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学校在群内发布了教育局的一个通知:通知说,教育部将禁止教师通过微信、QQ布置作业。
近年来,微信、QQ的学生家长群一直引发诸多话题,此前有政协委员提出《关于停止小学老师用手机微信和QQ对学生及家长布置和提交作业的提案》,记者通过教育部官网发现,近日教育部做出回复称,下一步将明确教师不得通过手机微信和QQ等方式布置作业。教育部回复称,批改作业是教师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应有之义。相关法律法规对此做了明确规定,《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明确规定,教师对工作要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有关小学老师对学生及家长布置和提交作业的问题,各地教育行政部门有相应的明确规定。浙江省教育厅印发《关于改进与加强中小学作业管理的指导意见》规定,不得布置超越学生能力的作业,不得布置要求家长完成或需要家长代劳的作业,不得要求家长批改教师布置的作业或纠正孩子的作业错误,不得要求家长通过网络下载并打印作业。同时,山东省教育厅印发《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专项行动实施方案》规定,严格控制学生作业量。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课后作业,科学设计作业内容,提倡分层布置作业,不布置机械重复、死记硬背型作业。作业批改必须由教师完成,不得让家长批改作业。教育部表示,下一步,将进一步强化师德建设,完善管理,规范教师教育教学行为,明确教师不得通过手机微信和QQ等方式布置作业,将批改作业的任务交给家长。避免出现“学校减负、社会增负,教师减负、家长增负”等现象。
我在《新京报》看到,以下文章:
我们再来看“用微信和QQ布置和提交作业”背后的教育本质是什么。
一、 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教育领域的缺失和错位。
很有意思,一方面,中国是全民教育,哪个部门都重视、哪个省市都强调,哪个学校都争着要当名校,哪个家庭都恨不得砸锅卖铁供孩子读书。
可实际上呢,没有任何一个机构、一个人,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无论是老师,还是孩子,都没有能力“真正地对孩子的自我价值”负责。
换句话说,就教育而言,孩子没有“第一责任人”。孩子的教育搞好了,谁也说不清楚是谁的功劳;孩子的教育搞不好,大家就互相推卸指责。
那么,我们很有必要梳理清楚、达成共识,到底教育的哪个部分,该由学校负责;哪个部分,该由家庭负责;哪个部分,该由社会负责。
别一说起来教育,大家都说重视,可需要负责的时候,全都溜号了。弄清楚之后,老师知道该做什么,家长知道该做什么,社会知道该做什么,大家都轻松。
现在的情况,不是大家不愿意为教育付出,而是大家都不知道劲儿该往哪里使。老师当了家长,家长当了老师,培训机构充当了社会责任,一锅粥了。
这样的情况下去,吃亏的是谁呢?只能是我们的孩子。
二、 作业与学习之间关系的混乱。
我们的学校,每天都由老师布置作业给孩子。可这些形式多样的作业,到底锻炼的是哪一种能力,老师说得清楚吗?学校有没有认真地评估过呢?
所以说吧,困扰老师、家长、孩子的作业问题,其实谁都没有认真地思考过:
多做作业会提高成绩吗?哪些作业能让优等生更优秀?哪些作业能让进度慢的学生有进步?哪些作业可以快速提高孩子的某项能力?哪些作业可以培养孩子长期的素质?哪些作业适合重复练习?
哪些作业需要创造力?哪些作业需要独立完成?哪些作业需要团队配合?哪些作业适合在学校完成?哪些作业适合在家庭里去做?哪些作业适合用文字表达?哪些作业适合口头完成?哪些作业需要记忆?哪些作业需要创意?……
光说看法是没有实际效用的,我们必然要面对每天都要遇到的问题——看能不能提出一些有建设性的建议。
1、从行政上先为老师减负。
例如评比、检查、提交资料……让老师们从琐碎的事务工作中解放出来,专注于带领孩子学习上。
2、在精神上给老师赋能。
关注老师们的内心,让老师们享受教学、享受与孩子相处的时光,不让教学变成没有生命力的“死工作”,内心丰盈的老师才能培养出内心丰盈的孩子。
3、作业只涉及老师和学生。
每个学生的作业,只由老师和学生去解决,不把完成作业的责任转嫁给家长。家长也不要去过多了解孩子作业的细节,从长远来看,家长其实也帮不上什么忙的。
同时,让学生养成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成为对自己负责的人,不需要被耳提面命,整天被老师和家长逼着学习、逼着写作业。
4、不要布置全家总动员型的作业。
从学校的角度,不要做那些“展示性的”“复杂的”,超出孩子能力范围内的作业。家长参与的作业,其实并不能反应孩子的真实水平。
5、明确家长的教育责任。
信任老师,把“教学”还给老师。让家长学会放手,把“写作业”这件事还给孩子,家长也需要明白,孩子的成长是缓慢过程,给孩子时间,眼前的“作业”并不能代表孩子一切。至少不要在家里再增加孩子对作业的厌烦和恐惧。
6、学校用QQ群、微信群只发行政通知,不涉及孩子的学习。
家校沟通有很多的方式,现在看来,每天都用电子产品进行详尽的沟通,其实对老师来说,也是非常劳累的,对于家长来说,也是一种负担的,对于孩子来说,更是提心吊胆的。
7、加强对“作业”的科学研究。
希望教育部门能真正去研究「做作业到底是为了什么」,找到适合中国教育的、合理的、科学的作业指导,让老师根据孩子的情况,从激发内驱力出发去布置作业,不要盲目地布置作业。
8、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完善。
教育要搞好,不能指望一个方面全部搞定。我们需要明确,学校、家庭、社会在各自领域内的责任和义务,让每个孩子从三个方面的教育受益,而不是受累。
我觉得这篇文章分析得很透彻。说实在的,我对利用微信布置作业这件事,并不反感,就是有家长说得,微信、QQ布置作业是信息时代进步的一个必然产物,毕竟有助于家长了解学习进度和学习内容。也有家长认为在线布置作业有利有弊,不建议“一刀切”,“现在信息如此发达,微信、QQ只是沟通工具,没有必要阻断这种便捷有效的沟通方式。”而是对老师们给孩子布置的作业由家长来完成很反感。有家长认为,一些老师在使用微信和QQ布置作业的过程中,逐渐将本该由老师完成的工作,转嫁到家长身上,给家长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大困扰。于是,家长们渐渐有了怨言。老师在哪里布置作业不是重点,主要是老师要求在作业上签字,如果作业出了问题,家长还要在微信群里“领罚”,不仅数落家长不负责任,还要求家长再给孩子布置类似题型。记得女儿上小学时,女儿的班主任总是要让家长把孩子们做错的题,让家长重抄一遍,让孩子重做了,再交上。我觉得这是一件很沉重的事,一方面为孩子做错的题感到难过,又要抽出时间给孩子写,那种感觉很煎熬。放学时接孩子,家长们聚在门口也经常议论这件事,有的家长直接就骂:“让家长来做作业,这样的老师我也能当!”还有的老师,孩子写不完作业就要打手,或是打屁股。我觉得基层教育真得要好好管一管,杜绝恐惧的教室,这比用微信发作业紧要和迫切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