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双鹤,焦点中二班,平顶山,成长分享第491天,(2017.5.10星期三)
今天在节目上看到一位叫蔡聪的盲人的演讲,节目名字是《奇葩大会》,我却在想如果蔡聪的想法信念不是以这样的方式出现在这样的节目,而是大家都已经深植的认知,这个社会会有什么不同,我们称之为“残疾”的群体会有什么不同?……
期间与海伦凯勒的对话部分让我印象深刻当被问到“生下来听不见又看不见,这么艰难,你这些年怎么活过来的?你父母没说把你扔了?”海伦蒙圈了,因为她的脑海中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她说:“我和我其他兄弟姐妹一样,都是我父母生命里面最珍贵的礼物,为什么他们要把我丢了呢?”
其实,在她生下来的时候,医生检查说,这个好像确实治不好了,但是没有关系,你可以换一种方式去生活,于是她去了当地的独立生活训练中心,学了盲文,手指语,定向行走,做饭,舞蹈,所以她一直在一个普通学校上学,直到她考上哈佛。
如果每个遇到残障这件事的人,周围的人不是说——你完蛋了,而是告诉他——你的人生只是换了一种新的活法,如果更多和残障有关的家庭在遇到残障的时候能够知道这些的话,那他们的人生是什么样子呢?
所以蔡聪倡导的观念是:伤残只是一个人的特点或者条件,真正让生活遇到问题的是,生活的社会里面充满了太多太多物理环境的障碍以及大家脑海中的负面认知。
里面似乎还有一句“我们不是少了什么,只是换了一种生存的方式”。让我想到了焦点的“去病理化”的理念,什么是绝对的好与坏的标准?什么是绝对的完美完整呢?也许只是一种不同的存在方式呢?
刘双鹤,焦点中二班,平顶山,成长分享第492天,(2017.5.11星期四)
今天抽空重读了粉皮书的关于“进化”的部分,结合最近的实践,很受启发。
焦点治疗模型的进化、发散甚至趋异于它最初的描述是创立者乐于看到的,只要它还坚守着聚焦解决的主要原则。
在这里提到的“进化”涉及三个方面:
1.极简本质。剥离不必要的部分。
2.接地气。无论是在治疗过程中还是在理论上。
3.整合。从将最初一点点学到的内容微小但有意义持续应用,到更频繁应用,甚至最终找到一种最合适的方法和自己已知的专业整合应用。
最初的创立者就提出对“任何有效的”东西都是保持开放的态度的。
这里面让我今天收获比较大的是第1点“极简本质”,这个进化点的本质就是简化---在各种理论里面选择最简单的部分,即当你有两个或更多类似的解决方案,选择最简单的。以咨询师的经验为基础,以来访者为导向,紧贴着坚持好奇的原则,持续提出能够引发改变的问题(问题的数量也尽量的少)。也重新复习了“奥卡姆剃刀原则”,所有的一切应该尽量简单而不是更简单,联想到之前“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带动我们家物品“简化”进而“简化纯净”心情的一拨。不妨坚持做做“减法”吧。
刘双鹤,焦点中二班,平顶山,成长分享第493天,(2017.5.13星期六)
下午跟孩子一起出去,一路上他都在不停的提醒着晚上上课的事情,怕耽搁了,到家才发现自己忘记了今天时间改到了8点,就先忙其它事情,孩子这边就已经把电脑,iPad都准备的妥妥的了,现在真的成了焦点的忠粉了
每周两次的网络课已然成为一种习惯,老公孩子都帮我记着,每个周四周六都会提前把事情整理好侯着,那天算起课程所剩不多,挺有些不舍的。
回想这一阶段网络课程以来,每一节都不同的触动和启发,更带动着我在课堂外的更深的学习和实践,今天又有两本焦点书籍到货,继续学着。每一阶段的状态不同,跟着调整不同的侧重点吧,这段日子就是想不停的“接收”,看书听课都好,“输送”的欲望不强,那就好好的读书笔记细细体会吧。这样附加的收获也是不小的,不说了,却还是很愿意听的,至少给了老公孩子更多表达的机会,换了个模式相处,感觉反而更好了。
除了课程上讲到的内容,和老师们的讨论中也总给我很多的力量,今天听到赵老师对学生的共情和始终坚定的坚持关注正向的事例,心里就充满了感动。徐老师问起我们平顶山的焦点小组情况,另我回顾起这一路:素英老师极力的推荐初识焦点,两天的地面课程结束就找到了组织——线上的小屋和线下的读书会,有幸团队的带动和支持下坚持分享,坚持学习,小步精进。尤其幸运的是平顶山的焦点队伍卓老师的一面大旗竖起,把大家凝聚在了一起的同时,也一直成为我们学习和行动的榜样。
想起这一切,唯有感恩。感恩所有的遇见。
刘双鹤,焦点中二班,平顶山,成长分享第494天,(2017.5.14星期日)
我们如何培养“相信孩子有无穷的潜力”的信念?
