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就要过春节了,大家都在忙着收拾屋子,准备让家里干净整洁地迎接新的一年吧?
说到屋子,窗明几净、井井有条的家谁都爱,但收拾的过程实在太痛苦呀!我自己就不擅长收拾房间,看着乱糟糟的东西,不知道怎样才能让他们整齐有序。空间好像总是不够用,各种柜子都塞得满满的,总是还有很多杂物堆在外面。花很多时间让家里勉强看得过去,可没上一个小时,又乱回到原样。
曾经幻想去那些整理达人的家里蹲点几天,看看别人到底是怎么做到让屋子保持干净整洁的。
这个愿望注定难以实现,不过好在读到了一本书《爱上收纳:井井有条又热气腾腾的家》,让我得以360度全方位地窥探到收纳大师蚂小蚁的家,玄关、客厅、厨房、阳台、卧室、衣帽间,想看多久看多久,更学到了她每天只花10分钟就能让家保持整洁背后的收纳心法。
作者蚂小蚁是中国规划整理塾上门服务导师及课程讲师、日本生活规划师协会一级生活规划师、韩国专业整理师协会一级整理收纳专家、好好住平台“居住榜样”、一兜糖“模范屋主”,曾接受《宜家家居》“他们的家”等栏目采访报道,对家居收纳有着专业的知识和自己独到的理解。
在全书中,我最喜欢的是第二章:“杂货铺系”整理师的家。用图片加文字说明的方式详细介绍了作者自己家中各个功能区的布置及收纳思路。
估计很多人像我以前一样,将无法把家收拾整齐的原因归结为房子太小,可蚂小蚁家的房子只有不到80㎡,实际的使用面积大概只有60㎡多一点。
从大量的图片可以看出,她家里非常规整有条理、又并不是像是《我的家里空无一物》、《断舍离》等书籍提倡的一样物品精简清冷,我们普通人日常生活所需要的东西,她家一样都不少。这让我顿时放下心来,知道在这本书里可以学到一些真正值得借鉴、能够实实在在落地的方法。读完之后也确实如此,今天先来分享3点。
01.做好收纳的精髓在于“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
好的收纳,在于规划阶段的事先准备,而不是事后花很多时间精力的收拾。
蚂小蚁老师为了孩子学籍,换到了现在这所小房子,在基本装修完成之后,整整等了七个月才搬进去。在这七个月里,她经常到空空的新房子里,仔细琢磨规划,她这个规划不是依照着现有的空间来进行统筹分割,而是询问自己:
我理想中的家是什么样子?
我到底想要一个什么样的客厅?
厨房呢?卧室、阳台呢?
经过无数次对着空气进行想象、模拟以后在这里生活的场景,最后才有了这个无限接近自己理想生活的家。
虽然空间极其有效,但在整个过程中蚂小蚁老师没有因为先天条件适合打造一个什么样的收纳空间,就进行那样的设计。而是反过来,我想要一个什么样的客厅,这样的客厅需要一些什么物品,我就在房子的先天条件之下,想方设法规划出可以收纳这些物品的空间,满足理想生活的需要。
比如她想要一个洒满阳光、能和外界连通的阳台,坚持认为在阳光面前,其他都应该靠边站,因此否决了装修师在阳台两边打两个柜子的建议,并装了折叠式衣架,把正中间的一大片地方坚决让给了绿植。
比如玄关,他也没有完全遵循设计师追求好看的建议,而是实事求是地根据自己以后会用到的情形,以方便收纳为目的进行了设计。
读完全书就会发现,蚂小蚁规划家里每个角落,自始至终都贯穿着这样的理念:任何收纳都是以后使用方便为出发点的,好看倒在其次,也正是因为如此,平时的归位和收纳非常容易做到,反而使她的房子整体更加好看。
归根结底,她的一切规划都是为将来使用这个空间的人服务的,而不是单纯为了收纳而收纳。
反观我自己的家,当时一切听从装修师的建议,最终结果看起来也挺不错,可住进来之后才发现有非常多的不合理。以前我和老公都将其归结为“第一次装修没经验”,但读完这本书我才明白,没经验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想法,根本没有动脑筋去想过,自己想要一个什么样的房子,想过一种什么样的生活。这种情况下,无论换成什么样的房子,都不会感到满意。
02.真正爱孩子,就给他一个独立的空间。在家居布置上考虑到孩子,才是对他最大的尊重。
《爱上收纳》一书中,关于儿童房的小标题是“儿童房:蹲下来才能看懂他的世界。”
对儿童房的布置真正体现了蚂小蚁“一切都是从使用这个空间的人出发”的收纳理念,从一开始,她就以一个三岁孩子的视角去想象他想要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房间,她家的儿童房非常温馨,也非常符合小孩子爱玩耍、需要空地的特点。
更难能可贵的,是蚂小蚁老师觉得既然是孩子的房间,那就一切必须完全是属于孩子的,不要安排收纳爸爸妈妈或公共的东西。
她果断地合并了两个卧室的壁橱,直接划走了儿童房的一部分收纳空间,变成了她和老公自己的衣帽间。这样的话孩子的房间就变小了,但是有什么关系呢?虽然小,但它却是属于孩子的、完全独立的房间。对孩子来说,独立要远比大小更重要。
蚂小蚁老师的话很让人动容:(孩子的)这个房间,衣柜里不要有妈妈的衣服,书桌上不要有爸爸的书,房间里也不要塞进家里别的地方放不下的又丑又大的家具。否则,当孩子慢慢学会自己整理房间的时候,他该如何处理混在其中的爸爸妈妈的物品呢?等孩子逐渐长大,如果父母很频繁进入他的房间拿东西,是不是对孩子的不尊重呢?
