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产品靠的是系统能力。
做人也一样。有一句话叫:“你的样子里,有你爱过的人,走过的路,看过的风景,读过的书。”你给人传递的印象,不是你外貌的一个点,而是你整个人感受的一个面。
我们会常常评价一个人,说他这里怎么怎么样,那里怎么怎么样。可问起原因,大多人却一下子说不出来。就比如有的人某日晚回家了一些,爱人就埋怨他,末了还跟一句:“你根本就不爱我。”一半来讲这哥们儿还会一头雾水,不懂自己工作繁忙就是为了这个家,怎么扯到“不爱她”这件事上了呢?
这当然不会是由“回家太晚”进而推导而来的结论。其实这位男士的种种行为,塑造了他的系统印象,最终成为了爱人眼中“不爱她了”这种印象。
其实产品也一样。做产品就是做一个系统,是这个系统给用户一个感受,从而产生用户粘性。
这是《梁宁产品思维30讲》笔记(三)——系统能力。我讲总结并按我的理解阐释其中的内容。需要注意的是,这其中带着很多我的主观想法,不一定代表作者的看法。
照例先发张图:
确定性
昨天与一个实习完的朋友吃饭,他聊到他们公司有一个程序员特别不靠谱:给他任务他就发个“1”,以为他知道了结果他半天不回消息,以至于他做到什么进度了没人知道。并且一个功能憋半天。交给测试,别人甩手就3个接口把问题都解决了。
然后他跟我说,他实习以来的最大感悟就是:要有职业素养。做什么事都要给予反馈,有自主自觉性,不用人催。
他的意思其实是要有“确定性”,通俗点来说就是要靠谱。
做产品也一样。你要给予用户确定性,才能稳定的吸引用户。
课上拿腾讯举例,说在腾讯内部,大家从来不谈产品,只谈服务。为什么?比如你的产品是一个电钻,但用户真的需要这个么?用户需要的只是墙上的一个孔而已,所以对于服务而言,不管是用户自己用转子打孔也好,请人来打孔也好,让墙上出现一个合适的孔是最重要的,而只专注于产品而忽视服务,就难免会走上弯路。
举一个例子:当年统治美国电子游戏市场的雅达利公司,曾经冒着巨大的风险买下电影《E.T.》的版权,旨在赋予游戏更好的内容。游戏发售后市场火热,玩家纷纷慷慨解囊,但他们很快就发现自己被骗了——这款游戏毫无游戏性,无法给人带来快乐。而游戏公司给人提供的服务就是快乐,如果连这个都不能保证,那么产品再精巧又有什么用?
又比如当下的相声界,为什么几乎是郭德纲所领衔的《德云社》一枝独秀?因为相声的服务本质就是让人发笑,如果抛弃了服务的本质,相声艺术再高雅,也不会有人去看。
回到正题。当一款产品确定了服务以后,就要考虑确定性了。唯有确定性能让用户产生依赖。
给用户提供确定性就是提供安全感。对于个人来说,确定性能让他人很放心的将一件事情交给你来做,这个放心,就是确定性所赋予的安全感。
效率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效率是系统能力的核心指标。大家天天把效率挂在嘴边,但真正的有效率确实不多,比如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由于没做好事先规划,以至于又将超标,不论是时间还是工作量……
那么在产品上如何做到高效?我总结课上内容,得出以下的操作方法:
首先确定服务本质。得出服务本质才能有明确的产品目标,才会推导出一系列的优化措施。
然后才能对流程进行优化,我认为这个优化依旧是对确定性的优化,有以下几点:
1.评判标准的确定性。模糊的评判标准会让员工讨论的效率下降,因为大多道理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评判标准不确定,大家就可能会难以达成共识,造成效率下降。
2.反馈的确定性。无论什么服务,刚上线的时候都处于未被市场验证的状态,只有通过反馈才能迅速加强自身。如果反馈不具备确定性,那么用户就缺少反馈的动力,设计者也缺少改进的方向。小米公司之前所倡导的“参与感”就是这个原理。
3.产品单点的确定性。孙子兵法里说:“兵之形,避实而击虚”,做产品,确定性就是虚实。繁杂的产品线,很难勾勒出重点,于是个个都是“虚”的,而转为精品路线后,就能以“实”击需。这其中就是提升了单个产品的确定性,用户不用在不确定的繁杂产品线中看半天,而是可以对少数精品一锤定音。
4.资源的确定性。资源的确定性不是说确定有多少资源可用,而是确定资源足够。打仗是打后勤,做产品要看赋能。资源确定足够,才能没有后顾之忧的进行筹备。例如网文市场刚刚兴起的时候,当时的霸主“幻剑书盟”缺少资源进而急于变现:降低作者分成、提升损害用户体验的广告投入,最终直接导致了网站没落,而此时的起点有了盛大的注资,没有资源的后顾之忧使得他们可以专心做体验,最终成为了现在的网文霸主。
5.联系网络的确定性。一款产品说到底就是要与用户建立联系。例如你开一家卖学生用品的店,就不能离学生太远,因为过远的距离难以建立联系。联系确定了,才会让整个网络变得稳定而高效。
迭代
真正进入产品的研发后,必须注意迭代。
互联网时代,“小步快跑”已经成为共识。而“小步快跑”的核心就是快速迭代。但迭代不能乱,乱了就容易出现问题。
次序/优先级
迭代的重点是次序,前一个功能是后一个功能的前提,这和盖房子一样讲究先后。所以功能与功能的逻辑衔接就非常重要了。就比如你能想象微信不先做好文字通讯而直接去做视频通讯么?
