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何谓「灵修」?
最近身边越来越多朋友开始「灵修」了。
所谓「灵修」,和身体的修行(锻炼)、心智的修行(学习)对应,通常被理解为灵性的修行。
灵修研习者致力于通过各种手段方法,追求发自内心的喜乐、平和。以前常被和宗教联系起来,现在已逐渐脱离宗教,被更多应用到个人成长领域。
最常见的如某些流派的瑜伽、塔罗、星座、吸引力法则、奇迹课程、家排疗法等都属于灵修的范畴。
02 灵修的盛行
我接触灵修属于比较早的。
多年前和初恋分手,抑郁到食不知味,所幸当时好友借我一本《秘密》。我读完后仿佛抓到了救命稻草,并坚信只要保持正能量,前男友就能回来。
现在想来好笑,前男友也并没有因此回来。但当时,正是这本书把我从抑郁的危险中拯救出来,这也成了我灵修的第一本入门书籍。
当时为了深度钻研,报了不少班,连研究生也是特意去香港学的「心灵教育」。但那时候,一同学习的多是年纪比较大的朋友。
而近几年,明显发现学习灵修的朋友里,年轻人越来越多,很多人不到30就已是资深从业人士,还认识尚在初中就以当塔罗师为毕生志向的孩子。
在线上线下的各处,灵修也是随处可见、风头正劲,大有赶超「国学」的趋势——参加一个线下读书会竟然遇到三个有「占星师」头衔的朋友,朋友圈里天天被动辄收费好几万的各种「疗愈」课程刷屏。
灵修从什么时候起变成了一门「显学」?
</br>
03 原 因
人总是在最困惑无助的时候,才会有强烈的学习需求、去外界寻找帮助,就像一个时间一贯安排得井井有条的人不会特意去学时间管理,一个情绪状况正常的人不会去看心理医生一样。
着迷灵修的人,大抵都是在生活中遭遇了「迷茫、抑郁、没有安全感、压力」等困扰,才会转而寄希望于通过学习一种技术来解决自身的种种问题。
调查显示,我国23%的人有常规的心理困扰,42.5%以上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失眠症的发生率高达10%至20%,重症精神患病率和抑郁障碍病发率逐年升高。
而这种压力,在日益的向年轻人群体蔓延:
越来越高的房价、独生子女政策下的养老问题,像两座大山压在年轻人头上;
城市男女比例不均衡造成的婚恋问题,亲密关系不顺利的人确实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互联网越来越发达,资讯的过分透明化助长了无声的攀比和由此诞生的焦虑。
......
与之相对应的是,现在的年轻人,虽然生活压力更大,但也确实更脆弱、更不堪一击。
我带过的学生,有因为失恋寻死觅活的,有因为上司的一句斥骂辞职不干的,也有工作两个月觉得忍受不了干脆选择「在家待业」的。
面对这些压力和情绪,通过练习专注、觉知等技巧,确实能一定程度上改善这些问题。
这也就不难理解灵修在中国年轻人中的风靡:它也许更像一种灵药、一种救赎,让他们从社会、家庭的压力中,从对工作、爱情的失望中逃离出来。
然而年轻人真的适合深度学习灵修吗?
</br>
04 灵修的副作用
会有这样的疑问是因为看到身边一个朋友的案例:
小A,20岁不到开始学占星,四五年时间成为资深占星师。不到25的她有种天然安静老成的气质,也总喜欢以长辈的语气教朋友们「觉知自己的状态」「不要有太多欲望」......然而和她在一起总让我感觉不舒服,说不上来是什么原因。直到有一天,她突然销声匿迹音讯全无,才从其他朋友口中知道她已患抑郁症多年,这次是症状复发,被家人送去静养了。
小A的故事可能只是个例,但确有一定的普遍意义。
中国灵修领域的女神李欣频写过一本书叫做《秘密副作用》,解释了为什么绝大多数修习「吸引力法则」的人最终都并未真正「心想事成」:
因为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因为你想要的,如果你现在身上没有,就算「假装」也吸引不过来;
因为「期待」就是把你带离当下,本身就是错误的创造法则;
......
总的来说,《秘密》里讲的那一套并非不可行,但由于阅历、能力、自制力等各种问题,最终其实很难被落到实处。
大部分灵修课程也是一样:
情感经历的欠缺导致的情感问题,并不能用情感疗愈课程完全取代;
真正的「放下」一定是自我剖析自我摧残反复纠结到一定程度的自然结果,而不是几次冥想几次疏导可以解决的;
......
灵修不是纯粹的方法论,而是一种心灵升华的路径总结。
但在你的阅历、理解力达到进入这条路径的程度之前,所谓的灵修方法其实和「鸡汤」无异。
就像很多牛人倾心写出的成功传记,在没经历过几次磨难没创过业的年轻人看来,全是「正确的废话」,而只有有过一些经历到达一定高度后再回过头来看,才发现字字珠玑。
05 年少勿修行
因此我想说:年少勿修行。
大部分人学习灵修的本质需求是回避痛苦,希望借此让自己远离压力、悲伤、纠结、无助,达到心境澄明、安心无虞。然而按照自然的规律,真正的澄澈和云淡风轻不会轻易得来,须得经历千般磨难、百种境遇。
用灵修的方式固然能换来一时平静,但成长的过程终究不可代替。
灵修不会让年轻的你变得更强大、更笃定,只能带来暂时的坚强和安定感。总有一天,当遇到更大的风浪,你暂时压制的情绪、掩藏的不安全感会暴露无遗,并酝酿更大的痛苦。
所以对于六七岁从不玩闹过分乖巧的孩子、十二三岁就无欲无求没有叛逆期的少年、离开校园就安安分分进入体制的毕业生、初次恋爱就想着要结婚的年轻人,我总是持怀疑的态度。毕竟,没有一种淡泊和安分是凭空得来,全都是历经世事后的自然选择。
记得很久以前,在出租车的电台里听过这样一段话印象深刻,希望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