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6年,12月1号,阳光明媚的午后。刚从经贸世界大厦出来,就看到不远处的路边有一家很别致的咖啡馆,落地式的整体玻璃设计,又有长颈鹿等各式玩偶装点其中,显得现代而又温馨;双脚像被施了魔法,不受控制地走了过去,也许是注定要发生点什么。
我点了一杯焦玛,选了一个靠边的位子坐下。阳光直射在身上,惬意极了;今天是这个月难得的艳阳天,PM2.5指数50,还出现了久违的蓝天白云。
(2)
我的心情也不错,刚与张总确定了他们全家的重疾保障,共计4张保单15万保费。但也有让我挫败的地方,尝试跟他聊了年金保险,但还是遇到了老问题,比如他提到年金的收益低,不如把钱投在公司里;他还问最近火热的CRS对于资产配置的影响,未来的房产税应该如何应对等,我无法给到专业的建议,只有尝试按照公司培训的话术来说,完全不奏效。
一方面是张总做生意多年,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如果不说到他心里去,是不会卖个面子签单的。另外一方面,我认为买年金保险是为了未来的使用,总是拿万能账户累积金额高说事,不是本末倒置吗?况且利率并非确定,特别是最近一直有关于万能险资金割韭菜式投资的报道。
(3)
想到这里,心情一阵焦躁。这时一条微信闪了进来,多半是客户发的,赶紧打开看看。是客户刘姐,说她最近感冒一直没好,发展成心肌炎住院了,马上安慰她最近温度变化快,多注意休息。接着她问我现在还能买之前建议的重疾保险吗?因为担心自己的情况可能会比较严重。
我无言以对,放下手机,担心太过直接的回答伤害她。刘姐人不错,每次见她都是面带笑容,只是对于理财理解的极限就是买点银行发行的短期产品。年初在我这买了一单意外医疗型保险,一年交1000块,还是在瞒着他老公的情况下买的。我有尝试去影响她的老公,但完全不接话,一口咬定不需要,只有作罢。
(4)
做保险代理人两年,见过形形色色的人,发现人和人之间价值观的差异,远比拥有金钱多少的差异要大得多。销售本身就是找到那些与自己观念相符、愿意接受新理念的人,不是吗?而找到这些人之后,除了保险产品本身之外,如何使用全金融的视角来帮助客户规划呢?还有什么能真正帮助到客户的呢?现在很多保险同行讲的保险欠债不还,离婚不分总觉得不对。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婚姻共同财产制自然要分,出发点就错了,不光违背法律还不符道德。想到这些心情就更焦躁了,拿起咖啡一饮而尽。
(5)
就在这几分钟,旁边坐下来两位男士,一位看着有40岁,另外一个年轻一些,30左右,相同的是两人都穿着修身西装,显得格外干练。开始就听到两人说了些各自的情况,发现是同行。40岁左右那位是一家外资保险公司的团队总监,这家公司非常出名,全球保险行业排名多年第一;年轻的那位在银行工作了5年,做理财经理,有意向到保险公司工作。
因为离得近,所以听到了大部分内容,总监强调他们公司的业务是“专注于高净值客户的财务安全规划”,高净值包括高资产净值和高认知净值;财务安全侧重于资金安全、法律安全,特别是结合法律规定的保险方案搭建。
在员工的发展上,强调要关注当下的工作和专业精进,做好自己;同时要关注大势发展和个人目标,在自己的目标和公司发展方向上找到一个完美的契合点,这样才可能尽享未来。总结来说就是“做自己,享未来”。强调既低头走路,又抬头看天。
总监说得有理有据,有逻辑架构也不缺情感打动。被打动的不只是那位银行理财经理,还有坐在旁边的我。没等他们聊完,我就忍不住上前递上了自己的名片......
(6)
对了,这家公司是安联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