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北京遇上西雅图2之不二情书》后,形形色色的观众都被安利了一本书《查令十字街84号》,我这么容易被煽动的人当然不可能特立独行,颠颠的回家翻出书架上已经被冷落了近4年的书,当时因为“爱书人的圣经”的名号买回来的,12年读完后感觉不痛不痒,我不是狂热的阅读者,对于书,向来是有什么读什么,海莲汉芙那种对于书品的执着、不讲究,我佩服而不能感同身受,倒是从中看到了自己心仪的爱情模式,那会儿着实独自亢奋、憧憬了许久。
挑了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倚靠在窗前,耳畔妖风肆虐,似是要把屋顶掀翻,我从手机里随意点开了不知谁演奏的《伦敦组曲》,在雄壮典雅、绿意盎然的音乐声中,开启了阅读之旅。
1949年,海莲那会儿才34岁左右吧,有了自己成熟的性格,一个抽着烟、性格直爽的美国女人,哦,不,小姐,对于书有自己清晰的要求,书信中更是毫无遮掩,在自己要的书迟迟未能被寻找到竟还丝毫未考虑形象的”发脾气“,指责“书店”不作为,当收到的书内容完全不是那么回事的时候,毫无遮掩的表达自己的不满,这样的顾客应该很不好打发吧,搁现在,店家肯定收货了一堆的差评,幸好弗兰克德尔不是和海莲一样脾气火爆的person,不然线上购物引发的官司可能要提前很多年吧!他恪尽职守,又温婉绅士,不知道是不是原本很多信丢失未能摘录,还是译本的问题,书信并不全,只能靠猜测来还原他们之间可能的对话,二十年的时间,他为她寻了多少本书呢?她在看他寄过来的书的时候,会想起他什么呢?他们已然不是纯粹的买家卖家,朋友是必然的,只是这里面是否有其他情缘,未可知,陈建铭的译本有不少文言文,在上下文的情境中用的恰到好处,但不知是否遵循了原文的意味和情感,这个只能通过阅读原文书去找答案啦!
第二遍阅读,更令我印象深刻的,不是海莲汉芙和弗兰克德尔的书缘和情缘,而是海莲汉芙理所当然的想他人之所想以及深感物质赠予远没有从马克斯&科恩书店得到的精神收获来的多,当她寄出火腿后,担心是不是有犹太人而飞速发出第二封信,询问是否需要补寄点牛舌,信里着急的语气,可以想象她是如何的失措、焦急,担心自己的不周到未能提供他人需要的帮助,这和新近《欢乐颂》里走红的曲筱绡的风格很不一样,虽然她们都潇洒。虽然海莲不是很富裕,可是她应该很享受并且很珍惜这种可以馈赠他人带来的小幸福吧,从她几乎保留着每个店员回复的感恩信应该可以证实一点吧。推荐电影《查令十字街84号》1987年版本,在你看过书之后,这部电影可以帮你完整在阅读过程中你脑海里勾勒的画面,店员们带着肉罐头回家与家人分享、大快朵颐的画面,让你甚至都想欢呼“Helene Hanff,you are so good!”
书中收录了台版唐诺做的序,值得阅读三五遍,个人认为书信往来是还原事实场景,平常心阐述,而唐诺的序将这本小小的书升华了下,他很深层次的讨论了查令十字街存在的价值,那些一个个书店,并不是出售商品,他们展现了不同的世界,任何人畅游其中,都会有爱丽丝梦游仙境的感觉,书籍带给你的是一个个世界,喜怒哀乐尽在其中,是一个个思想,正面反面中立应有尽有,在这里,你不会孤单,也不会迷茫,因为你会很忙,忙着探索,忙着对话。书籍,是最好的记忆存留形式,它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查令十字街84号》这本书就是这样一个美妙的存在,在电影中,它连接了大牛和娇爷。
最后,深有感触一点“书店就在那里”。看到这句的时候,电影中的奶奶面对大牛的询问“爷爷走了,那家在哪儿?”,奶奶牵着大牛的手,按在大牛的心脏位置,无论是家,还是书店,还是别的什么地方,因为有记忆,因为有心,更因为有感情,所以他,一直一直在那儿!