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宋学《诗经》研究
1、思辨学风与《诗经》研究的革新
宋代政治家、思想家按照自己的政治主张解释五经,不仅汉学的义疏都不信,连经文真伪都怀疑。从经文、训诂到义疏,全面质疑,重新解释,破坏了汉学体系。
宋学《诗经》学的革新,分为三个时期:
一是北宋时期,欧阳修著《毛诗本义》、苏辙著《诗集传》、王安石著《三经新义》(含《诗经》)对《毛传》《诗序》《郑笺》都提出了质疑。
二是南宋初到朱熹完成《诗集传》,以郑樵、王质、朱熹为代表的废序派,掀起废《诗序》的运动,朱熹完成理学精神的《诗集传》。
三是理宗定理学为官方哲学后,《诗集传》成为权威经传,突出理学,求是精神不再,宋学《诗经》研究停滞。
2、废序和尊序的论争
汉学体系是传、序、笺、疏四位一体。《诗序》是每篇题解式的序言,是汉学诗经学的义疏中心,即“本序说诗”。
北宋欧阳修、苏辙开始疑序,受到程颐的反对。到了南宋,郑樵首倡废序,著《诗辨妄》《诗传》(已佚),王质提倡“去序言诗”,著《诗总闻》。
朱熹早年接受汉学,后受郑樵启发,主张废序,著《诗集传》。与其同时的吕祖谦,是坚定的汉学体系拥护者。著有《吕氏家塾读诗记》。
3、朱熹《诗集传》—《诗经》研究的第三个里程碑
其进步,一是批判继承了汉学《诗经》的研究成果,举行重大革新和发展;二是初步用文学的观点研究《诗经》;三是以求实精神考证文字训诂,注意韵读,注疏简明扼要,体制完备。
缺点,一是与汉学一样,讲求诗教,首先把诗三百当作经,当作伦理教科书。二是难免穿凿,废序的同时也继承序的一些说法。三是对于一些爱情诗、文学诗,以道学家眼光进行批判。
4、王柏《诗疑》与删诗
王柏诗朱熹三传弟子,南宋后期大儒。所著《诗疑》具有重要影响。朱熹疑序不疑经,王柏怀疑经文,甚至要删掉32首爱情诗。
5、宋代开始兴起《诗经》考据学
程大昌《诗论》十八篇,专门考证《诗经》的体制、入乐、大小序等问题。
蔡卞《毛诗名物解》,补足三国《陆疏》。
王应麟是宋代考据学大师,著有《困学纪闻》二十卷。《诗经》考据功绩:一是辑佚鲁齐韩三家诗遗说,撰成《诗考》一卷。二是搜集《诗经》正文异字异义及未收入的逸诗。三是著《诗地理考》,考察《诗经》的地名。
九、元明学术的空疏和伪《诗传》
1、元代,朱熹的《诗集传》继续垄断权威。刘瑾撰《诗传通释》,解释朱熹《诗集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明代学术空疏,完全继承宋学《诗经》研究,没有出现有价值的新著作。
3、明代出了两部《诗经》研究的伪书《子贡诗传》《申培诗说》,时人信以为真,可见明人不读书。直到清初毛奇龄考证是伪托,作者叫丰坊。
4、《诗经》有韵,但随着语言变迁,语音变化大,宋代已不押韵了。宋儒创造“叶音说”,遇到不押韵的字就临时改为某音以和谐押韵。
明陈第第一个反对“叶音”,撰《毛诗古音考》,开辟《诗经》音韵学。当代语言学家王力,著《诗经韵读》。但今天未必需要完全按照古音来读《诗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