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医院,看见一个三四岁的孩子打针,妈妈夹住他的双腿,一个护士按住孩子的手,另一个护士抓住孩子的另一只手,孩子的哭声歇斯底里。一针戳歪了,又戳一针,孩子挣扎地更厉害了。妈妈心疼得不得了,不停地安慰:“宝贝,好可怜哦,我们不打针不打针。”护士也劝慰:“乖,不哭不哭,哭了还要再打,不哭不哭。”孩子的哭声一阵高过一阵,坐在孩子对面的我,感概万千。
在一个三四岁孩子的认知里,挂盐水打针那是天大的“灾难”,他“誓死”抵抗挣扎,无论妈妈和护士怎么劝慰,那种对针孔的和疼痛的恐惧是真实的,无可比拟的。可是,对一个成人来说,那就是皱一下眉头的事,我可以看着针孔穿过手背上的静脉,犹如被蚊子叮咬一般。妈妈、护士和我,在打针这件事上,都没有以过来人的经验,觉得孩子的哭闹无足轻重,我们都深深地共情到孩子对打针的恐惧。那么,在生活中,孩子也许也会遇到像打针那样天大的“灾难”,可对我们成人来说却是被蚊子叮咬一般的小事,我们能否共情孩子当时的感受呢?
同样的,成人可以像被蚊虫叮咬一般地看待区区打针一事,那是因为我们的身体能量、认知经验、生命体验都具备了这样的承受条件,可三四岁的孩子在这些方面都太稚嫩脆弱。经常有家长担心地问我:“如果孩子小学学业不抓紧,太放松,到了初中会不会不适应,落后于人。”我想可以用打针这件事做个比喻啦,小学阶段,孩子的心智、注意力、学习能力都处于发展阶段,无法承受那么粗的针孔戳进细小静脉的恐惧和疼痛啊!就像一个小身板只能挑50斤的担子,你却非要他挑起100斤的重担,不怕压坏了他吗?所以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到大学才是一个孩子真正学习的时候,厚积薄发,为我所学,学有所用。
再来看妈妈和护士安慰的方式,他们出于对孩子的爱和心疼,不停地劝慰,可孩子却越劝慰越反抗。不由得想起儿子小时候打预防针的情景,那时,我总是在打针之前先给儿子模拟一遍:“宝贝,等一下我们要去打针啦,打针呢有一点点疼,就像被蚊子咬了一口一样疼。”“那是多疼呢?”儿子昂起小脸傻乎乎地问我。我在他手臂上揪了一下,“就像这样一样疼,你能承受吗?”儿子响亮地回答“能”。每次,儿子总是卫生院里打针最乖的,挽起袖子,让医生戳完一针,医生给他一颗糖丸,他含着糖丸,边嚼边说:“妈妈,我被蚊子咬了一口,一点儿也不疼。”我趁机表扬,宝贝真勇敢,是个大勇士呢!记得有一次,去卫生院被医生告知,那一天的预防针不用打,儿子还万分不高兴,因为他失去了一次当勇士的机会。
如果,那位妈妈在孩子打针之前,能如实地告诉孩子打针的感受,而不是蒙骗孩子说“我们不打针,我们不打针”,也许孩子更能接受打针这一事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