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又是毕业季。
现在的毕业生相比我们那时候,还是蛮幸福的。
网络(包括移动网络)的发达,让你能够足不出户就能知道自己想知道的问题。如果想深入了解什么,还可以直接到知乎等平台直接找前辈/大神询问:运气好的话,对方一句点拨,就能让你少走很多弯路。
而且,还可以直接到网上投简历找工作。而我们那时候找工作,除家人安排好的之外,大多数人都不得不赶赴一场又一场的招聘会,累死累活不说,开销也不小啊!
往事不堪回首。
不过,我也相信,即使是现在,跟我当初一样没有准备好的人不会少。
一来,没有练就一身所向披靡的本领;二来,对于现实与梦想的落差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如果说社会是江湖,我们则是尚未配妥剑,就已经被逐出师门,迷迷瞪瞪地下了山。
没有鲜衣怒马,更无倚天剑屠龙刀,只有胯下瘦马一匹,腰上锈迹斑斑的破剑一把,以及一身荒废了N年的武功。
就这样,孤身,仗剑,闯天涯了。
II
前段时间看了《哈佛凌晨两点半》,里面说到的哈佛是这样的:
授课方式以启发式为主,所以学生必须做好预习,否则很可能听不懂。如法学院,课堂上讲的都是复杂的法庭案例分析,夹杂大量法理、习俗和以往惯例等。
老师预设学生已熟读所有背景资料,对课上要讲的案例都基本理解,故在授课时一般不会重复书上已有内容,而是加入课本上没有的知识,启发学生深入思考。
——书中提到学生预习时需要看的资料有的厚至一本书,甚至要看几本书。
所以,如果学生课前偷懒,那就惨了。
在哈佛要想修好一门课非常不容易。学生作业负担很重,遭遇的评分等级也很严格。
教授是不会轻易让学生过关的——人数少的班里,“A”只能给头名状元;人数多的班里,能得“A”的学生不会超过5%。
最恐怖的是末位淘汰制。
书中写道,哈佛学生的成绩不是由你学得有多好决定的,而要看你相对于其他学生的表现——
每个班级每门课规定:成绩好的15%—20%的学生得“优”;成绩差的15%—20%的同学得“及格”;成绩中等的60%—70%的学生得到“良”,还有5%左右的学生“不及格”。
所以,不管多努力,总会有“不及格”的学生。
一年级学生拿到8个以上“及格”或“不及格”的称为“触网”,一旦触网,之后能不能升入二年级就要经学生成绩委员会根据学生本人的请求、教授的评价以及造成“触网”的客观因素来决定(其中有一小部分人将获准升学,而另一部分则被迫退学,但可以保留重新申请入学的权利)。
所以,因“触网”而被迫退学的高压线始终存在。
事实上,哈佛平均每年有大约20%的学生会因为考试不及格或者修不满学分而休学或退学。
——我曾经访问过一个在美国某高校读建筑的企业家,说他们班到最后毕业的学生只有5名,可见上述说法可信度还是很高的。
书中还提到,没有去过美国的人往往会对美国的教育有偏见,以为美国的孩子学习轻松,不用刻苦用功,是玩着学大的。但实际上每天专心念十二至十三小时的书,几乎是这里每个人都要必备的基本功。
像狗一样学习,像绅士一样玩;
学习时的痛苦是暂时的,未学到的痛苦是终生的;
现在流的口水,将成为明天的眼泪;
谁也不能随随便便成功,它来自彻底的自我管理和毅力;
如果你想进入社会后,在任何时候都得心应手,那么你在哈佛的学习期间,就没有晒太阳的时间;
忙完秋收忙秋种,学习,学习,再学习;
……
这些都是哈佛的格言。
书中写道,哈佛大学是用刻苦的学习来塑造未来世界的精英,比起以后要面对的各种更大、更强的压力,一个人连学习都征服不了,他还能做什么呢?
所以,练就学生们长时间超负荷毅力、培养哈佛式学习精神就是哈佛大学的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在此要求下,每个哈佛学生都喊出了要“征服学习”的口号。
此外,在美国人的观念中,自我管理是生存的基本要求——这是由其典型的“自我志向文化”决定的:出发点永远是“我需要的是什么,我想做什么”。
这种自我驱动式心理,也成为了哈佛学生自觉进行自我管理的文化背景。哈佛认为,人成败的关键就是能否在明确目标的前提下进行有效的自我管理。
……
苦行僧式的学习,也令哈佛的学生拥有“看似自由,却可以耐心专注在一件事情上”的能力。
他们思想要很自由,但生活必须严谨。
III
或许唯一能让哈佛的学生取得一点心理平衡的,是哈佛的教授也是实行“非升即走”的制度。
助理教授如果在五六年内还晋升不了副教授,就得考虑另谋职业。
而留下来的人,要想得到终身教职就必须熬到正教授,通过严格的评审,过五关斩六将,才可能成为哈佛的终身教授。
所以,能在哈佛大学晋升为教授的大都是其学科领域内的领导者,不仅课讲得好,而且研究成果也是世界顶尖的。
哈佛教授的工资并不算高,但要做课题,发表著作,带研究生搞科技攻关,调集资源把课上得更精彩,还要靠自己向校方和社会争取资源,所以教授个个都是创新高手。
IV
在中国,大学生学习到夜里十二点已经算是很用功的了,而在哈佛,只学到十二点的学生可以称得上是懒学生。
这就是书名《哈佛凌晨两点半》的由来——
中央电视台曾经制作过一个节目《世界著名大学》,其中制片人谢娟曾带摄制组到哈佛大学采访。
她回忆说:“我们到哈佛大学时,是凌晨两点,可让我们惊讶的是,整个校园当时是灯火通明的,那是一个不夜城。餐厅里、图书馆里、教室里还有很多学生在看书……”
相比起来,我以前的大学生活过的真是神仙一般的日子了。干得最多的事,就是在期刊室看一下午的杂志,或者到文艺书厅翻一下午的画册……
我孤陋寡闻,还没听过国内有高校对学生施行末位淘汰制的,所以学习还是靠学生自觉。
甚至在学生中还会有一种很微妙的心理,就是成绩一般甚至不好的会不怎么瞧得起认真读书、成绩好的学生,觉得他们像高中生一样整日埋头苦读,是傻呆书虫一枚。
这样的心态与行为模式到了社会,就悲催了。
因为几乎每个企业都是实行末位淘汰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
虽然大多数并没有明文规定,但是,老板是不会养闲人的,会视乎你的工作成效、工作业绩与其他员工相比孰优孰劣,来决定你的去留,这不就是隐形的末位淘汰么?
所以如果大学混惯了,到工作要重新拾起高中时那种学习/工作热情(虽然这种学习/工作与课堂的不一样,但要学习,要竞争的本质相同)就变得很不适应,也会造成被淘汰的几率很高。
甚至有些企业已经喊出了不要应届毕业生的话,这也是无法回避的事实。
所以,如果应届毕业生还意识不到这一点,出来工作还像读大学时一样混日子,生活会越来越悲催。
毕竟接下来除了职场上要力争上游外,还有生活上的结婚生子,侍奉双亲,这压力可不是跨过一座又一座小山丘,而是直面一座又一座珠穆朗玛峰啊!
别问我是怎么知道的……T_T ||
最后,送诸位一句话,是美国的一位临床心理学家说的:处在二十几岁的好处同时也是坏处就在于,你所做的每个决定都将改变你的余生。
所以,继续奋进吧,应届生。不要虚度光阴啊,在读生。
我是悟恩,祝前程似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