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账:今天是关账前的最后一天,8月份的回款也就只剩最后一天的时间。目前完成回款预报的店面有上虞店、宁波店。其他店面还有一定的差距,可能有部分店面还未能及时录入。对于回款还是应该有最后一搏的决心,这几天走访门店也有感触,其实很多人的催款能力都比较好,就是缺少点信心或者是决心,放不下面子是最大的收款障碍。
2、财务提醒:1、今天有到账的回款 ,但是新单位还没加起来的 ,请今天务必跟踪好 ,把单位加起来 ,不然回款只能入到九月了。2、今天下班前关账,大家手上有承兑需要先拍照入账的,直接发给我。
3、前首富的反思:周期与风险,梁稳根是三一重工的创始人。2011年,三一重工的市值最高时达到1520亿,公司当年营业收入达到507.76亿,净利润接近90亿。那一年,梁稳根也以700亿的身家成为《新财富》杂志评选的中国首富。三一重工那几年的狂飙突进,后来分析原因,跟宏观经济有关。2008年时,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央政府出台了被称为4万亿计划的积极财政政策,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于是,全国各地的基建工程非常多,对工程机械的需求量也就非常大。包括三一重工在内的大型机械制造商就成为获益者。但是从2012年开始,这个市场就逐步步入了冬天。三一重工的利润也不断下降,2014年时,净利润掉到7个亿,2015年是1.39亿,2016年是2.03亿,直到2017年公司才慢慢好转,8月29号晚上公布的半年报显示,公司2017年上半年净利润就达到11.6亿。利润下滑,公司的员工数量也在减少。2011年最高峰时,三一重工有超过6万名员工,如今也只有不到3万人。在接受《中国企业家》杂志采访时,梁稳根提到过去,还用手重重地拍了一下座椅扶手感慨:“调了五年,国内市场调低了75%,真是没有想到。”梁稳根反思说,他对此有两个很深刻的认识,“一个是周期,一个是风险”,“这次吃亏最大的就是周期把握不准”。由于对周期的认识不足,三一在2012年的市场拐点出现之前,还在高歌猛进地投资和扩大产能。当时,三一瞄准的是3000亿产能。梁稳根的主要精力也放在抢机会上。梁稳根的同事说:“当时要钱有钱,要人有人,董事长要求必须攻下这个山头,那大家就往前冲。”在风险控制上,梁稳根说,当时“在董事会上,大家都觉得风险控制过严的话,会错过机会,于是就把风险的阀门放松了点。”在市场行情最火爆时,三一营销部门的营销口号是,三万八千八,泵车开回家。而一辆泵车的平均价格是400万元。但是,当工地的工作减少,花三万八千八再加上贷款买下泵车的客户,自然就没有办法偿还贷款,都变成了公司的应收账款。同时,由于之前的产能过大,也让公司和经销商手中有大量产品积压滞销。反思之后,梁稳根开始在公司内部建立制度和流程,以降低风险。三一重工的总裁向文波说,“基础管理不搞好,无疑是建立在沙漠上的高楼大厦,基础不牢。基础管理就是流程信息化、成本费用控制、风险控制,这些能力要建立起来,这些年都在扎实推进这个。”梁稳根做的另一件事是不断降低成本和负债率,以此来降低公司的盈亏平衡点。梁稳根说,公司要做好过苦日子的准备,“固定费用是不动的,高管的工资费用也是不动的,必须想办法把采购费用、人工成本等各项费用降低,空间是有的。”向文波说:“这个代价带给我们的教训太沉重了,不仅是我们,甚至所有中国制造业的企业家们都应该反思,反思对市场的认识是不是具备一个企业经营者应该保持的理性。所以相比过去,我们的确变得更谨慎。过去我们就是风口上的那头猪,被吹起来了,根本不知道被吹起来的原因是什么,更没有想到风会停下来,猪会掉下来。现在,我们就像一巴掌被拍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