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览无余:
- 揠苗助长终得反,鸡汤也讲基本法
- 有时候你必须承认,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 乱世出英雄,告别亦是起点
萧伯纳说过:自我控制是最强者的本能。
四月份在吉隆坡的暴走中拉开了序幕,关于大马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都在“沉迷·海底两万里”中一顿天马行空,这里便不再过多赘述。
大马归来,深圳也开始入夏,湿热的空气弥漫着烦躁的不安分,陆续整理暖冬留下的衣服被子入柜,却又被西伯利亚召唤来的冷空气逼回原位,继前不久的入冬失败后,如今入夏也失败,在冬夏之间不停的切换,仿佛一位专训练有素的DJ,有规律的在鹏城上空,来回的蹭动被磨得发亮的黑色胶片。
哗众取宠背后是浮躁的心态和急功近利的追求,用力过猛,暴露的是底气不足。
大饼感慨说,上周公司来了一个实习生,得知是97年的娃之后,世界观一下子虽不至于崩塌但至少被狠狠地打歪了。回想自己这个90年的也已经离开校园快四年,你不得不承认这个一直以来时常被诟病,被贴标签,被认为是一群张狂,傲慢,桀骜不羁的90后大军,已经如凶猛的海啸般铺天盖地涌进了社会大潮。新生代的演员歌手里,互联网创客圈冷不丁窜出来的黑马里,你会发现这一群人就这么悄无声息的出现在大家的视野,竟也能够独当一面。
跟还没毕业的实习生接触,你能明显感受到他们身上散发出来的那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锐气,甚至是我们自己在他们这个年纪都没能拥有的属于90后的傲娇,不排除确实有这个实力的,但他们当中的大部分彰显出来的似乎是过于焦急的轻浮。
同时代下的发展对于每个年龄段的人的影响各不相同,我们这一代,比起上一代少了一些传统思想的束缚,比起下一代多了一些跟随时代的冲劲,在天朝下,我们是跟着互联网一起成长的,见证着BAT的崛起,听闻着某某公司的倒闭,某某团队的一夜暴富,感受着科技的翻天覆地。媒体舆论也总是夸大了那些令人亢奋的成功,然后避而不谈成功脚下那些无数被践踏被埋没的失败,所以刚好套住了我们这些还没看清这个世界却又拥有改变世界胸怀的职场新生儿。
朋友圈里每天刷屏的都是“如何获得人生的第一个一百万”,“感谢苦难,让我们成长”这种恨不得拿根鞭子天天在你身旁催人奋进的文章,但那都是为了博人眼球的套路。揠苗助长终得反,鸡汤也讲基本法。当你的眼界和实力没有到达那个层次的时候,看这些只能自嗨;眼界和实力到了那个层次的时候,是不会看这些东西的。因为钱只不过是体现你价值的附属品,而不是你的价值本身。
太多90后并没有意识到,这个时代的焦虑和张扬,不是源于时代本身,而是我们这一代人亲手塑造的。
好像一切都在转型,单单跟一年前去对比,你会发现连村里面做着小本生意的杂货店,门口都挂着“微信支付”和“支付宝”的小牌子,一绿一蓝格外显眼,远远的就能看见。
时代的演变就像一条川流不息的河流,当你想在一条河流中保持静止状态,所需要消耗的能量其实比往前移动所要消耗的更多。
互联网一直在不断的冲击着传统行业,如果你还信奉着以前的那些教条,终究会被这个社会淘汰,当然也恰恰因为处在这个激流勇进变化莫测的时代里,你的四面八方都是黑暗中渗透出来的光。每天都能看到有人在这些光的庇佑下生根发芽,共享单车,知识付费,人工智能,互联网金融,就连去年跟同事饭后散步天花乱坠闲扯出来的基于宠物的社交平台如今也能看到实实在在的产品。
我们何尝不是在这样一个时代的不确定中,看着好像都是机遇,却一直找不到专属于自己的出口,豁出去铤而走险了,还闹了个悲伤的笑话。之前那种活法,觉得灵魂已经被埋了。现在的生活,虽然也不知道未来在哪里,但每一天,都在真实经历,不管是快乐还是痛苦。正如高晓松说:等到四十岁才发现,四十不惑的意思不是说你全都明白了,而是你所有不明白的事,你都不想去明白了。
四月份似乎是个适合告别的季节,也是个适合翻篇的日子,有些人离开了,有些人出现了,追了七八年的美剧终于完结了,跟了好几年的综艺也开启了新的一季,有些执着是时候放下,有些计划也是时候重新提上日程。
哲学家康德曾经说过:所谓自由,不是随心所欲,而是自我主宰。
清和月·雩
序曲:
水中月镜中花
可望不可及可及不可得
隐忍为奴两三载
错把新愁当旧恨
终章:
梦最接近现实的那一刻
是我怀里正在盛开的藿香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