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外婆总是不断催我吃饭。
老人家都怕孩子饿着,我又长得瘦瘦的,总得吃到肚子圆鼓鼓大人们才放心。这样的家庭让我形成了习惯,碗里不留剩饭,有好吃的就要放开肚皮吃。就算这样,还是经常被要求吃这吃那,吃鱼吃肉。吃完假假打个嗝,老人会露出慈祥的笑容。
后来,有年吃宴席回家以后胃胀,肚子越来越痛,痛到嘴唇发冷,倒在沙发上哎呦哎呦了半个晚上。吐了一点出来,又吃了几粒胃动力,才慢慢平息下来,第二天也只能喝喝稀饭。这下大人们终于认清现实,不再每顿饭都要求我吃到打嗝了。
这是个富足的年代,食物充沛,信息更加充沛。
《知识的边界》英文名叫《Too Big to Know》,两者都很值得玩味。互联网消弭了知识的边界,或者说“信息”会更准确一点,引发了信息大爆炸。如今的每一本书都可以指向无数的超链接,每个链接网页又指向更多链接,形成无穷无尽的信息网络海洋。宽广的大海里没有权威,一片混乱,同时又无所不包。每个观点都可以找到反对它的事实,永远无法盖棺论定。每个少数派都可以找到自己的组织,人数多得足以形成封闭小圈子,在自我强化的回声中不断自我洗脑。
这是最好的年代,也是最坏的年代。如果你没有找到合适的“过滤器”,必然会陷入信息海洋中无法自拔,也许被误导到自我强化的“回声室”里,自我陶醉而不顾真正的现实,或者价值观被拉扯得支离破碎,令人怀疑知识的价值是利是弊,读书越多自己越傻。
好的一面看,与某种观点对立的信息不会被消灭,只会被隐藏被排序到后面,等待有心人的挖掘。短短几个链接或关键字搜索,就能发现事情的另一面,可以用来交叉验证,也可以拿来构建自己的观念基础。真相无法触达,但可以无穷逼近,就像微积分里的极限正无限趋向于零。
这对阅读者的独立思考能力提出了挑战。信息稀缺年代的经验已经过时,我们很难将一个论题的所有素材遍历过去,那是永无止境的征程。一天只有24小时,而每个人的精力都有限。下班之后精疲力尽的人们,只能把大部分新闻当娱乐电视剧看,哪里有空动脑思考,动手搜索,甚至以“长形式”的写作输出来深入思考呢?去中心化的网络时代,绝大多数人的思考“停止点”并不是权威人物的结论,而是自己的耐心。
遗憾的是,《知识的边界》描述了这样的现实,但并没有解决的答案。
具体说来,怎么样构建合适的“过滤器”,能够适应自己的需要,又不至于遗漏重要的信息,让今日的蜜糖变成明日的砒霜?也许这本身就是没有答案的命题,越是优化的模型越无法适应环境的变化,何况是正处于信息大爆炸的现场呢?不过,世事无绝对,我们手头没有万能公式,但有些个人验证过的经验可供参考。
于我个人而言,有以下几个策略来应对信息超载:
1、好奇心:生活需要一定的随机性,它能领你走出自我洗脑的“回声室”。切分出一段时间,看看那些貌似无用的冷知识,读读自己专业范围以外的专业书,和陌生人聊天,试试不同的信息媒介,虽然你不一定相信它,但至少承认世界上有这个观点的存在,永远保持孩子般的好奇心。
2、断舍离:重新审视自己与信息的关系, 从关注信息转换为关注自己,去思考什么信息最适合现在的自己。断绝不需要的东西 ,舍弃多余的废物 ,脱离对囤积物品的执着。家庭物品管理的修行,对于富足时代的知识信息也一样。
3、输出表达:单方面输入的知识就像还没拆封却已蒙尘的新书,写作表达才是最好的吸收方法。与其计算自己一年读了多少书,不如看看自己一年写了多少文章,形成了多少新观点。在输出知识时,你不得不论证自己的观点,去搜集更多主题相关的信息,筛选优化,思如泉涌。原本是一闪而过的念头,现在成了自己的知识体系,能指导行动,还能触发新的想法。
4、享受的心态:世界上的书永远读不完,所以,何必读完呢?喜欢就多看看,不喜欢就换本书,没人逼你把碗里的饭吃完。无穷无尽的信息海洋是没有界限的,那是永不打烊的自助餐厅,我们永远不用担心被饿死,大可以精挑细选、随心所欲、享受时代福利。羊排三文鱼、土豆冰淇淋、沙拉牛油果、咖啡巧克力…… 毕竟,国王的食欲比佳肴更贵重。
有幸生活在信息自助餐时代,祝你好胃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