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母亲

父亲于1954年12月生于一个平凡的农民家庭,机缘巧合的自幼就过继给养父母。他的童年就像那个共和国刚成立5周年百业待兴之际的样子,充满了艰辛而有生机勃发的希望。他是几乎同共和国一起成长起来的一代人,是广大人民群众获得重生的自由幸福的味道,也是一部艰难而伟大的奋斗史。

那个时代的年轻人只要到了20岁出头就开始考虑婚姻大事了。在那个年代说通过自由恋爱的走向婚姻殿堂的有,但在家乡少之又少。绝大部分的是通过媒人婆物色说媒而成的。特别那个年代的家乡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就是一般女儿不外嫁到省外去的。因此适婚男女就是在附近的几个村子或同一个县里找。只要嫁到临近的市里都算是远嫁,但终归是家乡范围之内的,做父母的就不会太大担心。

或许是家乡地理位置相对封闭,人们受教育较低,受外来文化冲击影响少,或许是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传统,或许是某个时候受到了外部势力的不友好的侵扰而产生的不好的刻在骨子里的印象。反正到现在2023年了但凡有有老一辈的爷爷奶奶都有一部分的秉持这种观念的。

说远了言归正传,长大了在姐姐们的央求下会听到父母们的恋爱史的。那是就是托附近村亲戚们帮物色那个闺女待嫁的。然后族里的长辈有几个就会拉着老爸过去看看。在那个年代只要见过一面,没多大问题的基本就能成的。说那时我爸相亲时差点绊倒我妈了。那时候年轻人的恋爱火花就是这么简单而纯真。没过多久族里的几个长辈们就抬着花轿迎娶到家了,没有什么其他更多的花里胡哨。结婚的婚房就在父辈们留下的具有像四点金有十来方的偏房。这里面居住的几户同一个家族的亲戚们。年轻的夫妇为了下一代也是够拼的。

在那个60年代的初期父亲是上过几天小学的,据母亲说他是跟同学打了架然后没去读书的。但更多是处于那个敏感的年代是稍微差了一点。因此他这一辈子就只会写自己名字的几个简单的汉字和数字,其他稍微复杂的笔画也就只能依葫芦画瓢写了。但就这极其简单的几个笔画和数字就够他用一辈子了。反观我的母亲一天学也没上过,到年老了用苍劲的手也写不出她一辈子渴望想写出的名字。那个年代的农村孩子能上过初中就算是一个有文化的人了。小小年纪就没读书应该是要吃很多苦的吧,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经常吃不饱饭也是有的。更何况要帮家里干全是体力的农活。

青少年就在历经风雨多难十年中度过,青年时本来就是农村户口的就没有响应国家上山下乡运动号召了。就本本分分的待在大队里劳作了。也许是那个逼着人突变的年代,或者是受其环境和父辈们的影响,练就了做事干练,诚信待人,聪明变通,富有孝心的优秀品质,也深深的影响了我们。等到结婚后就迎来了改革开放了,处处彰显出了活力迸发,生机黯然的苗头。家里也可以养猪了,也可以跟着族里长辈,提携一下去下海捕鱼。现在听得最多的就是那时海货很多,龙虾几毛钱一斤,还有金龙鱼呢。

随着家里的孩子的增多,靠着家里几分地和捕鱼赚来的钱已经不以为继了。穷则思变,孩子多了要吃饭就成问题了。慢慢的靠捕鱼积累的资本开始贩卖海货了。天还没亮就要挑着几百斤的海货赶到镇上的集市卖。这还算好了,要是赶上下雨天和冬天的寒风,那刺骨的疼一般人是体会不了的。

也许是年龄稍大了,母亲需要照顾几个孩子的时间要多一些。靠着贩鱼赚来的钱在马路边上建起了一座土房子,就算真正独立有了自己的一个家庭。把家同时设计成小卖部的形式。卖起了猪脚圈等小零食和其他一些生活用品。在熟人生意的农村圈子里,卖东西欠账或者干脆赖账的偶有发生。有的口头欠着单日积月累的就成了坏账。没办法在那个年代的农村生意就是这样的。

