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用一首词来形容世间的痴情儿女,那非著名的文学家元好问的这首《摸鱼儿-雁邱词》莫属了。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
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邱处。
全词116个字,将痴男怨女之情描绘的淋漓尽致,让人读之唏嘘不已,有种催人泪下的感觉。
初识这首词,是读金庸的《神雕侠侣》。李莫愁一句“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让我久久不能忘怀。于是因为这首让人肝肠寸断的苦情词,我对李莫愁的印象不再是她的美貌,也不再是她的歹毒,而是她的情深。
情深的人是最容易让人原谅的,即便她有天大的罪孽,但至少还是个有血有肉的人,一个知道爱恨情仇的人。所以纵然她罪孽深重,还是有让人怜悯之处。
李莫愁本身就是一个悲剧,从出场到葬身火海,心中念念不忘的始终是一个情字。情字何解,恐怕直到死的那一刻,她的怨恨也难消解。
但是世人又怎能参透她心中之痛,失去心爱的人,被心爱的人背叛,是怎样的一种愤恨,是怎样的一种生不如死,除了她,谁又能体味出半分。所以她的死,留给世人只是冷眼旁观和一句“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索性她人虽身死,但是她的苦情最终被她的师侄杨过深刻领悟到了,在小龙女纵身跳入断肠崖的16年里,深深刻刻的领悟到了。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从小龙女跳下悬崖的那一刻起,生离死别之情,天人永隔之恨,形单影只之苦,便一刻不停的侵蚀着杨过的身心。杨过为此心性大乱,杨过为此如痴如狂。
纵然是崖壁上“十六年后,在此相会,夫妻情深,勿失信约。”的留言,也始终平复不了他那种痛失爱妻的凄恻,那种哀痛。那种忽然不见心爱之人心神不定,心乱如麻,彷徨无措的举动比之当初独上华山寻找小龙女的孤独落魄之状,更让人揪心。
如果说,当初独上华山寻找小龙女时还无师徒之情,还只是感觉孤苦无依。那么此次的16年之约,便有“向来情深,奈何缘浅”的怨愤之情。
16年在人生的长河中不算长,但是对于痴情的杨过来说那真是度日如年。在等待小龙女的16年里,杨过没有一天是快乐的。
这一次的生离死别,杨过虽看似还好好活着,但是已不再是以前的那个杨过了。
他开始重新审视自己,改变自己的过往。斩断跟程英、陆无双之间的暧昧关系;不再嘻嘻哈哈;不再贪恋花花世界。而是像一个信守约定的君子,去信守与小龙女之间的约定。
可以说,从这时起,杨过才真真正正的改变,而这个改变也为他日后成为神雕大侠打下了基础。因为无论是调解江湖纠纷、惩恶锄奸还是化解瑛姑与裘千仞之间的怨恨,都需要一个老成持重的杨过,也只有这样的杨过才能驾驭的了。
都说杨过至情至性,到底杨过至情至性在哪里?就在于他对小龙女的感情那是始终忠贞不二,即便是16年也未曾减少一分。
而这份痴情,也成了他能否找到小龙女的决定因素。就像杨过在找到小龙女之后说的那样:“可知一个人还是深情的好。假如我想念你的心淡了,只不过在断肠崖前大哭一场,就此别去,那么咱俩终生不能再见了。”
杨龙二人之间的感情之所以如此吸引人,就是因为他们很好的诠释了“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这句话。如果杨过在看见小龙女不见的情况下,只是伤心一会,而不是16年;如果杨过在得知要等小龙女16年的情况下,为了消磨时光,寻欢作乐;如果杨过在16年后只是在断肠崖大哭一阵就走,而不是跳下悬崖。我想,读者对他们之间的感情感动程度要大大降低,甚至不如陈家洛之于香香公主。
一辈子一个人,一辈子一个承诺,一辈子生死相许,也许只有情到深处才会爱的如此执着爱的如此深沉。就像杨过再次见到小龙女时,会激动的像个孩子一样跳到树上翻跟头,就像杨龙再次见面时,小龙女一句淡淡的“过儿,甚么事不痛快了?”那其中包含着多少痴情。
都说一见杨过误终生,我倒想说一见姑姑误终生。世上若无龙儿,世间便再无杨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