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芳菲晚
周作人说,他的故乡不止一个,凡他住过的地方都是故乡。
然而,我的故乡就是唯一。我把故乡与他乡区分得格外清晰。
明明居沪十余年,平素亦常有妹、侄等众位亲人相伴,心底仍觉身在他乡。每临年关,沪上的亲人必一齐回乡。耳畔似有千里之外熟悉的乡音在召唤,立刻,我心有所属,身有所向。
我感知这座城市的便利及其他种种好,并且渐渐地爱上了它,心中却认定,它始终是属于别人的城市。正如余华所说,因为在这里没有我的童年,没有我对过去的回忆,少有我最为熟悉的乡音。
1
春来又回乡。
入春已多时。腊月二十八,春风伴着香梅与暖阳,送我们上路。出上海,绕杭州,过衢州,沿浙皖边界,进入江西境内,我的心便沉静下来。乡音愈来愈浓稠,食味愈来愈正宗。
每位都昌人,自小能认字起,就把苏东坡的诗《过都昌》背得烂熟,心中莫不自豪:鄱阳湖上都昌县,灯火楼台一万家。水隔南山人不渡,东风吹老碧桃花。
周边多碧水的都昌,南濒鄱阳湖,西与庐山市隔水相邻,联五水,通长江,在过去没有铁道过境。苏东波曾登临的南山深在阁中无人识,鄱阳湖上绚丽的蓼花纵然怒开成海也无人赏,只得独自芬芳。
每当唱起《天路》,我有西藏人民同样的心愿,盼望铁路修到我家乡,从此山不再高,水不再隔,路不再长。
2017年12月28日,都昌站正式通车。这一天,在我们赣北鄱湖大地上,人声鼎沸,锣鼓喧天,都昌的史册上又添加了惊艳的一笔。我的家乡半遮面的羞模样,从此掀开了神秘面纱。
犹如我们的身体打通了任督二脉,在“狗富贵,吾乡旺”的祝福中,我们的天路开通了,从此都昌的大门赫然大开。心中哼着由北京奥运会主题曲改编的《都昌欢迎您》,我看到了家乡人民热情洋溢的笑脸。
下了火车,待出站验票时,先生习惯性地把回乡车票插入验票设备中,连试几次插不进,旁边的验票大叔快言快语道:好了,早点回家吧。就这简单的一句把我们的心融化了。
伴着这非凡的热闹,地方特产都昌豆参也跻身于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3》,小露了一把脸。我吃了二十年的美食——豆参煮鄱湖鱼,进入亿万人民的视野。
2
在环保意识日渐增强的今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尽管我的村庄籍籍无闻,我却颇感欣慰:它依山傍水,山依旧苍翠,水依旧碧绿。
当日晚九时,我们顺利到家。第一年参加工作的侄子休假提前回家,郑重其事地以主人翁身份,去都昌站隆重地迎接我们。我却故似嗔怪道:才意识到我们姐妹原来是客人,回的是自己的娘家。
哪怕再晚,老母亲也会准备一桌热腾腾的饭菜随时静候我们的到来。父母细数着日子,日历翻卷了角,盼了几十天的回家过年,终于把我们盼来了。
过年的吃食酥糖、芝麻糖、水果、坚果都早早备齐了;小青菜分三批种下,专供我们春节期间享用,已满园青绿;前屋后院,楼上楼下,十张床上的被子晒过一遍又一遍。团聚的日子,睡在家中暖暖的被窝,我们可以舒畅地做着香甜的梦。
村庄不大,住着五六十户人家,有新生,必有老去。一觉醒来的第二天早上,我就亲历一场葬礼。逝者叫胖子爷爷,八十二岁,也算寿终正寝。在我的脑海,一直存留着他五十几岁的音容笑貌。晚年的他,因阿尔茨海默病而住进养老院。
家乡的婚丧嫁娶习俗基本没变。这场葬礼仍然按照多年沿袭的程序一步一步来,道人,锣鼓,鞭炮一样都不少。逝者躺在木棺里,子孙披麻戴孝,沿着木棺一圈一圈走,时而在灵柩前跪拜。女人们在棺木两边悲伤地哭泣,念着逝者生前的好。
我站在远远的角落,掩饰不住潮湿的眼眶。人的一生何其短暂!欢欢喜喜地来,悲悲切切地去。我的乡亲是这样离开,我的祖辈也是这样离开。若干年后,我的父辈老得像一个影子时,也将是这样离开……
3
中国百慕大,或许早有耳闻。若在以前,我会立刻骄傲地告诉你:它就在我的家乡——都昌老爷庙。因为我也亲眼所见一国家权威出版物上,介绍了老爷庙的神秘诡异之处,成为世界未解之谜。鄱阳湖上众多传说,更增添了它的奇特色彩。
它的神秘源于二十年前,南昌市民熊建华撰写的《令人恐怖的“中国百慕大”——来自鄱阳湖“魔鬼三角”的报告》文学作品,这篇应《乡野纪事》栏目的约稿发表后,被国内外数百家媒体转载。作品细节生动逼真,在当时引起了相当程度的轰动。
不过众多船只沉没却是不争的事实。据专家推测,可能是水生动物兴风作浪,或水流乱形成漩涡,或电磁场诱发雷电,又或龙卷风所致。总之,鄱阳湖水域之谜的虚实有待进一步探证。
在过去的几年里,婺源已经成为江西标志化的旅游景点,而拥有1800年历史的鹤舍古村是我省新推的热门景点,2012年被列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
正月初三,在妹夫的引领下,我们姐妹直驱距家半小时车程的鹤舍村。走进古村,只见整齐划一的青砖、灰瓦,马头墙。建筑群屋屋墙体相连,户户道门相通,所有通道均由麻石铺成,错落有致。村中少有人来去,异常的淳朴与幽静。
在外人看来,鹤舍古村是遗落在赣北的徽派建筑群。古建筑采用砖木结构,十字架屋顶。其突出特点是随处可见砖雕,木雕及石雕,有花草木,鱼虫鸟寓意吉祥的图案,也有历史神话传说等。
4
早买好了初五的回程票,在返程的前几个小时,我想赴一场高中同学会,让时光回流到从前。
本次聚会以身在异乡的同学居多。二十几年前,少不经事的我们总是眼望前方与高处,不停地搜寻着远方。中年之后,在得到与失去之间,我们又回过头来,期望回到原点,回顾从前,才更珍惜与父母亲人团聚的时光,更珍视青春年少时的同窗友谊。
见到的四位老师面容几无变化,每位老师在席上都送来了新年问候,并道出了肺腑之言。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当年课堂上的画面。
感喟之余,细看每位同学,在岁月的风霜里,虽无华发,早也朱颜已改。然而,我们还是一眼认出对方,没有距离,没有隔阂,还是一如从前的纯真。
等不及细细品味席间的佳肴美酒,来不及聊叙共同经历的寒窗苦读,我提前起身敬谢老师,致谢同学,合影留念。
时间不等人,待到最后一刻,我还兴致未尽,怅然离去。一路上,我思忖来日是否方长?
回乡,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希望回到过去,回到曾经生活过的地方,寻找曾经的记忆,重温往日的家庭温馨,挖掘故土的风貌人情,回味似水年华的同窗友情。
好些东西回不去,比如旧时光,年少,青春。
不过,好在家乡依然盛满我的大部分回忆,从亲人、老师及同学身上可以找到岁月的痕迹,我们的故土情、友情、师生情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