为了拓展生意业务,他特意的买了一辆摩托车。能开着开摩托车走还是我大哥教他的呢。也没学多久就会开了,以至于以后基本出行靠开摩托车了。慢慢的也卖起了海干货,鮸鱼瓢是家乡一大补品,一到冬至过后这边人就开始吃这东西进补了。不知道吃这东西什么时候开始盛行的,反正对于小孩和孕妇有特别好的功效。我也是从小在老爸半哄半骗的情况下进行着秋冬进补。就是感觉那时的肉真香,鱼瓢呢是有一点点不敢恭维。

而每到晚上7.8点或更晚些的时候,老妈没见到老爸在外面跑生意没回来都会叫我们去门外等他回来,每次只要见到一个车灯光就会显得特别兴奋,就会喊着爸爸回来了,但稍微仔细一看不是,就好失落。因为在那个时候车是少之又少的,但凡看到看到一束光从远处照过来就会高兴跳起来,就这样在一次次期待中等待着他的归来。有时回来早一些些还要帮做饭给我们吃,到现在记忆犹新的是在一个停电的夜晚吃着他煎出来的鸡蛋真是幸福爆棚。做为一个父亲他是懂得煮饭的,做为一个一个房头的族长他是懂的团聚族人的,作为自己他是懂的把爱分享给孩子和身边的人。作为族长在村里带领族人第一个翻修了祖厅,代表族里去开全县的宗亲的大大小小的事,邻里互助互爱,相处还融洽。在村里威望还算高的。

到了2000年左右商品经济还算可以的时候,最远的跑到隔壁市收购花生。记得小时候没到可以收购花生的时候,都要到老宅倒腾倒腾那些麻袋和针线。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个夏天刚下过小雨的早上,大哥踩着自行车载着我去隔壁村跟老爸会合收购花生。租着当地一个祠堂放置收购来的花生。带着我们刚进祠堂大门看到祠堂负责人就笑迎着递上烟,谈笑中甚是满意。遇到一个来卖花生看起来懒庸庸的本村人,交谈中应该是熟客。但抽检起花生来一个个的基本没什么花生仁,可以说只剩一个空盒了。但还是递上烟把他的花生给收起来了。就这样在大哥记账中陆陆续续的成交了一单单生意。到了中午就到了本村认识的朋友家叫帮忙煮了饭。虽然没吃完饭菜,但是吃了我孩童记忆中还甚是满意的。还特地给了100元留给朋友家并表示感谢。中午吃完饭有空余的时候还拜访了村里相对有威望的朋友。他还送了我一个礼物来着。就在这紧凑而又忙碌中收购了一拖拉车的花生到榨油厂卖,到晚上时就看他借着微弱的煤油灯下数着一沓沓的钱。小时候最喜欢抱着他的大腿玩感觉总是那么柔暖。

大概97年的时候村里终于要通到马路了,修在马路旁的房子也要被要求拆了。在这急忙忙的情况下就把老房子拆了往后退几米要重新建起来了,而刚好小学放暑假,就跟族里的校长伯伯说暂住在一间腾出来的教室。而那个夏天雨水特别的多,半夜醒了教室都被倒灌了雨水。第二天是要把漫过小脚丫的水给排出来。放了地基的房子被村干部告知违规了要弄掉去其他地方建。在浪费放地基的钱和大哥因建房子不小心脚受伤了,老爸在没办法的情况下就跟族里的另一个伯伯买了地皮重新建了房子。这个房子就在雇佣婆家的亲戚终于在雨水多发的那个夏天争取到学校开学前终于建好了。印象中这个房子是当时村里第一个先建好的新房子,以致后面的村民们都要到家里参观参观。

97年亚洲金融风暴也冲击到这个山高皇帝远的小县城。收花生的生意也开始没那么好做了。做生意停顿好久的老爸也重新开始在门前开荒种起了菜。本来就多孩子的家庭也出现了捉风见襟的时候,也要靠赊账和向邻居借米来度日。不知什么情况香港六合彩竟然悄无声息的再潮汕地区蔓延开来,村民像吸了白粉一样痴狂到不可思议的地步。每天谈论最多的是看彩报猜着即将要开的码数。那个买了多少中了多少,那个昨晚梦到那个号码,那个庙里神明显灵透露了那几个码数。买六合彩的方式也是千奇百怪,反正那49个号码随意组合,凭着高赔率的诱饵村民们趋之若鹜。前期是有点甜头尝尝到最终还是有的搞得家破人亡。但当局着又有谁是清醒着的呢。当时政府明令禁止过也采取了最严厉打击,但始终收效甚微。人民普遍受教育较低,受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市场经济都很低迷。富余的劳动力无法有效转移,老百姓是真的穷怕了,都想着一夜暴富的春秋大梦。整个潮汕地区笼罩着低迷而又迷茫的范围中,人们似乎看不到任何希望。几百年集赚的基业摇摇欲坠。

