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在人们眼中的形象就是个无赖泼皮,啥都不会。但是他不仅成功逆袭,创建汉朝,而且他创建的王朝维持了四百年之久,是中国帝制时代维持时间最长的朝代了。
汉朝之所以能长治久安,和刘邦的格局有很大的关系。举例如下:
刘邦在和项羽斗争的过程中,得到过很多人的帮助,而且他知人善用,用人不疑。
有一次刘邦被打败,眼看就要被项羽派来的追兵消灭了。在此危急关头,恰恰是项羽的一位手下丁固伸出援手,帮助刘邦逃出了网罗。但刘邦在成功夺得天下之后,却把这位昔日恩公给杀了。这和刘邦的人设似乎不符。
有人分析,丁公应该是一个很有心计的人,他想,现在刘邦和项羽争夺天下,还有很多实力派人物正在冷眼旁观。谁能笑到最后,是很难预测的事。虽然现在项羽比刘邦强大,但即便消灭了刘邦,会不会再有其他人站出来挑战项羽呢?项羽就一定能成为最终的赢家吗?这一切,都不好说啊。
既然如此,何不给自己多留条后路,让自己在将来多一个选择呢?如果现在放刘邦一马,以后万一形势有变再去找他,他应该会感恩戴德,给我机会的。丁公心里打着这些小算盘,还就真把刘邦放走了。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用四个字评价了丁公的心态,叫“怀私结恩”,就是这个意思,怀着私心,向刘邦示好。
可刘邦真正成事后,反而杀了丁固,有人这样分析:
刘邦成为汉朝的皇帝之后,肩负着管理天下的重任,要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就需要正确的是非观、价值观作引导。
刘邦杀丁公,树反面典型,就是告诫所有人,一心想着投机取巧,却不忠于基本职守的行为不可取。
司马光说,在治理天下的时候,“苟不明礼义以示之,使为臣者人怀贰心以邀大利,则国家其能久安乎!”意思是说,治理国家最重要的就是“礼义”,站在今天的角度来讲,就是要有规矩,要有正确的价值导向。
如果连这些基本的价值观念都没有,人人都想着靠背叛、出卖来投机取巧,获得利益,那国家怎么可能长治久安呢?司马光写《资治通鉴》,最关心的就是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帮助当前的国家、社会获得良好的、持久的治理。
简单地说,作为个人来说,刘邦是受过丁固的恩惠,但站在是非观、价值观的立场和治理国家上来说,丁固的行为不应该受鼓励,应该得到惩戒,以防止后人模仿他。
刘邦建国后,杀了昔日放走他的丁固,重用昔日多次对战他的季布,为国家树立了新风,从正面两个典型例子,对建设国家起到了重要作用。
这也是刘邦所建的汉朝能长治久安的一个原因,他有杰出的领导才能,善于用人,能客观公正地识人用人,能包容别人的缺点,能看到别人的优点,能捕获人心,不论是王公贵族还是黎明百姓。
今天学习总结:
1、汉朝之所以能维持四百年的统治,正是因为刘邦在一开始就注意到了要惩戒投机,端正人心啊!
2、一个忠于职守的人,才是可以重用,值得托付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