当我们是孩子时,有没有被信任过?
如果没有,对我们的成长,有何影响?
被相信我们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我们的成长又有何影响?
当我们愿意保持一颗陪伴孩子寻找方法的心, 配上焦点解决理念和技巧,让孩子们发现自己的优点,产生更多信心与能力去面对、处理问题,不但可以让孩子和父母体验到彼此的善意与资源,也可以建立起更加令人愉悦的亲情关系。
所有的孩子都是自己问题的专家,当我们仔细地倾听观察,认真看待他们的说法与做法,不但会明白他们需要什么,而且会看他们呈现的各种问题良好解决的可能性。
刘双鹤,焦点中二班,平顶山,成长分享第495天,(2017.5.15星期一)
昨天有人想发一个关于校园暴力的视频,在群里征求意见,很难得大家一致表示不要转发。
德兰修女说她不参加反暴力的游行,但她参加和平游行,相信也是同样的初衷。关注什么就强化什么,最终得到什么,而反对反抗也是一种强化。我们与其站在一件事情的对立面谴责,还不如为正面的促进而努力。 系统观阐述的各方力量总是处于此消彼长的变化之中,正向的多了,负向的自然就少了;白的多了,黑的自然就少了……
那么我们会比较有兴趣观看一宗交通意外?还是享受看到阳光穿透我的窗户?会选择观看别人争吵而体验到强烈的情感?还是看着一个小孩安睡?是对暴力负面的新闻报道感兴趣,还是留意人们手拖手表达喜悦之情?
当我领会到可以选择自己目光投放的地方,而我所看到的一切影响我的心灵,我的心灵又建构着我外在的世界,我选择更多的去听、去看、去传播更正向的内容。
刘双鹤,焦点中二班,平顶山,成长分享第496天,(2017.5.16星期二)
之前看到过关于的惠更斯的小故事讲到他发明了摆钟,将几个钟挂在房间的墙上,每个钟摆各自摆动着。发现没有过多久,所有的钟摆就开始以精确的、同步的节奏摆动。于是他得出了这样的理论:钟表的声波进入了墙壁,与每个钟摆各自的摆动相互作用,从而带动所有的钟摆以同样的节奏摆动。惠更斯的这个理论现在已经是一个广泛接受的物理原理,被称为“共振原理”。
今天看到一个关于共振的小实验,比起故事来更加生动有趣:实验者随意拨动32个会发声的钟摆,这些钟摆最初按照各自的节奏左右摆动,发出的声音杂乱无序,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钟摆有的渐渐慢下来,有的正在加速,它们的摆动频率渐渐趋同,在1分04秒这个时间临界点,所有的声音突然变得整齐划一,而从1分35秒开始,最后一个方向相反的钟摆也开始加快摆动速度,与其他钟摆趋同,最后所有钟摆的摆动和声音都整齐划一了。
场面不大,却给我带了了很多感受和想法。
如视频中字幕所言:现代量子力学证明了人和万物都有振动频率,并以这样的方式吸收或释放能量。以人体来说,小到细胞,硬如骨头,微到脑电波,乃至我们的意念、思想和情绪都在振动,如果频率一致就会相互影响,并产生共振。当一群人同时发出同样的想法,其产生的想法共振将会带动许多人,当足够多的人发出良善的想法,所产生的强大共振,将会带动全世界的人,为全人类带来良善的未来。
这个视频中钟摆之间相互影响的媒介就是各自发出的声音(声波)和通过白色平台所传递的振动,让我不由得想到了自己一直学习成长的平台和团队,想到有着同样初心和想法的小伙伴们....我们了解到同频共振的物理现象,还有霍金斯能量层级,到那我们的思想和语言行动的能量如果保持足够稳定的共振,将会发生怎样奇妙的变化呢?又联想到最近两个群里的晨读,感谢各位小伙伴的陪伴,每个清晨开启能量满满喜悦平和的一天 ,这个也是一种共振吧。