那时候的年轻人总想学着先辈们出走香港东南亚地区去谋取更好的未来。但始终兜兜转转都在小县城里生活着,无风无浪平平淡淡的经营着这个家。2个哥哥和2个姐姐小学没毕业就陆陆续续的找关系被叫去工作了,最想感激是大姐辛辛苦苦工作,每个月几乎都要把全部工资往家里寄已填家用。而两个哥哥就算了,男孩子吧不往家里要钱平平安安的工作就行了,不奢望其他的,但偶尔回家两老还是会进行思想工作,叫不要大手大脚的要学会存钱以备不时之需。

跟大部分的父母一样,都极力劝阻细姐嫁给省外的即使在家乡工作。做父母的始终希望子女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快乐的生活。但人生事哪有十足的如意呢。28岁的大哥在那个时候确实是所谓的老剩男了,又作为长子着实让二老费心了。但在老妈的潜伏物色下在加上老爸的推波助澜。大哥大嫂就以闪婚的形式幸福甜蜜的过了16年了。刚结婚没多久老爸就买了两张大男孩娃娃海报贴在白灰墙上,08年也也迎来了像洋娃娃的大孙女甚是欢喜。

二老要经营着这个九口之家的大家庭一把屎一把尿拉扯大确实不容易,他最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有一角银当两角银使。一辈子省吃俭用的把孩子培养成人。最佩服他的是大字不识一个的就跑去海南批发檀木床回老家卖,这床质量确实杠杠的到现在30几年了都没坏过。他是最重识卖的产品质量的。东西可以卖贵一点点或者没得赚钱,但始终产品质量关要对客户负责。也是讲信用的,经过他的手的东西一毫不取,借过的钱按时连本带利准时还款。因此跟他做生意的都信任他。如果让他多读几年书都可以上天抓龙下地打虎了。会闯出一片属于他的天地。

虽然他不是族里辈分最老的,但他乐于助人的精神让村里的同族人有什么大事小事都喜欢找他帮忙,他总是乐此不疲践行者他的诺言。对待自家小孩小时候如果不听话或者惹他生气了免不了一顿揍。由于种种原因收养过同族3个小孩2年多,对于叔叔的两个女儿成长和读大学也是操了心。一辈子辛辛苦苦在老家买了几块地皮,后面我们几兄弟集资在海边路口斜对面建了两座3层高的楼房。都是他老人家自己在家辛辛苦苦的帮忙监工。让我们逢年过节回老家每个兄弟家庭有个落脚的地方不至于睡地板或者去借宿。老妈在广州帮忙大哥大嫂他们照顾孩子,而他就代表我们家在村里初一十五,逢年过节,村里人情世故的处理。村里的老人都夸奖他的念心。有时天未亮就处理拜神的准备。那虔诚的灵魂也是人们学习的榜样。

虽然是过继给养父母,但逢年过节的都会叫我哥他们带些吃的和钱过去给亲奶奶和头顶姑姑。外婆也很喜欢往我家走,每次总要带点特产过来,因为她在老家几个舅舅不怎么待见她。而我爸她每次来总要好饭好菜招待还要小佐一杯。每次拿钱给她叫个摩托载她回去半路就给她辞退了。每次基本就是来回十几公里的走动着,年老了老妈总是威胁她如果在这样走来走去就不让她来了。但最终她老了走不动了就在老厝待着了。偶尔会听到小舅妈打她老人家他就会过去处理,也有接她过来这边住的想法,但还是败给了现实生活。

