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影《后会无期》里,韩寒说,“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这像是在疑惑:为什么我们很多人都知道马云的成功、发迹史,可我们却都没能成首富?
——题记
一、
我一位朋友,特别喜欢看名人传记,感觉名人的一生比我们普通人的一生精彩很多,看过之后发现自己的格局都不一样了。于是,看过了上百本名人传记的他,自诩格局与我这等普通人已经大不同,但已过而立之年依然是一名小职员,暂时还没有任何发迹的迹象。
听到过一些培训师讲述名企管理经验,讲马云、马化腾、雷军、王健林等诸多国内外知名企业家的创业史,总结出大量的理论、拿出众多模型,听者无不深受教诲。可很多时候,却连培训师本人都很难成为一名知名企业家。
为什么我们知道那么多成功的大道理,却没能变成成功人士?为什么我们听过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事实上,很多时候你知道,但你不一定能做到。
你知道从大一开始,如果每天5点早起背单词,就能顺利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你能坚持每天早起吗?
你身高170cm,体重70kg,知道加强锻炼能减肥,你能每天锻炼2个小时,持续三个月吗?
你知道客户要经常拜访才能了解最新需求拿下更多订单,你会逼着自己每天接触10多个客户、修改三五份方案,认真跟好每一单,一丝也不松懈吗?
我们听过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很多时候因为我们没有行动。很多时候,我们一边抱怨,一边又拒绝改变。
知易行难。我们习惯停留在自己的舒适区,没用行动力去打开未知的新世界。太多人喜欢纸上谈兵,却很少真正付诸行动。
二、
很佩服身边一些朋友,行动力超强。前一天刚刚谈起的一个项目,刚有点思路,自己还在酝酿,第二天朋友已经形成方案。政府刚刚出台一项楼市调控政策,行动力强的记者会在第一时间就找到当地房管部门咨询落地情况,并且能很快拿出构思精妙、调查详实的稿件。
想用听过的道理过好自己的人生,付诸行动是必须的。但仅有行动就够了吗?
早上,我习惯列出每天的计划清单,以每两个小时为一个单位,记录每个时间段需要完成的工作。但经常晚上回顾时发现:该阅读的时候刷手机了,该写东西的时候看韩剧了。这时候,需要来点自控力约束自己了。
我制定了个人写作计划,每天晚上12点完成,并发布到相应平台接受监督。明明上午没什么重要的事情,可以提前写稿,充分构思。却在搜索资料的时候无意间点开了娱乐新闻,在敲字的时候被弹出的广告窗口吸引进入购物网页……这时候,是我的专注力不够用了。
工作这几年曾经策划过很多活动,青年联谊活动、少儿才艺大赛、植树节植树活动,每场活动前一段时间,每天都在忙忙碌碌,但一到活动时间,突然发现现场布展还有一些宣传资料没有设计制作,邀请的嘉宾没有专门安排人员接待……于是,活动现场一团乱,虽然没有影响整体进程,但很多可以避免的小瑕疵如果没有,肯定可以做到更完美。而这时候,我需要结构思考力来从整体到部分到细节,对这场活动进行梳理,每一个环节、每一项工作、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人,都要充分考虑照顾到。
除了付诸行动,我们还需要自控力和行动力战胜懒惰和拖延,需要专注力和结构思考力提高做事情的效率和效果。
三、
知道了“如何用听过的道理过好这一生”的道理,就要好好思考下自己的短板了。
你是听过的道理太少?行动力不够?专注力不达标,还是自制力不够?或者缺乏结构思考力,做事情忙而无序?这些不足都可以通过学习、练习来提升。
听过的道理太少,我们可以通过大量阅读、大量听课的学习方式来弥补。
行动力不够,我们需要强化个人目标制定和管理能力。确定清晰的目标,给自己一个正确的努力方向,带来源源不断的行动力。
专注力不够,那就用番茄钟来一点一点锻炼出专注力。就像我们上课,上课40分钟、休息10分钟,练习40分钟专注学习的能力。使用番茄钟练习专注力可以用手机下载APP,设置自己需要专注的时间长度(大部分番茄钟默认25分钟、休息5分钟)。
自制力不强,推荐健康心理学家凯利·麦格尼格尔博士一本书《自控力:斯坦福大学最受欢迎的心理学课程》。
做事情没有头绪,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这是缺乏结构思考力的表现。提高结构思考力可以加入训练营,有针对性的进行训练。当然如果自学能力强,也可以通过专业领域的书籍来进行学习。
结语:
听过很多道理,为什么依然过不好这一生?以上,依然是一堆关于如何过好这一生的道理。
个人21天写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