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读《中国哲学简史》前,谈起冯友兰先生,我可能更熟悉的是他的女儿——当代作家宗璞。初中时曾无意间读到宗璞的《西征记》,竟不自觉地爱上了这本书,爱上了宗璞的文字。后来接连读完了同一系列的另外两本——《南渡记》《东藏记》,期间还看了宗璞很多短篇小说,记忆最深的便是《红豆》。齐虹和江玫的爱情悲剧让我难以忘怀,至今还萦绕在我心头。
宗璞在长篇小说《野葫芦引》(共四部,分别是《南渡记》、《东藏记》、《西征记》和《北归记》)塑造了一系列忧国忧民的民国知识分子的形象,其中不少人物形象有其真实的历史人物原型。在我看来,主人公孟弗之便是宗璞父亲冯友兰的虚写,而弗之的著作《中国史探》可能是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史》。从宗璞的描写中,我能领略到冯友兰先生的人格魅力,同时也能感受到宗璞对她父亲的敬爱。
可能出于对宗璞的喜爱,也可能有感于自己哲学这方面知识的欠缺,因此在众多推荐书目中,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中国哲学简史》。
冯友兰,字芝生,河南南阳人。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著有《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哲学史新编》、《贞元六书》等著作,对中国现当代学界乃至国外学界影响深远,被誉为“现代新儒家”。
《中国哲学简史》,顾名思义,就是简略而整体地概说了中国哲学的发展历史。大量史料、文献的考证与引用增强了这本书的可信性,同时冯有兰先生对某些哲学问题的精辟见解又使得这本书兼具独特性。加之书中精炼的语言、深入浅出的解说、恰到好处的比喻,使得全书趣味十足,打破了哲学高高在上、玄乎又玄的假象,使得读者更加乐意去接受哲学。在我看来,与其说《中国哲学简史》是一本概说中国哲学发展史的书籍,倒不如说它是一本普及中国哲学知识的大众读物。
花了近一周的时间将这本书认认真真地读完,不敢说完全读懂读透这本书,但从书中所获得收获,的确不算少。下面我想谈谈自己在这本书中的所见所读所思所想。
中国哲学发展的整体印象
读完《中国哲学简史》,最直接最具体的收获便是对中国哲学的发展有了个整体印象。中国哲学的起源与发展跟中国地理环境、政治经济密切相关。在春秋战国时期,迅速发展,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现象。
西汉史学家司马谈曾将百家大致分成道儒墨名法阴阳六家,随后史学家刘歆在六家的基础上增加了纵横家、杂家、农家和小说家。《中国哲学简史》以司马谈六家说为基础,简略地描述了道儒墨名法阴阳六家的起源、发展,并在第二十、二十一章描述佛家在中国的发展。同时,冯友兰先生行文详略得当,详写道儒两家,略写其他五家。但在描写某一流派思想时,冯老又会穿插其他流派的思想,从而加深读者对中国哲学发展的印象。
儒道两家是中国哲学最重要的两个流派。儒家由孔子创立,提倡“仁”与“义”。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孟子开创了儒家理想主义流派,而荀子则开创了儒家现实主义流派。这两大分支在儒家后期发展过程中一直存在,两大分支的争论也从未停止过。秦朝“焚书坑儒”后儒家思想一度衰落,在西汉董仲舒的努力之下,与道家、法家、阴阳家相结合,取得“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正统地位。魏晋南北朝之际,由于战乱,儒家再度衰落。虽隋唐开科取士,得到官方支持,但其影响力却不如佛道两家。经过唐宋文人的努力,加上吸收佛道两家思想,儒家再度焕发新的活力,并逐渐分成“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两大分支。清末由于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儒家逐渐衰落。
道家由老子创立,提倡“自然”与“无为”。值得注意的是,冯老在这本书中多处指出要注意区分道家和道教,两者不能混为一谈。道家虽由老子创立,但其第一阶段的代表人物却是杨朱,直到后来由老子创立道家,再到庄子发扬光大。西汉初年道家因顺应统治需要,显著一时,后儒家取得正统地位后逐渐衰落。魏晋南北朝之际,社会动乱,道家重新得到人们的重视,加之与佛家思想的结合,重新形成被冯友兰先生所称的“新道家”思想,追求率性风流、强调自然自由。值得一提的是,佛教因与道家思想的结合,产生了中国特有且对中国影响深远的禅宗。虽然没有像儒家那般得到官方支持,但在每一位中国人心中,道家与儒家同等重要。
中外哲学比较
冯友兰先生是一位学贯中西的大家。他既在国内接受过哲学教育,又在国外攻读过哲学系,同时对中外哲学都有所涉猎有所研究,因此,冯老善于用整体的眼光去研究哲学问题。《中国哲学简史》多处体现了这一点。
冯友兰先生在介绍中国某一流派的哲学思想时,不仅仅局限于中国观点,常常借助于西方的相似或相近的哲学思想进行解说,从而有助于读者进一步加深对这一哲学思想的理解,也使得全书具有世界眼光。如在解释名家思想时,冯老运用西方逻辑学的方法进行解说,让读者更易于理解“辨名析理”;又如在解释朱熹对“理”的认识时,冯老将其与柏拉图的“善”、亚里士多德的“神”进行类比,强调“理”的至高性;再如在全书最后一章,冯老既指出中国哲学缺少明晰思考这一缺点,又指出西方哲学看不见负的方法的充分发展这一缺点。因此,他希望中西哲学互为补充,共同发展。
冯老的这一独特做法,不仅使哲学更容易为读者所接受,也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读者的视野,正如这本书的译者赵复三先生所说的:“冯先生轻松驾驭着中国哲学是和西方哲学史这两部历史,来写作这部〈简史〉,思想资料是中国的,考虑哲学问题的眼光却是世界的,这是迄今在国际学术界还未见有第二位能做到的。”同时,冯老在介绍中国思想时穿插介绍西方相似相近的思想,在帮助读者,例如我,打开西方哲学大门的同时,也使得读者惊讶地发现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所产生出来的哲学竟是如此地相似,这不仅仅只是一种巧合更是一种意外。东西方哲学尚有如此多的重合,在未来能互为补充共同发展,那我想东西文明也必定会相辅相成,共创辉煌!
