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6天学习觉察分享20221225
原北京景山学校高级物理教师、中国心理学会会员朱淑玲,中科院心理所&香港中文大学认知神经科学博士林思恩两位老师,在这个主题上,为大家带来了一场操作性很强的分享。
也许有很多家长会很疑惑,作为父母“充当什么样的角色”,这还需要讨论吗?就是这样一件笃定的事实,两位老师分别从孩子的学习进程、大脑发展两个方面做出了精彩的讲解。
在孩子的学习进程中,朱淑玲从实际案例出发,真实、形象地为大家分别介绍了高中、初中、小学,不同学习阶段家长的角色变化。
高中:鼓励、支持,无条件地信任孩子
初中:培养孩子的学习程度和方法、激发内驱力
小学:注意孩子学习习惯的养成、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也许大家会很疑惑,为什么是这样的一个顺序,细心的家长朋友会发现,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家长为孩子提供的帮助,尤其是在学习方面越来越小,而独立、自主慢慢成为了孩子的主要成长任务。
如朱老师所说,“当家长把责任和主动权都还给孩子的时候,孩子开始学会为自己负责任。”
林思恩老师从大脑发展的角度,为大家梳理了孩子成长剧本中的主线任务:大脑发展的时间跨度。她用五个简单的名词进行了概括:
年龄”:生理发展的关键期;
“工龄”:大脑动用的认知资源多寡;
“智龄”:自我控制、计划、执行;
“网龄”:大脑功能的执行脑区所形成的网络;
“梦龄”:睡眠的绝对时长,快速眼动睡眠的时长。
了解大脑发展主线任务,才更能有的放矢地,在不同年龄阶段,担当好孩子的“大脑教练”。
在有关“梦龄”这个方面上,林老师重点强调了快速眼动睡眠的重要性,年龄越小的孩子,需要的快速眼动睡眠越多,2岁半以下大概占睡眠的50%,10岁左右占20%左右,随着年龄的上升,而逐渐减少。
睡眠的作用有二:1.清理白天大脑产生的垃圾,2.把海马回内的记忆内容存储到大脑皮层。年幼的孩子,保障充足的睡眠是非常有必要的。
最后,两位老师都非常赞同这样一个观点,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父母要慢慢退出孩子的生活,不以“外挂”的方式出现在孩子的学业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