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美国极富盛名的新闻界评论家,李普曼所提出的拟态环境、刻板成见等理论在如今的社会环境中依然有一定效用,他的著作《公众舆论》非常有名,但是,作为《公众舆论》姊妹作的《幻影公众》,一经出版后就遭到了多方批评。为何同一大师的两本作品会呈现如此两极的评价,在我阅读完《幻影公众》后,我想,或许是李普曼过于冷静的文字和思想,呈现了一种过于悲观的情绪态度。
冷静,是我对于李普曼的文字最为准确简洁的概括。李普曼在本书中的观点即是对传统民主理论中“公众”的否定——“公众”即不存在的“幻影“。这可在他提出的民主政治运作(如下图)中可以窥见一二。
在李普曼看来,公众说到底也只是民主政治运作过程中的“局外人”——“当今的普通公民就像坐在剧院后排的一位聋哑观众,他本该关注舞台上展开的故事情节,但却实在无法使自己保持清醒。”民主政治的摇摇欲坠,正是公众的缺位造成了根基的无力。
不过,在我看来,李普曼的观点确实有点过于悲观。过于否认公众的存在,其实是为独裁找到了借口,将公众的存在边缘化后,独裁者便可以将人民踩在脚底。或许独裁者掌控的精英社会在某些方面会更具先进性,但对于普通民众来说,以平等换来进步,真的是更好的吗?
最后,脱离李普曼对于民主政治的批判,更加普遍的观点即是对于多数人原则的反思。多数人原则看起来公平,但其实只是一种偷懒的原则,可以说,多数人原则对于社会的发展会埋下一定的祸根。但是拒绝多数人原则,也会让精英独裁占据主导地位,公众与精英,似乎是一个不能同时存在的悖论,想要探寻解决之道,只能寻求两方的妥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