我脱下白色孝衣,跟这场丧事告别。人,从一生下来,就注定了死亡。而在这活的过程中,是如此短暂,我们有何理由不珍惜每一个日子呢?默哀!
——2019.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