感恩所有的遇见和同行,爱你们
刘双鹤,焦点中二班,平顶山,成长分享第497天,(2017.5.17星期三)
一群的能量诵读已经开始7天,2群《轻而易举的富足》诵读也进行到第三天,越来越多的朋友一起加入。我也和孩子也一早起来读着,听着,开启能量满满喜悦的一天。感恩感恩。
提到“富足”,很容易联想到“金钱”和“财富”,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呢?“金钱”是量化的实物存在;“财富”包含了金钱的部分,但也包含资源、健康、人脉、想法、团队等有价值的东西;“富足”呢,其实更关乎我们的内在感受,放下负面思想的控制,释放掉生活中的压力,更好的体验生命中的丰盛与喜悦。
很多人原本在物质已经拥有很多,但因为怕失去,变成了压力。担心、焦虑、忧郁....大大消耗掉能量,使自己的物质越来越少,还不明白所以然。积极心理学,其实是用不同的途径润泽心灵,把向外求转到向内求。无论内外求的方法,最终达成的效果是一样的。因为“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健康、完满的感情关系、心境平和及快乐人生等,我们本身早已具备拥有,根本不需求诸身外。
“轻而易举的富足”每天功课的练习中,正是帮我们体验到是我们的头脑、我们的意识建构着“我们的世界”。当我们停止控制、停止评判,出发于爱去看,所想要的一切都会出现帮我们获得了。而通过内在的改变,最终实现外在的改变——平安、自在、富足并且得到轻而易举的丰盛。
感恩一切遇见,如此美好
刘双鹤,焦点中二班,平顶山,成长分享第498天,(2017.5.18星期四)
今天上午献了个血,感觉棒棒哒。
打开自己的最好的方式就是接受和给予。看到自己的值得欣然的接受,同时喜悦的给予。了解到给予和接收根本上是同一件事。
过程中看到各式男男女女,有的虽然有些紧张扭着头闭着眼也坚持着,有的已经献过多次轻车熟路.....印象深刻的是一位看上去就一身正气,精神矍铄的男子,据说也是每年必捐的一位,今天还带了一行人一起来捐,因刚刚超了60岁被拒之后还很不甘心的要求,工作人员坚持不同意之后还在一旁为第一次捐血的人们加油打气。还有一位纹着“左青龙右白虎”的花臂,脖子上戴着指头粗的大金链子,一看就是“道上的”,却在过程中“暖意融融”的,不但前前后后为人介绍、讲解、服务,还很热心的为各位想要留照的人帮拍,期间有位女生不适他不但很及时的去搀扶,还帮忙倒水安置大家腾出位置给她休息....当时心里就想到了焦点的“不预设”啊“不预设”,眼睛和感觉有时都会骗人的,连我们自己建构的世界也会跟随我们的认知不停变化。谁的世界谁知道,“不评判”啊“不评判”。
孩子每天依旧6点前就起床,读书、做奥数、跟我一起正能量诵读,除了在校完成所有的作业之外还让他爹给买了卷子做练习,最新的数学成绩据说的班上第二名,我给他下了朋友推荐的游戏——“瘟疫公司”,他也挺喜欢的,每天自己安排时间去玩。那天还对我说“妈妈你说的对,我自控力最强了”,这个还真是的。看到孩子在时间的安排上每一点进步,比如和最喜欢的妹妹视频,到了该睡觉的时间就先提前预告“妹妹我们还可以再聊十分钟然后就都早点休息了”然后就真的可以在十分钟后结束;晚上有围棋课就会在中午抓紧把所有的课内课外的任务在中午完成....有时候仅仅是把我看到的描述给他听,效果就已经很好。关注--强化--持续得到中...好小伙儿,向你学习!