有了重点功能,次要功能就没那么必要了。这里的必要不是指不开发,而是说可以后续再补上相关功能,重要功能应该优先开发。产品岗做的需求清单要求标注功能的优先级,就是这个考量。
微观体验
一款产品,往往会带着制作者的风采。
课中给出了这样一个例子:米聊和微信竞争,当时微信率先上线了表情包功能,而米聊却迟迟没有跟进。为什么?因为本质上来说,表情包是不知道说什么好的时候所发的内容,腾讯中张小龙和马化腾都是性格稍稍内向不擅长交际的人,自然懂得这项功能所带来的的好处,而雷军是善于交际的大佬,就很难感受这种功能所带来的的快感。
也可以看看现在的微信,通篇下来,就一种风格——克制。没有像微博一样繁杂的广告,也没有像QQ一样绚丽多彩的界面。他只是简简单单的在那里,不会给你的生活带来丝毫的干扰。
确定性满足
当产品拥有了确定性满足的时候就很厉害了。
课上有这么一个例子:当年陌陌刚上线的时候也遇到了和米聊最开始一样的困境:由于缺少服务器资源,应用经常卡死、崩溃。但陌陌却很神奇的没有收到太大影响,为什么?因为陌陌给予了用户足够的确定性满足,而这种满足,是其他产品所不具备的。如果拥有足够的、独特的满足点,那么即使产品略有瑕疵,也会牢牢的吸引住用户。
诱导性
课上说微信的一个例子很有意思:
微信推5.0版本的时候,上线了“绑定银行卡”这项功能,这是如今与支付宝相抗衡的微信支付的前置功能,如果这项功能没有做起来,微信支付是没法发展到现在这个地步的。
但问题来了,微信面临的第一个问题不是如何去推广这项功能,而是如何让大多数用户都升级应用。
这可不是一个小问题。看看如今的微软,每次软件升级都要营销部门掉多少头发,才能获得哪怕一点点的份额改变。更不要说当微软给人留下越升级越卡顿的印象之后,有多少用户拒绝升级。而每年的数据都显示,老版的Windows系统,永远是操作系统市场的主力,这个局面多年来微软都难以改变。
而微信是怎么做的呢?他同时上线了一个“打飞机”的功能,这个小游戏迅速在朋友圈火了起来,用户纷纷自发的升级到微信的最新版,就是为了加入这个话题以参与社交。
好的产品应该有足够的诱导,而不是傻乎乎的弹个框就让用户去做这做那。用户不是一个个数据,而是活生生的人,硬来是觉得不行的,诱导才是一个好办法。
讨论国家收税制度的时候,有一个说法叫“多抜点鹅毛,少听些鹅叫。”这个说法旨在尽量多收税的情况下,人民还不会抱怨。一个经典案例是“印花税”,这个税是在民间签订契约的时候,国家提供法律保障时所附带的税。这个税是商人心甘情愿交的税,因为国家法律保障能为他们的生意保驾护航。
这不和诱导性这个方法相符么?最好的税收方式是大家心甘情愿的、自发性的交税,最好的产品引导也是用户心甘情愿的、自发性的产生目的行为。
圈层壁垒
458万人。
单独列出这个数字旨在说明早期用户的传播边界。
这是微信红包巅峰造极之时——2014年除夕时参与用户的数量。而且之后微信就再也没有达到过这个数字。
所以基本上就可以确定,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尝鲜爱好者,大体上就是这个数据。
每当产品用户数量达到这个点事都会触发圈层壁垒,你的首批羊群已经被吸引住,用户圈即将扩大,将会碰触到其他用户群体,同时也意味着用户数量即将迎来井喷,需要更加妥当的资源规划。
生死线
据说腾讯有这样一个要求:
1.普通员工要明确知晓风险。看到了风险要会躲避。
2.项目经历要预先规避风险。在项目策划时就应该想清楚风险是什么,做好预案不去触碰。
3.总监要有风控能力。知道做好风险的预案,然后再风险逃不过的时候,组织大家通过难关。
4.总经理要会操作有风险的执行。高风险意味着高回报,但风险公司能不能克服,受了损失公司能不能安全度过,都是总经理需要考量的。
我曾经被书名“骗着”去读了一本书,前 Intel CEO 安德鲁格鲁夫写的《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看书名我还以为是讲人应当偏执般努力的励志书,结果实际上是讲格鲁夫在上世纪80年代 Intel 转向专做 CPU 时的经验之谈。详细点说这本书介绍的是在80年代受日本品牌冲击的美国内存厂家如何做出自己的关键决策。
在这个故事里,日本品牌对美国内存市场的冲击是生死线时刻,此时企业不成功即成仁,他们可以选择游说政府进入“政策倾向”这一舒适圈,事实证明这也是可行的,但他们没有。在格鲁夫的带领下 Inter 选择进入生死线,做出关键决策:转型做 CPU ,最终超越生死线,才成就了现在这么一个伟大的公司。
在互联网时代,这样的生死线比比皆是。高度便利、自由的互联网市场,赢家通吃变的非常普遍。这时候,产品的成败往往就在生死线之中,躲进舒适区,看似很安全,但只会在消磨的意志下败亡。真正能获胜的,都是那些敢于离开舒适区、进入生死线的“偏执狂”。
对于我们个人而言,面对每个人生的重要关头,都不放想想“生死线”这个思路,网上关于“舒适区”、刻意练习的相关文章也有不少,相信能给大家带来启发。
结语
今天文章的后半部分可能有点虚,但我尽可能是总结的有些用。可由于能力有限、经验不足,肯定有不少不正确的地方,迫切希望得到您的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