中国哲学与国民性格
人类创造了文化,而文化也深深地影响着人类生活。中国人在中国这片土壤上创造发展了中国哲学,而中国哲学也深深影响着中国人民,对国民性格的塑造产生了深远影响。下面我通过两个例子来进行说明。
儒家从孔子创立以来到如今,历经三千余年,其间经历过多次衰落。但每次衰落过后,儒家学者们,如董仲舒,如程颢程颐,都会进行反省,及时地结合时世,汲取其他学派的精华,进行改造,从而使儒家思想更好地发展下去。从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中,不难发现,中国哲学包含着两个基本特点——包容与发展。而这两个基本特点,存在于每一位中国人的性格之中。中国幅员辽阔,各地区文化风俗各异,却能和谐共处,得益于包容的国民性格。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国人不墨守成规,以发展的眼光迎接世界的机遇与挑战,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中国奇迹”。
阴阳学说历史悠久,深深影响着中国国民性格的发展。其倡导的“阳盛生阴,阴极生阳”,一方面,使得中国人懂得居安思危,在安逸的环境里做好预防危险的准备;另一方面,使得中国人在面对天灾人祸时,相信黑暗之中必定有光明,从而渡过一个又一个难关。可以说,我们中国人是最有安全感的人,因为我们坚信黑暗之中必定有光明;但同时,我们又是最没有安全感的人,因为我们认为光明之中必定有黑暗。
文化认同感
在第十六章和第二十七章,冯友兰先生提出了一个观点:“中国人历来是以文化差异,而不是民族差异来区分自身与外族。中国人的民族意识更多来自文化,而不是来自政治。”从古至今,文化认同一直是中国人区分本族与其他民族的杠杆。如满族入关中原建立清朝时,诸多汉人反清。到后来清朝巩固政治,汉文化越来越被满人接受时,满汉已合为一体。后来“义和团运动”的口号便是“扶持清廷”,可见在汉人眼中,满人早已是自己的一份子。因此,就我本人而言,我是十分赞成这一观点的。
既然中国人的民族意识更多来自文化而非自政治,所以汉文化在国内的推广便显得十分重要。但 是,在少数民族中,汉文化的推广力度并不是很大,甚至很多少数民族同胞,如维吾尔族,连普通话都不会讲。语言的差异造成两个民族的隔阂,这使得少数民族更难融入到主流社会。因此我认为,汉文化推广力度不大是造成少数民族动乱的重要原因之一。我们在尊敬少数民族差异性的同时,是否也应该加大汉文化的推广,增强少数民族的文化认同感,从而使社会更加稳定呢?
除了以上四个方面,《中国哲学简史》还让我学到古之圣人的奋斗目标是“内圣外王”、成为圣人的方法是从小事做起,从小事中发现乐趣,体会到做这件事的意义,从而超脱万物,达到圣人之境界……可以说,这是一本能给读者带来颇多收获的书,其中很多观点即便放在当今社会,依然受用。
冯友兰先生在全书的末尾写道:“人往往需要说很多话,然后才能归入潜默。”我认为这句话十分值得玩味值得品读。这不禁让我想起今年寒假去杭州旅游时,和一位公交车司机的交谈。我们交谈的内容很广,从社会公德聊到国际政治。下车前,司机大哥推荐我去看看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著作,他认为过了几千年,直到现在,人们所说的理想社会,所说的政治改革经济目标,依然没有超越轴心时代的思想。
也许,在经历诸多对未来社会的美好幻想后,在感受过诸多政治改革经济目标的轰炸后,人们,渐渐地归入潜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