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这年,我有个特别明显的感受,那就是——焦虑。
在这年,我已经是26岁的老姑娘了,这还是倔强的实岁。
虽然嘴里经常挂着:老娘年年十八,但是眼底的细纹,梳妆台边的瓶瓶罐罐,还有一抓就掉的头发,都在提醒着自己:啊,原来你已不算年轻了。
做为较早一辈的90后,我感觉自己其实是迷糊的,是混沌的。
从读书到入社会,其实没有什么计划,就像是生活在我背后推了一把,然后在下一个岔路口又推了一把,就走到了今天这地步了。
到了这把年纪混成这般模样,按世俗的标准,那就是一个屌丝女loser吧。
没什么存款,事业上也没什么值得一提的,身边也不曾出现过什么桃花,就飘飘荡荡的,一天又一天。
我以为是自己太普通,所以焦虑感才这般强烈,以前没心没肺,现在年纪摆在面前,便自然有了比较。
后来,我发现,其实并不只是我一个人。可能我们一辈人都处在焦虑中。
就像《圆桌时光派》里蒋方舟说的那般,刷个朋友圈,发现朋友怎么过得这么好怎么领先我这么多,焦虑感又漫上来了。
想着要努力一把吧,刷刷微博逛逛网页一个白天就过去了,等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又暗自神伤:我这一天又白费了,时间可是金钱啊,而我,就这么荒废了。神伤到一半,可能就困得睡去了。
现在这个社会,90后已经慢慢接替80后成为社会的中间力量,我一刷微博一刷头条,经常就能看到同辈人的丰功伟绩。你会发现,啊,原来OFO的戴威是90后,从小看到大的张一山也是90后还比自己小两岁,追个电影电视的,仔细一算,可能里面的男男女女都比你小了,有的00后都冒出来了。
真的慌!长江后浪推前浪,就像是前浪里一朵很不起眼的小浪花,还没来得及扑腾两下,就已经被扑在岸上了。
和一男性朋友聊天的时候,他也是满满的焦虑感。
30岁,未婚,无房无车,存款也就七八万。
他跟我说,出去吃个饭,稍微贵点的都舍不得。
家里也介绍过一些女孩子。但他没房没车没存款的,又没啥出色的外表,姑娘们也看不上啊。
他感叹说:都说三十而立,怎么就感觉自己立不起来呢?
末了,还顺便添了一句:还是你们女生好,没有什么车房压力。
我一细思,我们女生也是普遍在焦虑的。
奔三的年龄,不上不下的,走出门都已经被称呼是阿姨了,没有哪个女生不畏惧岁月的痕迹。
有的寻求事业,有的寻求家庭,求而未得的便免不了焦虑,得而不合心意的也少不了焦虑。
少有的一厢情愿幸福的,有了比较,有了筹划,也滋生了焦虑。
前几天无意间看到一档节目,吴昕在节目中也明显表现出了焦虑。
其实我第一反应是怀疑的:明星多好啊,有什么好焦虑的?
她已经三十六了,但是“这么多年,做到了一个不知道该怎么弄的状况。”为此,她感觉特别无力。
娱乐圈是最容易被关注的地方。
吴昕入行十二年了,加入《快本》既是一种幸运,也是一种不幸。在快乐大家族里,她往往是角落里那个被忽略的角色,偏偏从小到大都是别人家孩子的她在意他人的眼光,在不断跟环境较劲跟自己较劲的过程中,她倍感焦虑也倍感无力。
一个人,能有多少个十二年呢?
其实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焦虑感已经慢慢被我放下了。
因为明白我的焦虑来自哪里?
一、社会的价值体系成功标准。
比如三十岁的成功人士,应该是怎么样的,偏偏广告里新闻里都是在宣扬这些成功,你没有达到,你就容易焦虑。
二、朋友圈的比较。
你说马云马化腾很成功,但是他们毕竟离得远,我们更容易受到影响和波及的就是自己的朋友圈。我妈常说的就是,邻居的小姐姐工作好嫁得好之类的,以此来打击我。
三、对于自我能力的否定。
这两年,知识付费成为热点。各种知识,各种能力都有了具体的课程来供你参考,只要你愿意花时间,愿意付费。可是,这些真的是对你有用的吗?这些真的是你需要的吗?
如何应对这些焦虑呢?
我更愿意选择一条长期主义的路线,去积累,去体验,也去屏蔽,去消解。我也不知道怎样才是和焦虑共处的正确方式,但我在学着不让焦虑影响到我正在做和将要做的事情。
希望明年我能给出更好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