有个亲伯小时候会经常走动,最后一次见面印象中总带着慈祥,跟老爸他们拉经常很是高兴。那次给了我2元钱够我高兴一阵子了。没想过过了几个月后他就走了。

人这种灵长动物能预见自己的生命的极限的。19年老妈突然拉着我们几兄弟乘着大哥刚买的车回娘家去走亲戚了。那娘家几兄弟姊妹总是吵吵闹闹的,有段时间也是没怎么联系了。这次突然冰释前嫌去找他们。一家人始终是血肉联着心的。一家人有第六感我是相信的。

老妈也是和千千万万的妇女一样。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为家庭倾出所有,我们从小就没有爷爷奶奶帮忙带的,就凭她一个人把我们拉扯长大。她的肩膀上始终挑着一桶桶水,一担担材,一个个孩子的健康成长。热心善良,帮扶养着同族的3个小孩2年多。没事总要找点手工或者帮人家建房子做小工。本来身体就不好就是咬着牙关坚持下去。因为家里还有几个要吃饭上学的孩子呢。每个星期总要带领我们几个在家读书的孩子进行一次大扫除。基本上每个父母都大同小异的教育孩子的方法,稍微长一点上初中那样的年纪就要学会洗碗拖地煮饭等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所以我们长大了会基本的生活技能。

因为没读过书,所以在学习上确实帮不了什么忙。因此跟我同龄的伙伴们在小学时还有200几个人,到了读大学时就剩5.6个人了。那时候的师资教育质量确实有待提高。父母也经常跟我们灌输读书的好处,只要我们要读就算砸锅卖铁也要供上去。这是当时大多数父母的心声,毕竟他们吃了太多没文化的苦了。也算是在父母和哥哥姐姐们的帮衬下自己平时也做一些勤工俭学的活,那时大哥在广州摆地摊卖麻辣烫,二哥也支个摊位炒起了粉。他们也陆陆续续结婚生子有了自己的家庭。基本上我们家就住在广州大哥买的二手房里。虽然忙着累着但家庭氛围还其乐融融的。父亲就是逢年过节的时候回老家祭拜祖先,等我们出来工作了稍微能赚钱了就提议在修建新房子,毕竟家里新添了好几口人,原先的房子是住不下了。等房子装修好了,孩子们也长大成人了。

虽然老妈四十几岁身体状况就不太好,有着糖尿病等基础病。但她依然用她无私的爱为这个家庭奉献着自己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我们知道有些病一直困扰着她,也看过她半夜三更起来过。始终隐瞒着子女她的病情,始终都是为子女着想的不要浪费钱。但她依然用自己坚毅的力量对抗着病魔。她也突然感觉到了什么,在新房子建好没多久。临近过年了就带着我们五兄弟到了许久没怎么联系的娘家,也看望了外婆。但最放心不下的还是三个还未结婚的孩子,看看有没有机会娘家这边帮忙物色介绍一下对象。

子要行孝而亲不待,树欲静而风不止。等到21年新冠肺炎疫情稍微好一点点的时候,母亲就病倒了连走路都没什么劲了。住院陆陆续续做了检查,也有要花一万块钱去院外做DNA检测的,也做了pet全身检查。已经是肺癌晚期并转移到全身了还携带着乙肝等病症。听到这信息简直是晴天霹雳天就要塌了。那段时间基本天天往医院跑,每天睡觉都睡不好。不知怎么回事突然胡子鼻毛有些变白了。想着留给时间不多了就好好生前尽孝道。那时老四也刚要从工作单位辞职所以晚上有时间在那里守夜陪着她老人家。有时候半月疼的不行了想喝口水。看着累着熟睡的四弟都不忍心叫他醒来。其他兄弟姐妹也前前后后来医院看望她,家里确实有事的第二天就赶回去了。鉴于母亲病情的实际情况,医院给出了治疗方案了第一个是用国产药但效果没那么好,第二个是用进口的靶向药治疗效果会好些,但最终效果如何没有给你明确的答复。想着为了延迟生命的质量效果就用了进口药,贵点就贵点了。那时虽然她听不懂普通话但已经隐隐约约感觉到了自己的病情不容乐观。最后几天都没吃什么东西,不管我们轮流说服还是说不动。就这样打了好几万块的靶向药针,本来身体就虚弱能感觉她身体有些吃不消了。最后被医院匆匆忙忙的办理出院了。从住院到出院到家里修养这十几天一直没听到她喊疼。但最后几天意识已经有些模糊了加上没怎么吃到饭。每每回想到这情况就会忍不住流泪。