我一直很认同父母要尊重孩子,可是我家我们的卧室和孩子的房间装着同等大小的衣柜。结果必然是将我们换季的衣服、备用的被褥等全都塞在孩子房间的空柜子里,而我根本不曾意识到这有何不妥。
读到这段真是感觉无地自容,我时时强调尊重孩子,正好说明我对孩子的尊重只在一个很浅很浅的表层。蚂小蚁老师能想到这么深远,正是因为她对孩子的尊重包含在骨子里,无需言说,就能由内而外散发出来。
虽然是一本讲收纳的书,但处处体现出的界限意识、规则意识非常值得学习。
小孩子的房间完全属于孩子,这是对人与人之间界限的尊重,房间里全是孩子自己的东西,孩子就可以逐渐学会按照家里的收纳原则自己进行整理,就是对规则的尊重。蚂小蚁老师的家里随处可见各种标签,在无声地提醒着家人这里是有规则的,放东西要遵守这些规则,不能乱放,都是一样的道理。
我们很多时候埋怨家人不尊重自己的劳动成果,不配合自己打造一个整洁有序的家,实际上更有可能是因为我们没有设置出明显的规则,让家人无所适从。没有人愿意故意破坏规则的,很多时候是因为他们不清楚这里有什么样的规则。
以作者自己的家为例现场教学的第二章确实很吸引人,不管是文字背后的理念,还是图片展示出的实际效果,都让人耳目一新。除此之外其他章节也同样精彩。
例如第三章中对于“定位”的指导也让人很受启发。
03.做好“定位”,是整洁能够长久保持的基础。
蚂小蚁说自己之所以每天只花10分钟,就能让家里的整洁轻松维持,是因为提前做好了定位。日常的维持只需要“归位”就可以,而且是因为定位是以“使用”为前提的,做得科学合理,符合自己的日常生活需要,让归位变得比大多数人家的更加简单,因而更容易让自己和家人形成随手归位的习惯。
大部分定位工作都是一次性的,基本可以满足我们一劳永逸的想法。更可喜的是,定位可以和装修同时进行,可以在装修好入住前,也可以发生在你对正在居住的空间终于忍无可忍的那一瞬间。一句话,只要你下定决心改变自己,任何时候定位都不晚。
“一次性定位”行动纲领主要包含五个步骤:
第一步:清空。把一大类物品全都取出,把收纳场所腾空。
定位不是针对家里所有物品,也不是针对家里某个房间,而是对某一类种类的物品。所以如果是你准备整理衣物,那就把所有的衣物全部找出来,无论它在哪个房间,无论是什么样的衣服,全部取出来。
第二步:分类。对拿出来的物品进行分类和细分类。
书中不仅对常见物品的分类进行了解释,还对信息类物品以及看起来模棱两可、不知道归属哪类的东西的分类方法都进行了详细说明。
第三步:取舍。对每一类物品做筛选,把不需要的流通出去。
关于取舍,蚂小蚁解释了什么是真正的断舍离,和我们平时的理解大相径庭。关于流通出去的方法,也进行了事无巨细的说明和叮嘱,真是位很贴心的作者。
第四步:规划。对收纳空间和收纳工具进行配置。
我们普通人非常重视的收纳技巧和工具其实是枝末,真正的规划是对生活方式的规划。根据我们想要过的生活,选出我们需要收纳的物品,再选择适当的收纳工具,从空间上进行规划。作者特别提醒一定要根据物品去选择收纳工具,而不是买回来收纳工具之后再去决定在里面收纳什么东西。
第五步:放置。把物品用合适的方法放到合适的位置。
关于放置,除了大家可能比较了解的将物品直立放置、先放石头再放沙子的大件物品优先安置等方法外,最让我受益匪浅的3个方法,那就是:
让物品尽量被看见
充分利用墙面收纳
固定劳动成果。
第四章的20条让生活井井有条的收纳心法就是针对定位,详细地介绍了具体操作的方法,都是作者在上百次上门整理服务的过程中积累和总结的经验,读完非常受益。
你如何过一天,就如何过一生。同样,你住着什么样的房子,就经历着什么样的人生。整理物品,就是在整理生活,规划居所,就是在规划人生。
《爱上收纳:井井有条又热气腾腾的家》告诉我们:真正的收纳并不是把家里弄得整齐划一,让房间看上去有多美,而是这里的每样东西都是我们真正喜欢和需要的,它们也总是出现在恰到好处的位置。
不管你住的是简陋的出租屋还是豪宅,不管可供你支配的收纳空间是大还是小,蚂小蚁老师都让我们记住:一切都是从使用这个空间的人——也就是“我”这个角色出发。只有不为外物所累,不为别人的眼光左右,做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真正看清自己的需求,明白自己想要过什么样的人生,才能让自己的房子成为完全属于自己的“家”,才能过好自己独一无二的人生。
对于今天的话题,你有什么看法?写在评论区,让更多的人看到你的观点吧。原创不易,请大家多多点赞转发,欢迎关注#糖果妈妈爱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