又是如此美好的一天~~
刘双鹤,焦点中二班,平顶山,成长分享第499天,(2017.5.18星期五)
终于等到了昨天课程中的“系统观视角下的循环提问”的内容,听课、练习过程中都收获蛮多,却同时也有一点小伤感,毕竟这个结束之后,本期的中级课程也更加接近尾声。不过继而想到,虽然也许这一阶段即将告与段落,却毕竟一直还在学习的路上,也依然有各位老师的相伴,这次的暂别又何尝不是为下次重逢打下的伏笔呢。
系统式家庭治疗是指将家庭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心理治疗的方法,把焦点放在家庭成员之间的人际交往上,其主要出发点是把家庭看做一个私人性的特殊“群体”,从组织结构、交流、扮演角色、联盟等观念出发来了解来访者及其家庭系统。以系统论的观点去分析家庭系统内所发生的各种现象和行为,减少来访者与其家属之间的负面影响,协助实现“健全”的家庭功能。
生活经历彼此交织的人们,在行为模式上也往往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循环往复。循环式提问采取轮流而且反复地请每一位家庭成员表达他对另外一个成员行为的观察、思考和感受,“扰动”整个系统内可以扰动的力量,从而带来更多的变化。
感恩昨天小组里的两位老师,陪同实战,让我得以在学习之后很快有机会尝试融入实践,感受到神奇的效果。之前就听说过这种技术,一直没有机会深入接触,在昨天刘老师的讲解中感到和之前接触过和使用过的方法似乎有些相通的地方,在两位老师的信任下尝试了这种方式的咨询。和两位老师同样的感觉就是昨天小组的气场特别好,所以我们咨询讨论到10点多钟才依依不舍的互道晚安,带着整个过程中的深深体会和收获,我开心入眠。
收获之一首先就是“气场”很重要。在我的理解和暖“场”的“场”是相近的意思,就是“气氛”。和两位老师之前在课程中的共同学习互动交流给了我们彼此了解和信任的基础,所以能够很快的进入到相对良好的状态,而在现实的咨询过程中,还是需要做一些前期“暖”的动作。
其二还是共情。非常感谢宋老师讨论中的回馈,让我了解到当我用心陪伴同步对方感受时可以对过程产生的帮助,让我更坚定自己练好基本功的决心。
第三个是我感受到,一个咨询成功与否的关键或许是,来访者改善的意愿和对过程的信任。作为咨询师,真的只是一面“镜子”帮助看到而已。联想到之前oh卡个案的经历,大家觉得“好准”的时候无一不是投射了自己的内心出来,或者在卡牌上面,或者在咨询师的陪伴共情和提问之中。
第四个,技术是需要去学习的让我们最终“落地”的部分,但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还是用技术的那个自己,的成长。
今天晨读是了解到一个挺有意思的内容“沃尔夫定律”, 原意指的是:骨在需要的地方就生长,不需要的地方就吸收。(有点“反脆弱”的意味)引申到学习上,堆积材料不盖房子的的头脑和有施工压力的头脑有什么不同呢?或许后者会“被迫”拥有更强健的知识体系?
最近一两周已经感受到新的状态,敞开和流动吧。之前一阶段的“闭关自修”暂时结束,把这段的所学落个地先
刘双鹤,焦点中二班,平顶山,成长分享第500天,(2017.5.20星期六)
做一面“镜子” ——重述。
罗杰斯曾经提到,助人者要做一面镜子或回音壁,让当事人不被评判的听到自己在说什么。想要通过独立思考把问题想清楚,其实很不容易——思路或许很容易被阻断或卡住,也可能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把问题彻底弄清楚,还有可能是行为合理化,或者干脆放弃努力和尝试。此时如果有另一个人认真地倾听,而且像镜子一样,把当事人说的反应给他们看,这就为当事人提供了一个了解自己在想什么的宝贵机会。
此时,我们利用重述就让当事人有机会知道自己的问题在他人听起来是什么样子的,以便对事情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同时,助人者认真的倾听并重述,会令当事人感觉到自己被关注。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更加积极投入,捕捉到当事人体验的实质,并尝试用自己的话转述给当事人听。
重述的目的是让当事人聚焦于某个问题,并在这一问题上谈得更加深入,对问题有更清楚的了解,而并非只是重复当事人已经明白的东西。这样就对助人者的洞察力有很高的要求,如何去捕捉那些当事人表露的敏感信息,那些当事人关注最多的、卷入最深的、感到疑问和矛盾的、以及尚未解决的部分。
运用重述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专注于当事人试图传达的内容;选择当事人叙述中最重要的内容进行转述(敏感点、最重要的部分、当事人最有能量的部分);表述要简短;开始前停顿一下,确认当事人是否已经讲完;表述时要慢,要用支持性的语气;专注点始终放在当事人而不是其他人身上;变换每一次表述的句式。
近来的咨询和谈话中都因此受益,复习总结巩固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