住院期间父亲在二哥家焦急等待她的病情的,从回来在家修养看到这种情况,老一辈总想着落叶归根。那里有着他们生活了大半辈子梦萦牵挂的故乡。就这样叫了辆救护车半月赶回了老家。原先是按风俗要放在祖厅照料的,但有村里老一辈的老人说新房刚建好不久子子孙孙那么热闹应该回新房让她安稳的度过最后时光。唯一放心不下和牵挂的是还有三个孩子还没结婚呀。在他们眼里多么希望看到孩子们个个结婚生子成家立业。这是他们最朴素又真挚的期盼啊。但我四弟善意的说已经有女朋友了,那时的她已经说不了话了,但听到这信息时看到她眼里是高兴的。但看看我们这些子子孙孙又充满不舍与不放心,毕竟孙子们还是刚几岁,还没有看到其他孩子完婚呢。毕竟她还是那么年轻才64岁呀还有十几年的享受天伦之乐的光景啊。就这样充满不舍与爱的情况下时间定格在了2021年严冬。在子子孙孙的无限悲痛与惊天动地的哭声中与我们真的天人分别了。愿母亲在天国在无灾无病,在不那么劳累的活着了。希望她快乐的化作天上的星星一直守护者孩子们健康成长。

刚好又遇到在广州两年断断续续的疫情封控,这两年就在浑浑噩噩悲伤中度过了。缘起生前要尽孝,缘去要感恩。从此心中就像缺了一个角,每到佳节倍感怀念。至此我们几兄弟就商量每半年给老爸做常规的体检。第一次去做就显示出有些贫血,骨骼钙质缺失等症状,医院也没给出其他好的建议。就以为老人家身体还硬朗,那时对他的精神上关爱确实少了一些。慢慢自己就感觉腰酸疼起来,胸口时有发闷,吃的胃口变的重起来吃的很是咸辣。那半年明显的消瘦了许多。总是想着不让子女添麻烦有什么小病就自己挺过去了。但看着这情况就带他去进一步就医检查,医生建议做肠胃检查需要放个管子进去探查,一听到这个他有些犹豫退缩了,都不知他在顾虑什么。在经过再三劝说和心里辅导下,明确跟他说有做麻醉不会怎么疼的他才勉强答应。得出的结论是胃里长了一个息肉需要去上级医院进一步做手术对息肉进行活检。

就到医院预约找相关的医生做手术,因为20几年前有得过肺结核但已经彻底治愈了没再复发,但医生建议去相关专科医院再做一次检查以免做手术时出现感染问题。为了安全起见就去了医院吐了两口痰做了一下皮检花了几千块,进一步检查说没问题的。兜兜转转又回到原先医院找这个医生进行手术。那次住院早上本来要带老爸去外面兜兜吃饭了,因为一个房间3个人2个已经出去了,又遇到刚疫情期间如果就医了就不能随便走动的。就像刚进院办理住院手术时要进行相关的核酸检测证明。如果没有这道程序就住不了院的。现在每当回想那时老爸用跛脚的带着潮氏口音普通话跟护士讲述自己的卑微经历博取他们的同情。是的,遇到有同情心的人就喜欢帮助那些弱者。这只是这么多年的生活经验了。我也想不明白是不是好的一点的医院就这么牛掰,连护士都的盛气凌人的。算了吧那几年的疫情影响医生是有些不一样,医院更是有些说不出来的别扭。反正23年针对医院整改力度就说明一切。这医院的最大头目蛀虫应声落马。

话说回来,那天看到科系女主任带着手下进行查房时就叫老爸回病房恭候他们光临。到了这里就向她反应说明一下情况,那个帮老爸做手术的副主任就因声答应安排尽快做手术了。那天早上是第一个做手术的在广州的几兄弟也在手术室门外等待。差不多过了半个多钟等医生出来后就说手术很成功应该没问题,下面就等活检结果出来了这次是老爸人生第一次住院,也是我们父子之间好多年没这么近距离的睡在旁边陪护。检查结果出来说是良性的就开了些药回家调养了并嘱咐定期回去复检。就这样经过修养和生活习惯上的改变慢慢的他又恢复到之前好的状态。

