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3《国家宝藏》犹在热播,CCTV9又准备上马一档新的文史类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相比《国家宝藏》8大博物馆24件国宝级文物的阵容,后者将国宝的数量扩展到了100件。
但我国仅禁止出国(境)的文物就有195件(套)。无论24还是100,对于“国宝”来说都远远不够。而那些没有入选的“国宝”,它们的故事同样精彩,它们的文化、艺术基因同样不容忽视。
就像今天萃花要跟大家介绍的这件,没能登上《国家宝藏》舞台,但同样位列河南博物院九大镇院之宝的武曌金简。
武则天与李治合葬的乾陵至今仍未发掘。武曌金简,是为数不多的与武则天直接相关的珍贵文物之一。
一代传奇女皇,通过这件金简给我们留下怎样的信息?且听萃花慢慢道来。
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 请罪于天 祈求长生
武曌金简长36.2厘米,宽8厘米,厚0.1厘米,重2235克。正面刻有3行63字铭文。
“大周国主武曌好乐真道长生神仙 ,谨诣中岳嵩高山门投金简一通 ,乞三官九府除武曌罪名 ,太岁庚子七月甲申朔七日甲寅 ,小使臣胡超稽首再拜谨奏”。
铭文中的“三官”,是道家对天、地、水的尊称,而“九府”则泛指各方神仙洞府。
从铭文不难看出,武则天派胡超于七月初七到嵩山投简,祈求上天免除她的罪责。“请罪”的意思相当明显,但“祈求长生”一说从何来呢?
事实上,这涉及到当时投简的背景。公元700年4月,登基10年的武则天已经77岁高龄,她到登封城三阳宫游幸时得了重病,病好后恰逢七月七“乞巧”日。这天,她再次游历了嵩山,并让太监胡超带上这枚金简到嵩山投递。
胡超乃是大唐道士、炼丹高手,《太平广记》记载,武则天曾让胡超“合长生药,所费巨万,三年乃成”,武则天服食后“以为神妙,望与彭祖寿”,还为他写过一首《赠胡天师(胡超)》。
道士、晚年、大病初愈,从这些因素不难判断出,武则天请求上天“除罪”的原因正是因为想要求得长生!与她在《游仙篇》《升仙太子碑》等作品中传达出的求仙之意相合。
造字控武则天! 金简中有5个生造字
学习书法的朋友对“唐楷”都不陌生。楷书是唐朝时的主流书体,从唐初的虞世南、褚遂良,到中唐的颜真卿,晚唐的柳公权,唐朝楷书大家辈出,佳作频现,被视为楷书发展史上的巅峰。
而这件金简上所刻63字铭文,正是遒美健秀的双钩小楷。工匠以娴熟的平錾(zan)手法点刻成字,线条虚实结合,均匀紧凑, 宛若墨书。再进一步仔细观察,不难发现,这63个字中,有那么几个字长得相当违和。比如
还有这个
萃花反正看得一头雾水,相信大家的情况也差不多。不过,不认识就对了,因为这是武则天自!己!造!的!字!我们知道武则天造字,基本上都是通过她的名字“曌”,
但实际上,这个造字控留下的成果远不止这一个,目前已在各类文献中发现武则天生造字19(一说21)个,而这枚金简上就有5个。除了刚刚提到的曌、国、臣,还有下面两个。
壕气冲天不差钱 目前发现的唯一金简
投简,又称投龙简,起源于道教,唐朝时因道教盛行而走入宫廷,成为帝王祈福禳灾的法定仪式。像武曌金简这样投入山中的称为山简,此外,还有水简、土简。
简作为记载帝王心迹的信物,材质有金、银、铜、玉等。目前已发掘的,有投于南岳衡山的唐玄宗开元投龙铜简,现藏于贵州省博物馆。
五代吴越国钱氏诸王所投银简9件,现分别藏于浙江省博物馆和绍兴博物馆。
以及宋朝的“崇宁四年”赵佶投龙玉简,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而我们的武曌同学不仅名字改得霸气,简造得也相当霸气,科学检测,金简纯度在96%以上,至今仍闪烁着灿灿光华,是中国目前发现的唯一金简。
对此,学术界给出的解读是,金制器物在汉武帝时,已与延年益寿、封禅成仙连在一起,《史记》记载,
方士李少君曾对汉武帝说“黄金成以为饮食器则益寿,益寿而海中蓬莱仙者可见,见之以封禅则不死”。这种思想在唐朝更加广泛的传播,唐太宗、唐高宗不但使用金属器物,还服食金丹。到武则天时,风气更甚,
想必在她看来,用金简向上天祈求长生,效果应该更明显吧。不过,武则天的用心良苦显然没有得到回报,在投放金简之后的第五年,武则天薨,享年82岁。
徒留一件金简,让我们千年之后可以一窥一代女皇的晚年。
更多内容,请关注”艺萃”
本文为艺萃原创,转载请私信艺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