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封信是曾国藩在同治二年正月二十,从安庆寓所写给身在前线的九弟曾国荃的。在这封信中,曾国藩主要讲了"去忿欲以养体,存倔强以励志"两个问题。
肝气发作的时候,不仅心态不平和,还感受不到害怕,感觉确实是这样的。不仅弟弟正值盛年是这样的,即便是我这个逐渐衰老的年纪,也常常会有勃然动怒,无法控制的症状,但是勉强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佛教中说的降龙伏虎,龙就是肾火,虎就是肝火。多少的英雄豪杰,都过不了肾火、肝火这两关啊!不光是我跟弟弟如此啊!但我们总要稍稍控制一下,不可让自己的肾火、肝火太旺,降龙就要靠养水,伏虎就要靠养火。古代圣人所说的,克制欲望,让欲望室息,就是降龙,控制心中的愤懑、不满之情,就是伏虎了。儒家跟佛家的道理不相同,但是他们节制气血的方法,未曾有什么不同,总之,都是不要使我们自身的痴念、欲望、嗜好害了自己。
至于"倔强"这两个字,却是我们自身不可缺少的。想要写出名垂千古的大文章,想要做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都需要有"倔强"这两个字的精神贯注在其中。否则的话,就会柔弱、萎靡,一件事也做不成。孟子所谓的"至刚",孔子所谓的"贞固",都是从倔强这两个字中引申出来的。我们兄弟都是从母亲那里继承的德性更多一些,它的好处就正在倔强之处,如果能去除掉自身的愤愤不满,好好磨练自己的涵养,心存倔强,以此励志,那么我们都可以每天进步,没有止境。
前线战事不断,军务繁重,巨大的压力使曾国藩和曾国荃都染上了肝气的毛病。根据中医的说法,肝气或由抑郁所致,或由于时常动怒所致。而曾国藩兄弟的肝气显然是由于压力过大,经常动怒,忍不住发火所致。对于这个问题,曾国藩提出,要尝试用佛家"降龙伏虎"的办法来解决。一方面疏解、缓解自己紧张的情绪,一方面除去自己内心的欲望和执念,两者相辅相成来克服肝气的毛病。
压力一方面使人易怒,另一方面也让人容易萎靡。针对这个问题,曾国藩提出"倔强"二字来应对,他所谓的"倔强"其实是有种顽强不屈、坚忍不拔,逆流而上的精神,代表着一种坚持与执着。在曾国藩看来,无论古今,能写出大文章,做出大事业的人都不可缺少倔强。"去忿欲以养体,存倔强以励志"是曾国藩在这封信中告诉我们的道理。
本文来自于《曾国藩家书》学习摘抄,如有侵权,会主动下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