这几年村里面其他几大姓氏都重新建好了祠堂。而作为20几年前村里第一个翻修好的陈氏祠堂,那时族里是又一次迎来了空前的团结的,而那时老爸相对年轻又是上房族长那时费心费力把祠堂建好的。而现在当下房族人要重建祠堂时上房因为祠堂较小,就提出以多出钱或者上房的地产置换等形式想跟他们重新合伙一起拜祖,但招到他们的委婉回绝。而看到这种情况上房的几个在村里的就商量重新找地方建祠堂,但找不到地方没办法就重新在原址上重建了。老爸那时身体还在恢复期也表示自己老了委婉的回绝回村里支持大局,没办法做为族长还是被赶鸭子上架了。但在过完年到新祠堂落成老爸是尽心尽力的,有时很晚了都会跟我们说一下修祠堂的情况,有时忙到中午很晚了还没吃饭。每次回家就在厨房看到袋装的方便面,他还是胃溃疡刚做完手术在回复期的病人呀。不管怎样祠堂还是在23年端午节如愿建成落成,那天举行了简单而又隆重的入祠典礼。家族老老小小的这天基本都来了这种盛况还是20几年的事了。下房的看到敲锣打鼓喧天的热闹气氛,而他们建到现在还没着落心里很不是平衡,见到了黑着脸连个招呼都不打。兄弟相煎何太急呀!

算了吧,为何不按之前那种模式各自祠堂各自建好,中间的共同出钱出力建好合伙拜了,顶多逢年过节时多煮一点拜了。这为何不是另一种特色的模式呢。

端午节过后,老爸腰酸背痛的现象也越发明显。到大哥新买的商品房居住了,他也带老爸陆陆续续一个多月去检查,每次看着几份ct和检查报告,都说是病理性骨折或一般性骨折都不愿收住院。那时的他已经疼的厉害了,生活上已经基本不能自理了。就委托细弟去照顾他了。有次回广州检查完带他和哥哥他们去金箔吃饭,看着他蹒跚走路的样子很是心酸。又转到广州这边治疗了,前前后后一个多月确诊了多发性骨瘤晚期并又肾功能不好,又是自费性靶向药治疗。兄弟姐妹们尽心竭力的尽孝了。20号早上8点30分就安排从广州叫救护车一路狂奔往回老家赶,昨晚已经疼的不行了意识也开始模糊不清,一路也一直叫着他。毕竟要护送他回故土落叶归根,这也是他人生最后的遗愿之一。在家最后3天,这个他一手缔造的大家庭,子子孙孙都赶回来见他一面。第一天可能路程有些颠簸累着了眼睛都没睁开但跟他说话有意识的。那晚细弟和大姐在房间守护他,他突然醒了喝了有些开水和牛奶。第二天精神状态还是挺好的,能睁开眼睛和说话了,子子孙孙也见了一遍。还开玩笑说让子子孙孙们不要太多人坐在床头等下把床给坐塌了,叫我们上楼去休息不要挡住他吹风扇了。我还跟大哥说照这样劲头下去应该还可以。但是到了晚上胸口就发作疼得厉害了央求着我们给他吃更多的止痛药,身体也不停的要翻着身体,但毕竟躺床上已经有近2个月了,只能微微的动一下,动作太大就会全身疼痛的不行。但到了半月突然有些回光返照了挣扎着要坐了起来,我赶紧飞速的跑到楼上通知大哥大姐他们下来看看,就这样晚上反复起来2次就休息了。到了第二天已经连续几天守夜直落精神状态已经有些恍惚了饭也少吃了许多,那几天想了许多,触景生情,伤感颇多,泪水鼻涕总是不经意的肆意不争气的流着。第二早上实在太累了就上去躺了一下,但心始终放不下就下来了。看到已经叫村里的理发师给他理发了。等他再次坐起来时子子孙孙已经一一再次跟他见一面。而我再次背靠着他的背能感觉他已经虚弱的很多很多。这可是曾经抻过鱼排,扛过几百斤鱼货走几十公里路,搬过一车车拖拉机花生,抱起过一个个孩子的坚实的双肩啊!

叔和大哥开着车去关外请来一个说是很厉害的算命先生过来看看,这位先生看起来还是挺高大的,就是穿带着大大的金项链和金戒指显得有些虚张弄势。但那双像开了光的眼睛确显得与众不同。跟老爸号过脉看了整体情况询问一下后,出来就跟我们几兄弟说照生辰八字看阳气不应该那么快阳气耗尽,但从生命体征看挺不过这两天。说完就画了一张不知是什么的符烧了让老爸喝几口。没想到刚喝完这所谓神药没多久,二哥开着车载这个神棍先生在回家半路上,嫌弃红包给少了一张口就讨要500元。老爸眼睛已经模糊的将要闭上了,我用嘶哑的声音呼喊着他并叫在身后的姐姐去叫他们全部下来并叫回了二哥。也算是在最后一眼看到子子孙孙们送他最后一程。

时间定格在那一瞬间。在最后几天已经心疼到泪流满面。这让我想起了2年多前母亲的画面。这次他躺在冰冷的冷柜里。这两年多时间就走了3位最亲爱的至亲啊!有父母在再大在他们面前还是孩子呀,他们就这样走了回来不知归处了。又顿时伤感欲泪流成河啊!

宗亲们闻讯后也赶回来料理老爸身后事做准备。关于跟下房合伙重建祠堂一事弄的不可开交。既然已经分香火各自祭拜祖先。我们几兄弟商议由我们这房主事,下房可以通知过来参加丧礼。但这边有2位相对年轻住村里的主事可能隔阂较大,认为不用通知但可以以个人名义过来但不安排具体事做。同时一个姓氏同一个祖宗的,难道15年前村里第一个修缮祠堂那股团结一致,和和睦睦的精神将要灰飞烟灭,老死不相往来了?不不不,老爸最后遗愿之一就是能够看到族里能以为后代子子孙孙负责的态度,以更大胸怀大志灵活变通,能够冰释前嫌依然像之前一样得到其他人的认同赞许。不然他就不会在过完端午节后带着孩子们去后考祭拜祖奶和其他祖先的坟墓,他多么想把他自己和老妈的墓地安排在祖奶身边,好永久守候着他们。

主事们去给先生选日安排出殡和做头七的事。都安排在了10月1号这一天,说是这天是特别好的日子。在将近10天的守灵中,我们几兄弟姐妹两轮倒班。有时夜深人静时听着佛歌不时陷入沉思。恰逢29号是中秋团圆日,以这种方式相聚不免倍感思亲。晚上站在楼顶的天台上望这这轮皓月只能寄相思了。真是归来不知处,泪流已成河。思亲又不在,化做满天星。

就像他们一辈子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辛苦了一辈子用爱守护着这个家,陪伴着子子孙孙健康茁壮成长。同样的我们将听从你们的敦敦教导。薪火相传赓续好祖先优良传统美德。培养好下一代人。富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会尽快完成您们留下的遗愿。慎终追远永铭于心。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0,176评论 5 469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4,190评论 2 377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7,232评论 0 332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3,953评论 1 272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2,879评论 5 360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177评论 1 277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626评论 3 39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295评论 0 254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436评论 1 294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365评论 2 31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414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096评论 3 315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685评论 3 303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771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987评论 1 255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2,438评论 2 346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032评论 2 341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父亲今年93岁,母亲今年91岁。 两位老人,辛劳一生,为了我们姊妹几个,呕心沥血。不过还好,现在,父亲...
    三六吾语阅读 376评论 6 13
  • 其实很多时候都想写写我的父亲母亲,但又不知从哪说起,他们虽然都是极为普通平凡的农民,但在我的心里又极其伟大。打从工...
    丫丫细语阅读 361评论 0 1
  • 爱是疲惫而琐碎的人生中的英雄梦想。所以你会为他牺牲很多,他会为你带来痛苦。——马薇薇 一 马薇薇说:爱是疲惫而琐碎...
    喜欢读书的姑娘阅读 382评论 0 4
  • 我母亲怀我的时候就一直吃药。母亲生下我时,我又黑又瘦,手臂细得像小木条,一捏就会断掉。母亲总以为我会死掉。...
    龙泉迷茫一代阅读 9,987评论 101 440
  • 亲爱的父亲母亲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先后离开我的兄弟姐妹们。至今已二十多载。光阴渐行渐远,我对...
    三婶婆阅读 1,271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